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腸道菌群,你了解多少?

腸道菌群,你了解多少?

本文專家:施曉予,華東理工大學食品研發方向2018級碩士研究生

本文審稿:劉少偉,華東理工大學食品藥品監管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食品科學博士,美國堪薩斯州立大學博士後

近些年來,腸道菌群的作用得到大批科學家的關注,腸道菌群與健康的關係開始不斷地被深挖出來。

在人的腸胃中生長著多種多樣的微生物,這些微生物被稱為腸道菌群。腸道菌群按照一定的比例組成,不同的腸道菌群構成對人體的健康有著不同的影響。

圖片來源於網路

腸道是菌群的大染缸

圖片來源於網路

人體腸道內大約含有1000種細菌,其總數達到約10萬億個。這個總重量約為1000g的微生物菌群,是成年人自身細胞數量的10倍,我們每天排出的糞便當中,乾重量的50%以上都是由這些細菌以及它們的屍體構成的。這群龐大的腸道菌群,不僅僅是一個個肉眼看不見的微生物,它們就像人的另一個器官,在食物分解、營養吸收、免疫反應、新陳代謝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腸道內多樣化的微生物在繁衍過程中逐漸達到種類和數量的平衡,這種平衡與機體的正常代謝密切相關。然而,人體腸道內的菌群組成與平衡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會隨著人生中經歷的不同階段而發生變化。

例如:嬰幼兒期人體內的有益菌較多,佔主要優勢,主要為雙歧類菌,數目偏多;而到成年期,由於腸胃功能的失調導致腐敗菌如大腸菌群、葡萄球菌等佔優勢,有益菌的數目逐步減少;老年期腸道類乳桿菌和雙歧菌大幅降低,腐敗菌如產氣莢膜梭菌大幅上升,這就是我們所熟知的腸道老化現象。

圖片來源於網路

腸道菌群分類

人體腸道內的微生物大致可以分為三個大類:有益菌、有害菌和中性菌。

1、有益菌

其也稱之為益生菌,主要是各種雙歧桿菌、乳酸桿菌等

人體健康不可缺少的要素,可以合成各種維生素,參與食物的消化,促進腸道蠕動,抑制致病菌群的生長,分解有害、有毒物質等。

2、有害菌

數量一旦失控大量生長,就會引發多種疾病,產生致癌物等有害物質,或者影響免疫系統的功能。

3、中性菌

具有雙重作用的細菌,如大腸桿菌、腸球菌等,在正常情況下對健康有益,一旦增殖失控,或從腸道轉移到身體其他部位,就可能引發許多問題。

圖片來源於網路

腸道菌群如何起作用?

有研究指出,體魄強健的人腸道內有益菌的比例達到70%,普通人則是25%,便秘人群減少到15%,而癌症病人腸道內的益生菌的比例只有10%。

人體的健康與腸道內的益生菌群結構息息相關。腸道菌群在長期的進化過程中,通過個體的適應和自然選擇,菌群中不同種類之間,菌群與宿主之間,菌群、宿主與環境之間,始終處於動態平衡狀態中,形成一個互相依存,相互制約的平衡系統,因此,人體在正常情況下,菌群結構相對穩定,對宿主表現為不致病。

值得一提的是益生菌是我們體內的好朋友,它能夠促進食物消化,促進各種維生素的吸收;相反有害菌是我們體內的害群之馬,它會導致我們身體各種各樣的疾病。當腸道菌群平衡被打破,人體就會出現腹瀉、便秘、消化不良等癥狀。所以,為了保證腸道日常正常運作,除了在日常生活中合理飲食,正常作息外,還有補充足夠的益生元,有益於增殖腸道有益菌,讓腸道保持健康。

圖片來源於網路

腸年輕才能常年輕

圖片來源於網路

當前我們生活在一個壓力重重、競爭激烈的社會,飲食也存在高蛋白、高脂肪、少纖維的趨勢,飲食和環境的變化導致了腸內菌群的組成、數量和平衡都發生了極大的變化。

●膳食結構的不平衡,長期的高蛋白、高脂肪的飲食結構會加速腸道的衰老;

●運動量的不足加速腸道衰老;

●勞累過度、精神壓力大也會減弱腸道功能,導致腸道老化。

Tips:

1、選購含活性益生菌的酸奶:盡量選擇原味低糖低脂酸奶;標示含有膳食纖維如低聚果糖、菊粉等益生元的酸奶則更好。

2、泡菜、味噌、豆豉等發酵食品:平時也可適當吃一些用蔬菜、水和穀物等製成的發酵食品,它除了含有益生菌,還有一些有益的代謝產物,而且泡菜本身的膳食纖維和多種抗氧化劑有助於益生菌的生長繁殖,但不建議作為補充益生菌的主要途徑。

3、益生菌飲料

華東理工大學食品藥品監管研究中心副主任

上海市徐匯區政協委員

民革上海市徐匯區委副主委

華東理工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上海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特聘科普專家

上海市教委高校食品安全督察員

上海市東方講壇特聘講師

上海市浦江人才

上海多家電台特約食品安全與營養專家

中央電視台,湖南電視台,浙江電視台,上海電視台等多家電視台,多檔節目食品安全嘉賓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侵刪

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劉少偉教授 的精彩文章:

「無淚洋蔥」即將在美上市
「嗑瓜子」——你到底喜歡「嗑」,還是喜歡「瓜子」?

TAG:劉少偉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