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這項最大的野外調查,為我國應對氣候變化的國際談判提供了重要支撐

這項最大的野外調查,為我國應對氣候變化的國際談判提供了重要支撐

以專輯形式,在這個刊物上系列發表7篇研究論文,不僅是中國首次,在亞洲也是首次,在國際上也十分少見。

人類使用煤炭、石油、天然氣等所導致的以二氧化碳為主的溫室氣體排放,被認為是引起全球變暖的主要原因。陸地生態系統通過植被的光合作用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是減緩大氣二氧化碳濃度升高最為經濟可行和環境友好的途徑。如何提高陸地生態系統碳儲量和固碳能力,既是全球變化研究的熱點,也是國際社會廣泛關注的焦點。

北京時間4月18日凌晨,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應對氣候變化的碳收支認證及相關問題」之生態系統固碳項目群系列研究成果以專輯形式正式發表在國際著名學術期刊《美國科學院院刊》上,全面、系統地報道了中國陸地生態系統結構和功能特徵及其對氣候變化、人類活動的響應,量化了中國陸地生態系統固碳能力的強度和空間分布,以及生物多樣性和大尺度養分條件對生態系統生產力的影響。

以專輯形式,在這個刊物上系列發表7篇研究論文,不僅是中國首次,在亞洲也是首次,在國際上也十分少見。

科研人員對群落植物進行分器官取樣

累計採集各類植物和土壤樣品超60萬份

作為負責任的大國和《巴黎氣候變化協定》的締約方,近年來中國從轉變經濟發展模式和保護生態環境的需要出發,制定了「調整經濟發展模式、促進節能減排技術進步、增強生態系統碳匯功能」的戰略思路,並在降低能耗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方面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但是,中國不僅是世界第二大經濟實體,也是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為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需求的持續提升,中國能源消耗和溫室氣體排放量持續增加的趨勢難以逆轉,勢必面臨履行《巴黎氣候變化協定》中溫室氣體減排或限排的巨大壓力。

中國科學院審時度勢,積極響應國家重大需求,作為最先部署的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之一,於2011年1月,率先啟動了「應對氣候變化的碳收支認證及相關問題」專項(簡稱「碳專項」)。該專項的一個核心內容,就是通過對中國各類生態系統的碳儲量和固碳能力進行系統調查和觀測,來深入揭示中國陸地生態系統碳收支特徵、時空分布規律以及國家生態環保政策的固碳效應,從而為我國經濟轉型發展、氣候談判提供科學支撐。

在中科院植物所前所長、北京大學教授方精雲院士和中科院地理與資源所副所長於貴瑞研究員2位項目首席科學家的領導下,來自中科院及高校、部委所屬35個研究院所的350多名科研人員,按照統一的實驗設計和調查方法,系統調查了中國陸地生態系統(森林、草地、灌叢、農田)碳儲量及其分布,調查樣方17,000多個、累計採集各類植物和土壤樣品超過60萬份。就連審稿人也驚訝於,「樣方數量如此之多,取樣方法如此規範。」這是當今世界調查範圍最大的野外調查項目,為研究中國植被生產力、碳收支以及生物多樣性的宏觀格局提供了大量野外實測數據,也為我國國土資源規劃、保護與利用,以及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重要的本底數據。

對樣品碳元素含量進行測定

實現了從跟蹤、並行到領跑的飛躍

自2015年1月開始,在方精雲院士的組織和推動下,科研人員創新科研組織模式、打破課題間壁壘、實現數據完全共享,在凝練出若干個重大科學問題的基礎上,對所有採集的數據統一匯交整理、統一控制數據質量、統一進行數據挖掘,取得了一系列原創性重大成果。

其中,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1)中國陸地生態系統在過去幾十年一直扮演著重要的碳匯角色。例如,在2001-2010年期間,陸地生態系統年均固碳2.01 億噸,相當於抵消了同期中國化石燃料碳排放量的14.1%;其中,中國森林生態系統是固碳主體,貢獻了約80%的固碳量,而農田和灌叢生態系統分別貢獻了12%和8%的固碳量,草地生態系統的碳收支基本處於平衡狀態;(2)首次在國家尺度上通過直接證據證明人類有效干預能提高陸地生態系統的固碳能力。例如,我國重大生態工程(如天然林保護工程、退耕還林工程、退耕還草工程、以及長江和珠江防護林工程等)和秸稈還田措施的實施,分別貢獻了中國陸地生態系統固碳總量的36.8%(7.4千萬噸)和9.9%(2千萬噸);(3)首次在國家尺度上開展了群落層次的植物化學計量學研究,驗證了生態系統生產力與植物養分儲量間的正相關關係,揭示了植物氮磷元素的生產效率;(4)首次揭示了生物多樣性與生態系統生產力和土壤碳儲量之間的相關關係,證實了增加生物多樣性不僅能提高生態系統的生產力,而且可以增加土壤的碳儲量。

對樣品進行來樣登記

美國科學院院士Inder M. Verma認為,「該專輯主題不僅在科學上,而且在社會領域,都非常重要,應該會在世界上引起廣泛的興趣和產生重大的影響。」《美國科學院院刊》是國際最權威的學術刊物之一,在資源和生態環境領域,其影響力與英國的《自然》和美國的《科學》齊名。

該成果的發表彰顯了我國科學家在碳循環、全球變化、生態系統生態學等領域的國際地位,體現了我國科學家在該領域的研究從國際跟蹤和並行到領跑的飛躍。該項研究成果不僅為驗證和發展相關的生態學基本理論、評估生態系統對未來環境變化的響應提供了基本數據,也為今後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國際談判提供了重要支撐。從科學角度有說服力地宣傳了中國在國際上的良好形象以及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成就,發出了「中國聲音」。同時,這也為人類干預促進生態系統碳吸收提供了新的見解,為正在經歷類似經濟和社會變革的其他國家提供了有益的經驗和啟示。

來源:上觀新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科院之聲 的精彩文章:

What?小豬佩奇和小馬寶莉是親戚!
科研人員在植物中實現A·T-G·C的單鹼基替換

TAG:中科院之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