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三個關於愛的問題:「一個人為什麼會愛上另一個人」等

三個關於愛的問題:「一個人為什麼會愛上另一個人」等

三種愛的原因模式,前兩種都不是真正的愛。

我想問三個關於愛的問題:

一、一個人為什麼會愛上另一個人

二、愛是脆弱的還是堅韌的,為何一個人會突然發現自己不再愛了?

三、小說中的愛情、人物內心活動是可信的嗎?

一個人為什麼會愛上另一個人?

如果是體味,那網戀怎麼解釋

如果是外貌,但情人眼裡出西施

如果是兩性相吸但同性戀怎麼解釋

我們因為一個人的優點而喜歡上這個人,卻因為這個人的缺點而愛上這個人!當你喜歡一個人的時候,你會說:他真帥、真溫柔,真紳士……真TM有錢!

當你愛上一個人的時候,你會說:他啊,經常摳鼻屎,睡覺的時候還放屁,但誰讓我是他老婆呢……忍著吧……

沒有一個答案能解釋所有問題,規律不止一個,世界有多種可能。

以上是我在網上摘錄的一些回答,能給我們打開一些思考的角度。

下面是我在看過網上的回答之後,自己的思考:

因為你很粗鄙,所以和你在一起的時候我能清楚的看到自己——自己的高貴、優雅、有素質;

因為你很邋遢,所以和你在一起的時候,我能看見自己的乾淨整潔,從而我對自己肯定、欣賞;

因為你很內向、你很世俗,你愛慕虛榮,你淺薄,所以我在你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優點,感覺自己不那麼一無是處。沒有你,我看不到自己的靈魂的美,有了你,我就覺得安全,我就愛自己——所以我離不開你。我愛你並不是因為我真的愛你,而是愛與你在一起時候的自己。

這就是自卑、對自己有很多不滿、想與自己和解,希望在自己身上「照到」美好的影子的人,愛上另外一個人的原因模式——在對方那裡照見自己的好。

通過這種原因模式,我們可以論證現實中很多的例子。

比如:一個不在乎金錢、注重內心世界、內向、不好交際、愛思考、愛閱讀、懂禮貌、內心敏感豐富的人,會偏偏對一個愛慕虛榮、喜歡交際、精神匱乏、粗俗淺薄、粗枝大葉的人難以割捨,這種難以割捨被稱為「愛」。但實際上,這個人愛的是與對方在一起的時候的自己。

我們會看到這個人對百般呵護對方,各種滿足對方,但這些都是因為希望對方留在自己身邊,不要離開自己,不要拋棄自己。

這種愛我們一般不容易理解——「某某某壓根配不上TA,TA怎麼會和TA在一起呢?TA到底愛TA什麼呀?!」

這種愛,多見於自卑的人,不能無條件接受自己的人身上。

這是一種愛的原因模式。

對於其他類型的人,還有其他的愛的原因模式。

比如:崇拜式的愛。

一個人會因為在另一個人身上看到很多的自己剛好渴望而又缺乏的閃光點,而愛著對方。類似於偶像崇拜。

這個愛的原因模式是:和你在一起,我彷彿就能擁有某些閃光點,雖然我自己沒有,雖然我自己實現不了,但是我可以通過和你建立鏈接,甚至和你在一起,從而擁有這些閃光點。

如此一來,我就彷彿成為更優秀更讓自己滿意的我了。

這也是一種補償模式,一種通過對方而更加愛自己的模式。

通過這種原因模式,我們可以論證現實中很多的例子。

比如:一個不怎麼優秀的、能力也不突出、外表也不怎麼好看的人,會深深愛上一個能力優異、外表美麗、在多方面出色的人。這種愛我們一般更容易理解——「因為我覺得你好,所以我愛你。」

回到心理領域或哲學領域上來,人都生來孤獨,而且人很難看清自己。所以人對於自己很迷惘,又渴望了解自己。加之,由於生存的問題,人必須覺得自己是「行」的,才能夠擁有足夠的勇氣和自信,更好地適應環境,生存得更愉悅。因此,人既然不能充分自顧自地認識自己,就渴望從他人那裡照見自己。

上面兩種愛的原因模式,屬於異曲同工。第一種是通過「鄙視」對方而獲得優越感,同時通過愛護對方而不讓對方離開自己,失去對方,自己就失去了「鏡子」;第二種是通過「仰慕」對方、與對方在一起而產生自豪感、愉悅感和滿足感,同時也通過愛護對方而不讓對方離開自己,失去了對方,自己就失去了「光環」。

以上這兩種模式的愛,是真正的愛嗎?我覺得都不是。

第三種愛的原因模式,促使「靈魂伴侶」的發生。

「如果你的靈魂真正的被一個人看見,你就會愛上這個人。當你發現,如果別人看我們的眼光跟我們內心深處最真實的自己對自己的看法是一致的,並且他們通過他們對我們的言行,表現出對我們的這種理解,我們就會有一種深深的被看見的感覺。」

這就是因為懂得,所以愛。對方能夠理解自己,能夠說出自己未說出的話,能夠想到自己想做的事,能夠讀懂自己的情緒,這種被看見能夠驅除內心深處的孤獨。

如果配一段內心獨白的話,應該是這樣的:我清楚知道我是什麼樣的人,我也知道我的感受,我知道要追求的是什麼,我不自卑也不自傲,所以我不需要你給我陪襯做我的影子,也不需要你給我光環讓我高看自己。我只希望,你是能看見我的,而我也能看得見你——彼此照見。

有一次我看見了UC瀏覽器的slogan:給的再多,不如懂我。

這句話用在靈魂伴侶之間的愛上,最合適不過了。

他們之間的愛是惺惺相惜,而不是討好,也不會害怕失去。他們彼此作為同行者,而不是為了讓對方滿足自己的「缺失」和「自利」。

這種愛,是不同於前兩種愛的模式的。

這才是真正的、永恆的、堅韌的愛吧。至少我這麼認為。

因為深深懂得和看見而產生的愛,是永恆的,是不會消逝的。

因此那個問題:「愛是脆弱的還是堅韌的,為何一個人會突然發現自己不再愛了?」

也就不再存在,也沒必要回答了。

(今天在這裡我談到的是關於「一個人為什麼會愛上另一個人」的問題,在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順便解答了另外一個問題:愛是脆弱的還是堅韌的,為何一個人會突然發現自己不再愛了。

以後還會繼續對第三個問題談一下自己的感悟和思考:小說中的愛情、人物內心活動是可信的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哲思藝魂 的精彩文章:

有誰共鳴?——堅持走過自己那座獨木橋的你,成為了人間的四月天

TAG:哲思藝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