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如何判斷同事的職業素養?就看這3點!

如何判斷同事的職業素養?就看這3點!

都說一個人能承受多大的失敗,那麼他以後就能多成功,在職場中也是這樣的。判斷一個人在職場能夠走多遠,判斷這個人的職業素養怎麼樣,不要看他獲得成就的時候,而是要看他落魄的時候。

小東和小林是同事,小東畢業於985高校,小林則畢業於一個普通的本科學校。兩個人剛剛進入職場的時候,小東展現出了卓越的能力。他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可以把項目方案做好,而且十分的細緻入微。根據項目方案,可以立刻進行施工。

但是小林的表現則比較一般,他十分努力的去追趕別人,但是依舊沒有達到特別好的效果。不過小林有一個方面比小東強,就是他的抗打擊能力很強。然而在最初的兩年里,並沒有讓他這個優勢得到發揮。直到有一次小東做了一個千萬級的項目,因為他經驗比較缺乏,其中有一個小環節沒有考慮到,以至於讓這個項目遭受到了巨大的損失。

這對於小東來說,無疑是一次沉重的打擊。從此之後他不再相信自己,每次做事情的時候都會出現一些差錯。出現差錯之後,又會打擊自己的自信心,就這樣一次一次的形成了惡性循環。

小林則相反,每次他在項目中犯了錯誤之後,他都會仔細的去反思自己錯在了哪裡,去分析原因,不停的改進。最終小林的項目做得越來越好,小東的項目則做的越來越差。五年以後,再看兩個人,小東一直處於五年前的狀態,沒有進步,沒有提升。小林則得到了突飛猛進的進步。

所以如果看一個人的職業素養,看一個人的能力,一定要在他落魄的時候看,因為這個時候可以反映出以下3點。

1.落魄時可以看出一個人的心理承受能力

雖然每個人都不喜歡失敗,但我們必須承認,失敗可以讓我們的心理承受能力越來越強。一個內心強大的人,是很容易做成大事的。

如果我們遇到一點小事就打退堂鼓,那麼我們在職場中是很難取得進步的。畢竟不如意的事十之八九。所以我們不應該懼怕失敗,如果判斷一個人的承受能力,就看他在失敗時的表現是破罐子破摔,還是愈挫愈勇。

2.落魄時進步會更大

所謂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人們在處於一個比較安樂的環境中時,很少會去反思自己的處境。但一旦人們犯了錯,出現了痛處,那麼就會去反思自己哪裡出現了問題,這個時候也是我們進步最快的時候。

所以一個人在低落期,不停的去反思,那麼他終將會超越自己。如果一個人在失敗時沉迷於失敗無法自拔,那麼就很難成就大事。

3.落魄時會讓人清醒

人們在春風得意的時候,會得到很多人的擁戴和敬仰。但是在失敗之後,很多人都會離我們而去,這個時候我們最能看清楚哪些人是真正值得交往的人。所以失敗也可以讓我們變得更加清醒。

當一個人落魄的時候,再去看他周圍的朋友,就會知道這個人的真正品質是什麼樣的。

所以在職場中,如果想看一個人的職業素養,想看一個人的能力,不要在他有最高成就的時候去分析他,而是要在他落魄的時候去分析他。

職場中,你覺得應該如何判斷一個人的職業素養?歡迎留言交流。

我是職場達人「饅頭聊職場」,喜歡我的文章,請點擊頁面頂端【關注】。

本文圖片來源網路,如有侵權請及時跟我聯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饅頭聊職場 的精彩文章:

這可能是最累的3種工作,誰干誰受累!
優秀員工離職:真正的離開都悄無聲息

TAG:饅頭聊職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