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楊妃絕戀,李白詩篇,麗君遺作,王菲致敬,成就一段傳奇

楊妃絕戀,李白詩篇,麗君遺作,王菲致敬,成就一段傳奇

楊妃絕戀,李白詩篇,麗君遺作,王菲致敬,成就一段傳奇

楊妃絕戀,李白詩篇,麗君遺作,王菲致敬,成就一段傳奇

《清平調》

唐·李白

其一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台月下逢。

其二

一枝紅艷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

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其三

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

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干。

1000年前作為「翰林待詔」的李白

半醉半醒之下被詔

現場作出《清平調》

從此流傳千年

楊妃絕戀,李白詩篇,麗君遺作,王菲致敬,成就一段傳奇

時隔千年,20世紀90年代初

鄧麗君邀請當時新生代的作曲家曹俊鴻

為現代版《清平調》作曲

遺憾的是,鄧麗君僅錄製半首歌便去世

所幸錄音檔得以完整封存

18年後

「鄧麗君60追夢紀念演唱會」上

這段音頻首次亮相,讓聽者濕了眼眶

而王菲對歌曲後半段的演繹

讓兩位歌后跨時空對唱千年經典

一段續寫,兩世傳承,三代傳奇

遲到了18年的聽覺盛宴中掌聲經久不息

楊妃絕戀,李白詩篇,麗君遺作,王菲致敬,成就一段傳奇

(圖片來源於網路)

同是描寫千年前盛世美人的曲子

千年前的流行原創《清平調》

與交響史詩《梨花頌》

經典詩詞與京劇兩大最美的傳統文化

在《經典詠流傳》的舞台上相遇

《梨花頌》用京歌唱腔為《清平調》

添加了些許厚重感

《清平調》寫盛世美人,也寫絕美愛情

在正當桃李之年的張雪迎演繹下

娓娓道來,唱出了她心目中的盛唐之美

北京音樂學院院長王黎光大為讚賞

「你讓人們接受和喜愛的最大成功

就在於你吸取了京劇藝術里的傳統韻味

而變為你自己的語言和表達,傳遞給我們」

楊妃絕戀,李白詩篇,麗君遺作,王菲致敬,成就一段傳奇

可以說

時代性是藝術傳承中最重要的元素

「京劇在發展過程當中,

也是一次經典永流傳的創造,

它其實是把更古的詩人的那些作品,

用當時他們那個時代的全新的創作,

進行一了次大眾文化的普及。

然後成為了當時最流行的文化,

只不過今天我們再去看,

覺得那是傳統文化,

但經典就是這樣一代一代,

通過傳統文化的永流傳傳承到今天。

我們今天做的是同樣的事兒。」

兩代歌后、一代詩仙、一代佳人

在同一首歌里續寫傳奇

如今,在又一代人的傳承下繼續流傳

就像康震老師所說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中華詩詞淵源流長

包括京劇、京歌也是淵源流長

所以既是淵源流長

就有所從來,又有所欲去

有來有去,有始有終

我們的文化才能持久綿長,煥發青春」

經典在時間的洗禮下被時代接受

成為真正的經典

我們血液中流淌著文化之根

有共同的審美情趣

在一代又一代人的理解和演繹中

經典永流傳

雖世代冥滅 然清音獨遠

《清平調》我們在李白的詩中,總是能感到追求自由,特立獨行的精神,讀到輕慢王侯、蔑視權貴的佳句。但這三首《清平調》是個例外,李白在這裡用精巧的構思,艷麗的辭藻歌頌了楊貴妃的美艷和華貴,把自己的藝術功力發揮到了極致。

是楊貴妃的儀容和氣場感動了詩人,還是詩人內心的功利追求發生了作用,也許正是這首《清平調》之美折服了後人,使人們淡漠了詩人的創作動機。

用牡丹比美人,並不少見。但用雲、花、露、玉山、瑤台、月色等清一色的素淡辭彙把貴妃的姿容塑造得如此雍容華貴者;用前代皇后來襯托貴妃之美而不露痕迹者;把牡丹和貴妃與君王揉合融為一體而極盡風流優雅者,除了李白,沒有第二人。

也許,我們可以從李白詩中的貴妃之美,體會到大唐盛世之美。

楊妃絕戀,李白詩篇,麗君遺作,王菲致敬,成就一段傳奇

楊妃絕戀,李白詩篇,麗君遺作,王菲致敬,成就一段傳奇

長按·識別·關注

楊妃絕戀,李白詩篇,麗君遺作,王菲致敬,成就一段傳奇

微信號:shicizg

喚醒生命中的詩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詩詞中國 的精彩文章:

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
紅酥手,黃縢酒,兩個黃鸝鳴翠柳

TAG:詩詞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