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星巴克為何關閉店面?深度剖析中國咖啡廳市場規模及發展趨勢

星巴克為何關閉店面?深度剖析中國咖啡廳市場規模及發展趨勢

中商情報網訊:去年星巴克過河拆橋甩開中國合伙人,引發媒體強勢關注。今年星巴克又上熱搜,本月12日,這兩名黑人在費城的一家星巴克等朋友時想借用洗手間遭拒,經理髮現二人未在店內消費又不肯離開,因而報警,警察趕到後將二人用手銬逮捕。因為涉嫌種族歧視。星巴克遭到美國民眾抗議。應對危機,星巴克CEO向兩名黑人道歉,並且宣布將在5月29日的下午關閉全美約8000家直營店面,對17萬員工進行「反種族歧視」的相關培訓。

作為知名企業,星巴克實在不該種族歧視。目前星巴克等外資咖啡品牌紛紛布局中國咖啡廳市場,此事件必定會影響星巴克品牌形象。目前中國咖啡市場規模超萬億,咖啡廳市場前景也比較光明。在中國,星巴克與多個咖啡廳品牌共享中國市場。

咖啡行業產業鏈

咖啡是用經過烘焙的咖啡豆製作出來的飲料,與可可、茶同為流行於世界的主要飲品。咖啡行業產業鏈的上游最原始的要算咖啡的種植業,因為咖啡最主要的原材料是咖啡豆。除此之外一杯完整的咖啡還需糖,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等一些原材料經過混合、研磨等流程製作出來。

咖啡可分為速溶咖啡、拿鐵咖啡、摩卡咖啡等,隨著西方觀念的深入以及近幾年來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越來越愛喝咖啡。在如此龐大的咖啡市場,咖啡下遊行業也從此得益。咖啡行業的下游主要是銷售的渠道,比如大型商超,咖啡館、餐飲店;甚至是小到便利店都會有咖啡賣。此外,隨著電商平台的高速發展,電商平台的商品種類繁多,琳琅滿目,選擇範圍也就越廣闊,所以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喜歡上網購買自己喜歡類型的咖啡了!

咖啡市場規模

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對咖啡文化認知程度不斷增長,我國咖啡產業總體呈上升趨勢。據倫敦國際咖啡組織統計,與全球平均2%的增速相比,中國的咖啡消費正在以每年15%的驚人速度增長。預計到2025年,中國將成長為1萬億元的巨型咖啡消費帝國。隨著國內消費者對咖啡好感度不斷提升,我國的咖啡市場呈現出巨大的潛力巨大,在近十年內將有長足發展。

數據來源:倫敦國際咖啡組織 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咖啡店市場規模

中國咖啡行業的高速發展帶動了咖啡連鎖行業,例如咖啡店。根據中商產業研究院《2018-2023年中國咖啡廳市場前景調查及投資機會研究報告》顯示,我國咖啡廳數量增長增長十分迅速,2007年約有15906家,到2012年,快速增長到31794家,預計2018年咖啡廳數量在14000家左右。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

我國咖啡消費起步晚,但是發展快。以前在咖啡廳喝咖啡,被認為是一種時尚。隨著國人生活水平提高,在咖啡廳喝咖啡成為日常休息活動,咖啡廳市場規模也不斷擴大。2013年中國咖啡廳市場規模僅135億元,2016年突破200億元,預計2018年市場規模將達到271億元。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

行業巨頭加緊布局咖啡廳市場

在咖啡行業內,星巴克近年來加速了對中國咖啡市場的擴張。2011-2015年,星巴克在華門店數增加了約2.65倍, 2015年星巴克新開444家門店,門店總數達到1811家。

電商、傳統餐飲等行業巨頭近幾年也開始加入咖啡市場的競爭。電商巨頭如亞馬遜中國於2015年8月推出線上咖啡館,京東於2015年4月注資線下咖啡館3W。此外,國內外一些餐飲巨頭也紛紛開拓咖啡領域,如2014年1月天津狗不理集團獲得了澳大利亞最大咖啡連鎖品牌高樂雅在中國的永久使用權,2月可口可樂在收購了我國的綠山咖啡後發布了首款濃咖啡飲料「喬雅」,2015年3月康師傅聯合星巴克在內地推出「星冰樂」即飲咖啡,2015年5月哈根達斯全球首家咖啡店在上海落戶,正式進軍咖啡產業。

隨著消費者的咖啡消費品位越來越高,速溶咖啡已遠遠不能代表咖啡消費了,消費者開始認知咖啡的品牌、風格和純正度,並且希望享受咖啡帶來的樂趣。

咖啡廳品牌介紹

1、星巴克

星巴克(Starbucks)是美國一家連鎖咖啡公司的名稱,1971年成立,是全球最大的咖啡連鎖店,其總部坐落美國華盛頓州西雅圖市。星巴克旗下零售產品包括30多款全球頂級的咖啡豆、手工製作的濃縮咖啡和多款咖啡冷熱飲料、新鮮美味的各式糕點食品以及豐富多樣的咖啡機、咖啡杯等商品。星巴克在全球範圍內已經有近21300間分店遍布北美、南美洲、歐洲、中東及太平洋區。

2、太平洋咖啡

太平洋咖啡於1992年在香港誕生,是華潤旗下唯一的咖啡連鎖品牌。太平洋咖啡的主要業務包括門店零售業務、咖啡綜合運營服務和特許經營業務。作為「中國人自己的咖啡連鎖品牌」太平洋咖啡自進入中國內地市場以來,以好咖啡、好服務、好環境為廣大中國顧客的生活注入靜謐和溫馨。

3、上島咖啡

上島咖啡食品有限公司一九九七年成立於中國海南以來,在大陸獨豎一格的經營模式。上島咖啡是國內著名的咖啡連鎖餐廳,以經營管理咖啡連鎖事業聞名。

1997年與唐城集團合作紮根海南省,並於兩年後在北京、廣東等地設立分公司。1997年上島咖啡在中國海南繁華的街道開了第一家店,至今已有1300多家連鎖店遍布中國大江南北,成為目前國內最受歡迎的咖啡連鎖餐廳之一。在咖啡出品方面,上島咖啡執著於"香醇、甘美"的極致品質的製作理念。

4、CAFFE PASCUCCI

CAFFE PASCUCCI,是義大利咖啡品牌,始創於1883年。其產品主要為功夫咖啡系列、卡布奇諾咖啡系列、冰淇淋系列、瓶裝果汁系列、甜品系列等商品。2014年,CAFFE PASCUCCI門店登陸北京藍色港灣。CAFFE PASCUCCI在28個國家開設連鎖店逾500家 ,在韓國已開設350家門店,該品牌的咖啡豆出口銷售至53個國家。

5、COsta咖啡

costa咖啡是來自義大利的Bruno和Sergio Costa兩兄弟在倫敦創辦的。Costa聲稱其源自義大利,並」帶有歐洲貴族氣息「,因此定位」略高於星巴克「。此外,Costa與星巴克等咖啡連鎖品牌所倡導的「全球連鎖標準化」不同,其在不同的國家和地區的風格將根據當地的口味和審美來定。2006年底,Costa在上海成立悅達咖世家(上海)餐飲管理有限公司,並在南京東路步行街開出中國的首家門店。

6、迪歐咖啡

迪歐咖啡是迪歐餐飲集團旗下知名餐飲連鎖品牌之一,是中國複合式休閑餐飲咖啡類的領先者。自2002年1月在上海青浦創設首家門店以來,迪歐咖啡始終秉承優雅歐亞氣息和「誠信、尊重、關懷」的核心價值觀,成為咖啡行業的品質典範並得到廣泛的認同和讚譽。目前,迪歐咖啡在全國已開設了400餘家門店,遍布中國二十多個省份、自治區和直轄市中的百餘個城市,擁有一支強大的加盟商團隊的支持,三大分公司雄踞南北、互相策應。

咖啡廳發展趨勢

1品牌連鎖化

缺乏品牌意識和連鎖經驗,盈利點就會限制在咖啡館場所之內,讓整個市場的潛力激發相對緩慢。  只有規模化,前端品牌才有輻射力,中間系統才有控制力,上游供應鏈才有整合力。

2、產品精品化

自動咖啡機沖泡的咖啡已經難以滿足他們的需求,他們追求更個性化、更高品質的精品咖啡,熱衷於手沖、冰滴、虹吸等精品咖啡的製作手法。面對新的消費群體和消費需求,咖啡廳也將隨之改變,朝向精品化方向發展。例如,星巴克便在上海了開設亞洲首家全沉浸式咖啡體驗門店——星巴克臻選上海烘焙工坊Roastery。

3、開放式操作

開放式的操作,不但會提升消費者信任感,所創造出來的,與消費者之間緊密、積極的連結,更是增加品牌粘性的關鍵所在。

4、場景消費多樣化

場景消費多樣化、小而美也是咖啡廳行業的主要趨勢之一。因為競爭激烈、房租高企等壓力,咖啡館正越來越小型化,並且也在打破傳統咖啡館的場景局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商情報網 的精彩文章:

2018年中國物業管理行業市場前景研究報告
2018年1-2月中國機電產品進口數據分析:進口金額同比增23.8%

TAG:中商情報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