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十字軍與突厥人的第一次作戰,多里萊烏姆會戰的慘勝

十字軍與突厥人的第一次作戰,多里萊烏姆會戰的慘勝

〔英〕查爾斯·威廉·歐曼 著

王子午 譯

在第一次十字軍東征行動中,貢獻士兵最多的那些西歐國家,正是那些騎兵地位正處於巔峰時代的民族,其中包括法國、阿基坦、洛陶林吉奧、西部德意志諸邦以及義大利的倫巴第人和諾曼人。在1096年集結於君士坦丁堡城下的大軍之中,所有民族都將騎兵視為主要戰鬥力。這支軍隊中之所以跟隨著數以萬計的步兵,並不是因為領主們認為他們能夠在會戰中發揮什麼作用,而只是窮人的宗教熱情也和富人一樣猛烈。而按照教皇的說法,一個人無論窮富,都擁有踏上尋找聖地之路的平等權利。

與同時期西歐的大部分軍隊一樣,十字軍最初也將戰鬥力的重心完全放在騎兵身上,步兵則只是輔助部隊

1097年5月從君士坦丁堡出發了一支可以稱得上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軍隊。很多富有的伯爵、公爵以及他們裝備精良的家臣都效力於這支部隊,其人數按照最高的估計達到了十萬名騎兵和六十萬名步兵之多。

可即使如此,這支大軍也幾乎在與突厥人的第一次作戰中便遭到慘敗。

從6月27日開始,他們開始沿著經由多里萊烏姆、費洛米利烏姆、伊柯尼烏姆通往塔爾蘇斯的羅馬大道向小亞細亞內陸推進。因為人馬所需的糧草極難找到,整支軍隊被分為兩個縱隊,互相保持著大約七英里的間隔齊頭並進。右翼縱隊由布永的戈德弗雷、圖盧茲的雷蒙德、維爾曼多伯爵休米(Hugh,Count of Vermandois)等人的家臣,以及大部分的法國、洛陶林吉奧人組成。左翼縱隊則由博希蒙德、坦克雷德的西西里諾曼人、佛蘭德斯的羅伯特(Robert of Flanders)、諾曼底的羅伯特以及布洛瓦的斯蒂凡組成。兩支縱隊在人數和兵力結構方面似乎大致相當。

走出卑斯尼亞群山之後,十字軍進入到了一塊開闊的高原,其上流淌著桑加里烏斯河(Sangarius)的主要支流錫姆伯拉河(Thymbres)。該地地形破碎,很難找到堅固的陣地,十分適合於突厥人所採取的戰術,由輕騎兵組成的突厥游擊支隊也開始聚攏在十字軍縱隊周圍。

多里萊烏姆會戰中的突厥大軍。與十字軍一樣,突厥部隊也完全由騎兵構成,但其中大部分都是輕裝的馬弓手,重騎兵比例相對較小。

7月1日,左翼縱隊在開始繼續前進一小時後便收到偵察兵報告稱有數量十分龐大的突厥人正在接近。此時已被領主們推舉出來統率全軍的博希蒙德下令架起營帳,並將行李卸載到了一片蘆葦盪旁,以便為自己提供掩護。在此之後,他就把部隊排列在了行李縱隊前方。步兵被留在後方保護輜重,正面戰線完全由騎兵組成。可就在營地尚未完全建起,騎兵也沒有列好隊形之時,突厥大軍突然從各個方向湧來,同時對十字軍的正面、側翼和背後發動進攻。蘇丹此時已經召集起了麾下所有可用部隊,雖然他沒能來得及為尼西亞解圍,但仍然信心十足地要在一場開闊地上的會戰中復仇。現在,即使是小亞細亞最遙遠的塞爾柱部隊都已經彙集到了他手下,士兵總數也因此變得龐大無比。按照十字軍估計,突厥人擁有十五萬到三十萬大軍,而令法蘭克人最為驚訝的是,所有突厥人都擁有戰馬,其全軍都完全由馬弓手組成,視線之內根本看不到任何一名步兵。

短短几分鐘內,十字軍便完全被對方包圍了。突厥人從各個方向施加壓力,一些從背後出現的突厥人切斷並擊潰了很多會戰開始時尚未趕回營地的掉隊士兵,另外還有一些突厥人從側翼威脅十字軍。與此同時,其主力則從正面接近法蘭克人的戰線。他們沒有列成任何正規的陣型,而是如同潮水一般以鬆散的序列圍繞著十字軍,對後者密集的重騎兵隊列發射箭矢。

由於對手並沒有一個主力的部分可供法蘭克人發動衝鋒,博希蒙德為避免手下士兵陷入混亂,並沒有下令全線推進,而是等待對方接近自己,可突厥人根本沒有作此打算,生力軍也不斷衝上來,在將自己所有的箭矢射盡後撤向兩翼。最終,十字軍變得愈發急躁、憤怒,戰線很多地方都有部隊不等待命令而沖向前去。不過這些騎士們根本無法企及突厥人,對手看到他們衝上前來便會後退,利用箭雨壓倒他們,從遠距離射殺他們的馬匹。由於有著重甲保護,十字軍所受到的殺傷其實遠比對方所希望的更少。可是當他們掉頭想要回到戰線之中時,敵人就會接近過來,攔截掉隊的士兵,甚至還成隊地消滅了很多部隊。

在突厥人緊逼之下步步退卻的十字軍

在看到突圍行動根本無法給自己帶來什麼好處後,十字軍很快就放棄了將敵軍驅離的打算,只能轉而控制住自己,縮緊行列堅守陣地。可是如此被動的戰術反而導致十字軍變成了突厥人口中更為絕望的獵物,隨著突厥人濃密的箭雨不斷落入人群中,十字軍的行列開始變得鬆散混亂。這場十字軍損失慘重,而突厥人幾乎毫髮未損的不對稱作戰持續了好幾個小時之久。

十字軍最終變得愈發動搖,本能地開始向營地方向後退。側翼部隊的情況最為嚴峻,這些部隊被壓向中央,導致原本秩序良好的戰線逐漸變成了嘈雜的人群,而且,即使能夠撤回營地,他們也根本無法得到任何幫助。在會戰進行的同時,很多突厥部隊從後方對營地發動進攻,他們擊潰受命守衛營地但卻一片混亂的步兵,沖入了營地。

所有情況都預示十字軍即將面臨一場浩劫,可就在此時,會戰的形勢突然在一瞬間被逆轉了過來。當天早些時候,博希蒙德曾派出信使去尋找右翼縱隊(左翼縱隊的統帥們似乎根本不知道右翼在哪),最後信使們找到了在六七英里外宿營的右翼。獲悉戰況之後,戈德弗雷、圖盧茲的雷蒙德以及其他統帥們立刻帶領著手下的全部騎兵披掛整齊,快馬加鞭趕往戰場。在主力部隊前方,他們還派出了一些輕裝的騎手去通知博希蒙德自己即將到來,右翼縱隊的步兵則被留在後方守衛營帳。

突厥蘇丹似乎完全忽視了對戈德弗雷這支縱隊的偵察工作,或者忘記了他們有可能趕來參戰。右翼十字軍趕往戰場的途中根本無人阻攔,最終當他們登上戰場所在谷地邊緣的山脊頂峰時,整場會戰都在其腳下一覽無遺。十分幸運的是,此時突厥人為了接近博希蒙德的營地,已經將部隊收攏在了一小塊土地之中,而增援的十字軍正好可以攻擊他們的左翼和背後。

在意識到一支生力軍已經抵達戰場之後,異教徒們根本沒有時間重組戰線。數千名基督徒騎兵對突厥人發動猛攻,席捲了他們的左翼,並從後方對其中央部分發動進攻。由於法蘭克人在展開和前進時的匆忙,其衝鋒必定十分混亂,可即使如此,突厥人也根本沒有試圖抵抗。突厥人在恐慌之下,全軍都瘋狂地逃離了戰場,僅有蘇丹衛隊堅守了一小段時間以便使主人得以逃跑。

十字軍獲勝後對敵軍展開了全力追擊,使敵軍無法重新集結,佔領了其物資充足的營地並最終徹底擊潰了敵軍。

相對於戰況的激烈程度而言,雙方實際損失可以說很小。突厥人僅在會戰最後的十分鐘內,因左翼遭到兩支基督教軍隊的夾擊而受到了一定打擊。戈德弗雷手下的法蘭克人根本不曾受創,博希蒙德的部隊雖然在箭雨下煎熬了五小時之久,但由於擁有厚重的盔甲保護,人員損失要遠比戰馬更少。勝利者在會戰中近損失了4000人,失敗者更是僅損失了3000人,而這一數字也毫不令人意外。基督徒的損失絕大多數來自於在營地中遭到屠殺的劣等步兵。

多里萊烏姆會戰之後正在埋葬死者的十字軍

多里萊烏姆會戰的勝利不過是運氣使然。由於將軍隊分成了兩個互不聯繫的縱隊,而且在行軍時也十分粗心大意,十字軍本應遭受一場失敗。在兩支縱隊相距僅有六七英里的情況下,戈德弗雷的援兵花費了五個小時才抵達博希蒙德附近,足以證明二者對互相所在位置根本任何了解。很明顯,這五個小時的時間大部分都被博希蒙德在突厥人開始進攻時派出的信使所花費掉了。由於不知道右翼縱隊的位置,他們不得不花費大量時間來尋找友軍。毫無疑問,像這樣一支由數萬人組成而且攜帶著龐大行李縱列的縱隊,只要能夠知曉其大概方位,肯定是很容易找到的。因此我們也只能認定兩支縱隊肯定已經徹底失去了聯繫,二者都在自顧自地隨意行軍。

毫無疑問,若不是右翼援兵在正確時間出現在了最有效的位置上,左翼肯定要遭受一場慘敗。法蘭克人根本無法應對自己未曾遭遇過的突厥戰術。他們不曾試圖讓步兵與騎兵配合行動,既沒有讓裝備弓箭的步兵與突厥馬弓手對射,也沒有讓裝備長矛等長柄武器的步兵組成一道屏障,給衝鋒退回戰線的騎兵提供掩護。不過我們在上文中也能看到,這些缺乏訓練的步兵甚至連營帳都守不住,因此很可能也無法有效擔負起那些任務。但也正是由於缺乏步兵,博希蒙德和他的戰友們不得不讓騎兵採取守勢堅守陣地這樣一種最為無望的戰術。這一選擇的危險程度,事實上和他們所儘力避免的,在側翼暴露的情況下對突厥人半圓形包圍圈中心發動衝鋒的危險性同樣巨大。停在原地任由對方向自己發射箭矢,只能導致失敗而絕無任何獲勝的可能性。事實上也正是如此,法蘭克人在承受了五個小時的箭雨後已經開始混亂地向營地撤退,若不是援兵趕到,他們很快就會徹底崩潰並遭到屠殺了。

無論是否配得上會戰的勝利,十字軍還是贏得了自由穿越小亞細亞的機會。

本文摘自《中世紀戰爭藝術史》(第一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戰爭事典 的精彩文章:

柏林上空的纏鬥、不斷上升的損失,被嚴重摺磨的盟軍
被遺忘的大夏皇帝 明玉珍

TAG:戰爭事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