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發生在張學良身上的兩件事,到底是日本人的陰謀還是巧合?

發生在張學良身上的兩件事,到底是日本人的陰謀還是巧合?

第一件事:經歷兩個「九一八」:一榮一辱

在1930年「九一八」,張學良一紙和平通電,使中原大戰各方偃旗息鼓,隨後,南京國民政府任命張學良為全國陸海空軍副司令,位居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躍向權力最高峰。

而1931年的「九一八」,是眾所周知的國恥日,更是張學良的恥辱日。從這天起,他被戴上了「不抵抗將軍」的帽子,跌入名譽最低谷。

人生榮辱如草之榮枯,並沒什麼好稀奇的,但人生的榮之至,辱之極,僅隔一年,且發生在一個日子裡,恐怕在張學良身上是第一次。

第二件事:參加就職典禮:一個是丟了家的司令,一個是亡了國的皇帝

在1934年3月1日,張學良戎裝由漢口渡江赴武昌「剿匪」總部,宣誓就任豫鄂皖三省「剿匪」副司令職,各將領及各界代表參加典禮者600餘人。1934年3月1日清晨,在長春郊外一個用土壘起的「天壇」上,溥儀穿著龍袍告天,正式登基稱帝,改年號康德。晚宴上,溥傑帶頭高呼:皇帝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眾所周知,從1918年張作霖就任東三省巡閱使,直到「九一八」,13年間一直是張氏父子的天下。即使日本人幾次鼓動張氏父子宣布東北獨立,成立一個脫離中國的「獨立王國」,張氏父子都堅決不從,最後,張作霖因為不要這個「皇冠」被日本人炸死了,張學良因為不要這個「皇冠」被日本逼出東北。張學良離開後,日本製造了一個「滿洲國」,將末代皇帝溥儀接到東北,於1932年3月就任「執政」,1934年改稱皇帝。

兩個就職典禮在同一天,兩個典禮又有著很大程度的聯繫。如果張學良不是東北人,如果張學良沒當過「東北王」,如果日本人沒勸過讓張學良做東北的「皇帝」,如果東北不是在張學良手裡丟掉的,這兩件事即使發生在同一天,也沒有什麼可值得寫的,但是溥儀撿的「皇帝」帽子是張學良不要的,但溥儀「統治」的疆土正是張學良要奪回的;老家的房子、土地被人佔了,又被別人改了姓,中國的卻變成了「滿洲國」,他卻在武漢就任豫鄂皖三省「剿匪」副司令,而且他要打的人正是想幫助他奪回老家的人。東三省的司令跑到豫鄂皖三省當副司令,亡了國的皇帝撿個東三省「皇帝」,兩人同在一天就職。

最後在1937年1月13日,張學良被武裝押離南京,從此踏上了漫長的、顛沛流離的囚徒生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覓海話娛 的精彩文章:

日本投降後,日軍戰俘回國後命運如何,日本老兵說出了真相

TAG:覓海話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