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用「冒名頂替」奪走別人20年芳華該當何罪?所有涉事者必須依法嚴懲!

用「冒名頂替」奪走別人20年芳華該當何罪?所有涉事者必須依法嚴懲!

一則「陝西女子被冒用身份20年」的新聞引起網友極大的關註:

1998年,年僅16歲的陝西三原縣人荊高峰本指望通過考上中專來改變命運,但是原本成績優秀的她被告知落榜,與此同時自己的學籍檔案也不翼而飛。

荊高峰在考試失利後成績一落千丈,復讀一年後她上了高中,此後輾轉西安打工。

直到2017年底,荊高峰意外得知在本縣還有一個跟自己同名同姓的人,不僅擔任過幼兒園園長,還成了當地教育局的幹部。

幾經周折之後,荊某某確認這個與自己同名同姓的人是當年的同學李敏,意外得知:當年的荊高峰並沒有落榜,自己被同學李敏冒名冒用了身份,頂替了學籍!

荊高峰見到李敏後問:

「我應該叫你荊高峰還是李敏?」

目前,荊高峰已經拿起法律武器捍衛自己的權利,向公安機關報案。

公安機關相關調查工作已經開展,而當年的冒名頂替者也已經被當地紀檢監察機關採取留置措施,多部門綜合發力之下,進一步的真相已經在路上。

原本應該被知識改變的命運,卻被冒名頂替者改變,一個擁有無限可能性的人生被人竊取,令人震驚,更發人深省。

在期待真相之際,長安君有三句話要說:

第一,法律不僅帶來慰藉和懲罰

還要解答未知的謎團!

毫無疑問,在這場悲劇中,荊某某的民事權利受到了嚴重的侵害。冒名頂替早已不是第一次出現在公眾視野中。早在2001年,最高人民法院就針對此類案件下發了司法解釋。

這一影響深遠的司法解釋指出,冒名頂替的行為從形式上表現為侵犯他人的姓名權,其實質是侵犯他人依照憲法所享有的公民受教育的基本權利,應當承擔相應民事責任。

知識改變命運,接受教育在中國自古以來就是社會成員流動的最重要途徑,受教育權是社會公正和穩定的基石。

保護這種權利,即是對社會公平的維護,也是對社會希望和穩定的維護。

但是,縱觀承擔侵權責任的方式,從停止侵害到賠禮道歉,從賠償損失到恢複名譽,哪一種又能真正彌補冒名頂替者給荊高峰帶來的傷害呢?公平正義之所以不能被金錢衡量,是因為她並非身外之物,而是早已植根於我們每個人的內心。

偽造、變造國家機關公文、證件罪,偽造、變造身份證件罪,這是這起事件中最可能涉嫌的罪名。冒名頂替不僅僅是嚴重的民事侵權行為,更是對公共秩序的踐踏,侵蝕誠實信用的基本共識,有損公平正義的文明底線,如此嚴重的行為需要刑法的介入,要用刑法的利劍斬斷玩火者的黑手。

當事人可以通過民事訴訟捍衛自己的權利,國家更不會對如此挑戰底線的行為坐視不管。膽敢觸犯法律者,法律必讓其付出代價!

當看到類似的事件時,我們不僅希望法律能帶給被害者以慰藉,還希望給予施害者以足夠的懲罰,更希望以整個刑事司法程序,能解答那些媒體所無法解答的謎團——還有誰參與了此事?用了什麼方法?有沒有其他的受害者?

這也是很多網友不滿李敏用辭職,為此事畫上句號的原因。

正如當地公安機關所說的那樣,不放過與此事相關的任何一個人。這才是對人民內心所渴求公平正義的最好回應!

第二,法治不僅要斬斷貪瀆的黑手

更應堵住制度的漏洞!

從湖南的羅彩霞到河南的王娜娜,林林總總的冒名頂替事件中,我們都能看到貪瀆的黑手,和背後制度的漏洞。

不時見諸報端的此類現象為我們敲響了制度漏洞的警鐘,無論是戶籍管理還是學籍管理,雖有歷史遺留問題,但健全其信息錄入、審核把關、信息共享、公開公示等基本環節,堵塞暗箱操作的空間,從源頭上杜絕此類問題再次發生已是刻不容緩。

同時,源頭治理不代表一勞永逸。有關部門應當暢通從升學到就業再到人口流動的全流程審核把關機制,無論是人事檔案逢進必核,還是定期核查,都應當通過常態化的監督檢查最大限度的擠壓造假者冒名頂替的空間。

目前,荊高峰事件中冒名頂替的李某已經被當地監察委留置,這一事件是否涉嫌職務犯罪相信很快就會水落石出。幾乎每起類似的事件之後,都有背離初心的黑手給了冒名頂替以「神助攻」。

冒名頂替者和受害者都只是站在台前的演員,真正需要揪出的是幕後導演。這裡既有操作者的貪贓枉法,更有後續環節審核者的失職瀆職。

眾所周知,冒名頂替上學絕非一兩個人所能操作,甚至涉及多個部門。搞清楚哪個環節出現問題,是解決類似現象的基本前提。

因此,更應當堅持問題導向,在健全體制機制堵塞制度漏洞的同時,強化有關人員的主體責任,通過一抓到底、嚴懲不貸的震懾將監督落到實處。

無論是大數據分析對比,還是公開透明的管理環境,都應當既提高違法違紀成本,又扎牢制度和紀律的籬笆,讓敢於挑戰法律者斂手、絕跡。

第三,偷來的人生不會幸福

別把人生算成一筆糊塗賬!

在媒體的關注之下,多部門重拳出擊,「真假荊高峰」水落石出指日可待,悲劇將不再是一筆法律上的糊塗賬。

如今的李敏一定對自己當年的行為感到後悔,如果真像她對昔日同窗荊高峰說的那樣,這些事情都是自己的母親操作的,那麼她的母親應該更加後悔。

李敏在單位公示欄上的照片

標註著姓名「荊高峰」

二十年彈指一揮間,當年的惡性終究還是暴露在了陽光下。儘管人生無法假設,但仍可以相信即便沒有當年的冒名頂替,李敏仍能擁有自己的幸福,也更可以痛陳如果沒有當年的事情,荊高峰如今該擁有怎樣的精彩。

這一個有一個冒名頂替的悲劇最終都讓每一個人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受害者自不必多言,而作惡者也終究在法律面前被打回原形乃至身陷囹圄。從這個角度來講,冒名頂替的醜惡行為里沒有勝利者,醜陋終究以傷害他人而最終吞噬自己來收場。

如果能夠任由別人通過冒用身份來獲得本不該屬於自己的東西,那麼不僅讓無辜者受害,更將社會最基本的公平正義和誠實信用置於被拷問的境地。

全面依法治國的新時代是每一個人的權利都得到充分保障的時代。任何人都不能因為不法行為而獲益,誰的人生也不允許被冒用的身份所改變。

只有奮鬥的人生才稱得上幸福的人生。人的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裡,這就更意味著用自己奮鬥得來的人生才最精彩,每個人都能通過奮鬥得來幸福生活,這也是一個社會、一個國家最大的公平正義。

當公平正義不斷成為我們最大的共識的時候,當法治進步不斷成為我們共同的呼喚的時候,希望類似的事件不再上演既是基於人同此心的期盼,更是在事實面前理性的選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長安劍 的精彩文章:

中美會不會打貿易戰?剛剛結束的商務部記者會釋放出十大信號!
兵馬俑手指為何在美被盜?責任在誰?該怎麼賠?

TAG:長安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