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三月三上巳節:曲水流觴暮春日,流世光陰半百年

三月三上巳節:曲水流觴暮春日,流世光陰半百年

古代中原地區素來有「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生軒轅」之說,農曆三月三,是中國傳統節日上巳節。

所謂上巳,是傳統農曆三月的第一個巳日,巳日是用天干地支紀日的一種方法。漢以前,定農曆三月上旬巳日為上巳。魏晉以後,由於當時社會中崇尚自然、縱情山水的風尚,對人們而言,上巳節祓除的意義大大減弱,而迎春賞游之意越發濃郁。

西晉《夏仲御別傳》形容上巳時的洛陽「男則朱服耀路,女則錦綺粲爛」。上巳這個節日也定在了農曆的三月三日。

這個節日的活動,我們可從歷史記載中得知:

祓禊(即沐浴,以流水潔凈身體,讓災厄與疾病隨水同去)

歲時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類;釁浴謂以香薰草藥沐浴。

是月上巳,官民皆潔於東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為大潔。

——《後漢書》

宋人《夢梁錄》還指出:「三月三日上巳之辰,曲水流觴故事,起於晉時」。所謂「曲水流觴」,即是指著名的《蘭亭集序》所記載的「修禊事」中的一環。

曲水流觴,蘭亭雅集

東晉永和九年(公元353年),書聖王羲之召集當時的清貴之臣、文學名士等,在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的蘭亭舉行雅集,借曲水流觴之遊戲交盞暢談、賦詩詠懷。作為這場宴集的發起人,王羲之舉杯歡酌,微醺和美景使他心曠神怡,於是提筆,寫下在書法史上名留千古的《蘭亭集序》。

踏青郊遊

到了唐朝,上巳成為當時隆重的節日之一。宋人吳自牧在《夢梁錄·卷二》中寫道:「唐朝賜宴曲江,傾都禊飲踏青」,說的正是彼時上巳當日,長安城內男女老少盛服而出,在曲江畔宴飲、郊遊的景象。杜甫的《麗人行》就描寫了這一天炙手可熱的楊氏兄妹曲江春遊的情景,這些王公貴族著錦衣,騎駿馬,前擁後呼,扈從如雲。

麗人行

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

態濃意遠淑且真,肌理細膩骨肉勻。

綉羅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銀麒麟。

頭上何所有?翠微盍葉垂鬢唇。

背後何所見?珠壓腰衱穩稱身。

就中雲幕椒房親,賜名大國虢與秦。

紫駝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盤行素鱗。

犀箸厭飫久未下,鸞刀縷切空紛綸。

黃門飛鞚不動塵,御廚絡繹送八珍。

簫鼓哀吟感鬼神,賓從雜遝實要津。

後來鞍馬何逡巡,當軒下馬入錦茵。

楊花雪落覆白蘋,青鳥飛去銜紅巾。

炙手可熱勢絕倫,慎莫近前丞相嗔!

今天,上巳雖已不像在古時那樣家喻戶曉,但人們仍沒有忘記這個讚頌生機的古老節日。如果在惠風和暢的「三月三」,前往你身邊的臨水之地踏青,說不定就能看見身著漢服、用柳枝蘸水拍打身體,以行祓除的青年男女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之學 的精彩文章:

被清明取代的寒食節
牙刷發展史——揭秘古人為何「吐氣如蘭」

TAG:國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