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湮滅》:自我毀滅和生命嬗變的第N種可能

《湮滅》:自我毀滅和生命嬗變的第N種可能

GIF

娜走進燈塔,鑽入地洞,在光線幽暗中,她看見文崔斯博士坐在鐘乳石上的背影。當那背影轉過身來,莉娜卻不能確定這個人是不是文崔斯。她不停喃喃自語,「那東西就在我身體里」,她的身體漸漸膨脹,她絕望的臉開始發亮,她仰起頭,從嘴裡噴出焰火般的光柱!火星四濺,她的軀體絢爛燃燒,片刻間消於無形!而那些火星,如孢子般漂浮在空中,它們匯聚成一個蠕動的雲團,它張開女陰般的腔體,朝向驚呆的莉娜。那變幻蠕動的雲團,正向她攝取基因能量……

昨天看了《湮滅》,沒選擇巨幕場是明智之舉,因為那將攝魂奪魄。毫無疑問,X地區(Area X)的「閃晃」(Shimmer)現象、及其種種視覺奇觀,將確保本片成為本年度最佳視效小金人的最有力競爭者

噴火橋段僅是眾多眩目鏡頭中唯一莫名喜感的一個。由於影像瑰麗、劇情奇崛,有年少網友稱本片為神棍片(這往往是「沒看懂」的一種託詞)。事實上,能夠和本片產生共鳴,光靠是視覺是不夠的。如果沒有一點科學素養和人文觀察,它容易被誤讀為一部神話電影。我們不妨來聊聊視覺之外的部分——影片的豐富內涵

外星生命的故事已在銀幕上演無數次。譬如呆萌的《E.T.》,驚悚無雙的《異形》,表現慘烈末日的《洛杉磯之戰》,著力於物種溝通的《降臨》……科幻並非空想,它以科學為基礎來創造藝術。不久前仙逝的天體物理學家霍金,在生前明確認定外星生命的存在,「ta們或是貪婪的掠奪者」,他還預言了外星人的多種形態可能(獨獨不具有人形),並發出「不要回答」的告誡。

導演亞力克斯-嘉蘭,這位憑藉《機械姬》名震影壇的編導全能牛人,不僅僅得益於宇宙學的影響。可以窺見,諸多學界先鋒:被譽為「新怪談派」的星雲獎原作《遺落的南境》、上世紀早期愛手藝(Lovecraft)大師的「克蘇魯神話」、理查德-道金斯的自私基因論、乃至拉康的鏡像哲學……它們直接或間接催生了他創作《湮滅》的靈感。

探險總是充滿驚奇。5位科學界女性組隊進入生態隔離區X地區,這次探險卻是一場毀滅之旅。前11次,所有隊員詭異失蹤,除了莉娜丈夫凱恩於一年後返回,突然衰竭、生命垂危。各有專攻的莉娜、卡斯、喬茜、安雅,連同物色召集她們的心理學家文崔斯,她們各有各的創傷經歷,與其坐以待斃,不如拚死向前。從她們的視角,可以看到對於「閃晃」的不同理解。

地質學家卡斯看來,這一現象猶如海市蜃樓,又像受到某種污染。在探測途中,她們遇見同根異種的花朵、頭長花枝的羚羊……生物學家莉娜的第一反應是基因突變。而無線信號的消失、人型樹木的佇立,被物理學家喬茜推斷為一種折射現象,不僅折射信號和光波,而且折射基因形態(怪異推測)。救援人員安雅是其中唯一非科學家的普通人,廢棄食堂中前人留下的恐怖錄影、以及隊友遇難,令她抓狂打退堂鼓,她認為這完全是自尋死路。曾在軍隊服役的莉娜,她並不反對安雅的看法,但也顯示她所謂的理性,「我不知道回去意味著什麼,憑什麼認為往回走比往前走安全?」

文崔斯尤為決絕(起先她們並不知道她已被判不治之症)。對於莉娜的疑惑,她的回應頗具深意,「我作為心理學家,覺得你把自殺與自我毀滅搞混了。幾乎沒有人會去自殺,但幾乎所有人都在自我毀滅,從某些方面看,我們喝酒,我們吸煙,我們毀掉好工作,或者是美好的婚姻。這些不是決定,它們是衝動。實際上,也許你比我更有資格解釋這個問題……你是生物學家,我們身上有自我毀滅的代碼嗎?每個細胞都有嗎?」

不乏代表性的人物設置、和他們不盡相同的結局,像個拼圖,反射出人類對於世界及自我的孜孜不倦的探索和常陷徒勞的困境

她們的探險終點,燈塔,充滿生殖象徵,別說你看沒出來哦。那裡既是自我毀滅之所,又是生命嬗變之地。莉娜的半成型複製人模仿著她的所有動作,全如她的鏡像,莉娜劇烈掙扎、拚命擺脫。依照拉康的「鏡像理論」,一名幼兒從認出鏡中人是自己那一刻起,產生「自我」(Ego)意識——拉康人稱「法國的弗洛伊德」,這是他那些艱深學說中較易理解的一個。那麼,從哲學層面上看,莉娜所殺死的何嘗不是她的自我?X地區的閃晃現象,何嘗不是人類集體無意識的某種投射?

虛構主角,「那個東西」究竟是什麼?著名生物學家理查德-道金斯於1976年發表代表作《自私的基因》,它早已深刻改變時代對於基因的認識。書中有一段話幾乎就是影片中「那個東西」的溯源——「如果比較一下叛逆的人類DNA與入侵的寄生病毒,可以發現它們之間沒有什麼重要的不同。實際上,病毒很可能是由一些入侵基因的集合演化而成的。如果我們一定要提出一些不同,那便是基因通過常規的精子/卵子途徑在人體之間傳播,而病毒則另闢蹊徑地通過非常規手段傳播於人體之間。它們都可能包括來自自身染色體的基因,還有來自外來入侵的寄生生物的基因。」

外星生命,可能是異形那樣的科幻硅基生物,也可能是象人類這樣以核酸和蛋白質為基礎的碳基生物(可能性略小),也可能僅僅是某種類似於病毒的微生物——它的無限主動複製性,是其作為生命體的剛性特徵。

那麼,擁抱在隔離室中的莉娜和凱恩是人還是複製人? 本座以為,他們已經混合了外星生命和人類基因,就連莉娜也不再是原來那個人,而是個「混合人」。其次,為什麼外星生命滅了其他探險者,而獨獨留下這一對夫妻?不言自明,為了繁衍。

《湮滅》的演員班底值得稱道。奧斯卡影后娜塔莉-波特曼飾女主角,如果你一時想不起她是誰,那麼提起《這個殺手不太冷》中的小蘿莉,你就知道她成名有多早!戲骨詹妮弗-傑森-李,曾在昆汀的2015年牛作《八惡人》中出演獵物黛西,給國內影迷留下深刻印象……還有一個隱藏角色,日英混血美女水野索諾婭,她飾演了莉娜的無臉複製人,沒露臉哦!她在《機械姬》中有驚艷表現。

當然,影片不是沒有槽點。比如,5個探險隊員的裝備太差,連個紅外線攝像頭都沒有,在未知究竟的X地區無異於裸奔。且隊員全是女性,連個男性特種兵都沒有,是否刻意暗示未來的陰盛陽衰?

《湮滅》的超凡想像、豐富蘊意和目眩神迷的視效,令人吃驚。同時,不免讓人想起那個老梗,為什麼我國做不出像樣的科幻電影?不缺想像力,也不見得缺技術;所欠缺的,可能是某種科學精神、以及成熟的製片體制。

末了,湮滅的到底是什麼?這是較為令人費解的一點。燈塔和周圍的瑰麗景象次第消隕,是否寓意固有的繁衍形態的改變?如莉娜所說,「它沒有摧毀,它改變了一切,它製造了一些新的東西。」將地球放到宇宙範圍內,這種設想有點瘋狂,卻並非沒有可能……

End

可記得水野索諾婭

在《機械姬》中飾演什麼角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阿爾法的隧道 的精彩文章:

《血觀音》:三代美女的修羅戰場

TAG:阿爾法的隧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