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乾貨」可能正在毀了你

「乾貨」可能正在毀了你

專屬情歌

 專屬情歌

劉辰希 

00:00/04:35

文/小淳

圖/網路

1.

我這個人有個毛病,無論什麼事都要親力親為,遇到問題一定會思考,儘管有很多前車之鑒和前輩們豐富的經驗,我也按照自己的內心去做,哪怕是錯的,也在所不惜,至少我獲得的是屬於我自己的,而前輩們的經驗我僅作為參考。

上學的時候,一到作文課老師就讓我們把文章的中心思想先寫出來,然後寫一個文章框架,比如你要寫出哪幾個觀點,每個觀點用什麼故事表達,最後往裡面填充細節。

學美術和學寫作有異曲同工之妙,對於美術我一竅不通,這種藝術的內涵我也不感興趣,只是覺得會畫畫的人真叫人羨慕,五彩繽紛的畫筆放肆揮舞,一副作品便維俏維妙的展現眼前,實屬叫我驚嘆不已。我想學色彩水粉,老師不同意,因為學繪畫的人都是從素描開始的。畫素描和寫作一樣,都要有個框架,按比例先排版,再一點點往裡填充,細節是最後步驟。我不,我非要一個個的畫,結果可想而知,我那三個可憐的景物跑到畫紙的左上角了。當然,對於我完全不會的東西,我是聽老師的話的,因為不太喜歡所以也不甚思考盲目聽從,以至於在畫工上毫無進展。

但是對於寫作,我不曾按照老師教的方法寫,雖然嘗試過,無奈寫出來的文章簡直沒法看,後來老師也任由我愛怎麼寫怎麼寫了,當然結果還算說得過去。

現在再寫文章,尤其議論文,我倒是非常喜歡利用老師當年講的方法來寫。

老師的方法其實就是一種「乾貨」,很多「乾貨」確實是一種精髓和寶貴經驗,但在一定程度上它局限了人的思維能力,想像力。任何書籍、文章最重要的是中心思想,是內涵,而後是文筆功力和段落清晰。在我看來,老師的教學方法正好與寫作的本質相反。它恰恰要求寫作的人先學會使用優美的文字和書寫清晰的段落,這就導致很多學生在寫文章的時候無法隨心所欲的寫,反而被這些要求和框架套住。

2.

有段時間心情不好,總看公眾號文章尋找一種同命相連的感覺。

其中某篇文章印象很深刻,說,女人要獨立,會做一手好菜,會照顧孩子,還不如會賺錢,長得漂亮。我瞬間覺得,這個作者好厲害啊!說到我心裡去了!

還有一篇文章表達了這樣的一層意思,給你花錢的男人一定愛你,不給你花錢的反之。男人有100元給你99的和有一千元給你花100元的,我們都應該選擇前者,按比例來說,當然沒錯,可同樣按照比例來說這也大錯特錯。首先,這兩者之間僅僅差了1元,如果一個男人僅僅有一百塊給你花99元,而另一個男人有一千萬隻給你花10000元,你要哪個呢?我想會有部分選擇前者男友的人會選擇後者了。用金錢衡量愛情的分量這種情況是社會常態,導致這種社會常態的原因大概是,很多人認為喜歡就是愛情愛情就要結婚,可事實上是喜歡僅僅是喜歡而已,是荷爾蒙的躁動,是一種難以控制的激情。而大部分婚姻也僅僅是婚姻並非是愛情的載體,我不否認婚姻中的愛情,但我們應該明白,婚姻無非是一場包含了情感、物質、金錢、家庭背景等複雜成分的合作關係。既然是合作關係,沒有人應該應分無私奉獻。

泛濫成災的雞湯文影響了不少迷茫中的少男少女的價值觀。不可否認,這種類型的文章確實是大眾所喜愛的「乾貨」。它們通俗易懂,篇幅短小,中心思想顯而易見。但大部分公眾號存在的意義是盈利,並不探討事實真相和實質,他們就是抓住大眾把「乾貨」奉行為處事之本,想快速到達某種目的心理。並且迎合人的「孤獨」感給人一種「她好懂我啊」的感受。以此博取金錢利益。這就是所謂的商業化。

當然也有人說,我的觀念不同於他們,我是出淤泥而不染的,我相當同意,我也見過很多寫出好文章的公眾號,但是,如何辨別好文章卻是需要思維能力的。這種思維能力的練就並非一朝一夕,是通過生活的閱歷自我思考,閱讀好的書籍等方式千錘百鍊來的。然而,很多時候人們並不深度思考,也不讀書,而是煩躁的在網上尋求共鳴,久而久之,人們的思考能力下降,盲目依賴於「乾貨」所謂的前人總結的經驗,甚至變得唯唯諾諾不敢嘗試,害怕失敗,如此一來便導致了惡性循環。

乾貨的意義在於它就像書籍的目錄或者文章簡介,只能給你描述大概,而書籍裡面的內容需要我們自身去體會驗證。

有的人說起話來,問鄒鄒的,開導教育他人的時候總是用各種名言警句把話說得頭頭是道,為事情判斷出個所以然來,但也許此人根本不曾讀過那名言所出處的書,不過是看了書扉頁的簡介。甚至不知道那句話究竟應該用於何種情形下。在我們不能夠確切知道事由原委時,所有的評判和說教都是帶有偏見的。而很多「乾貨」文章恰恰就是以偏概全,鑽了我們愚昧無知的空子。

3.

這是一個「乾貨」備受歡迎的時代,成功學就是「乾貨」的一種,那些名字被叫做快速記憶法,十天練就寫作,20天鍛煉女神氣質的書籍或者類似的網路課程、勵志課程,我不否認它可能在某種方面對人們有一定幫助,但收穫的結果和期待是完全不成正比的,我們沒有得到任何實質性的提高、改變。因為這世界上根本不存在任何可以快速從變成100的成功方法,更何成功是複製不來的。

在一定程度上,「乾貨」是群眾需求的產物,帶著很強的目的性。這種成功學的火熱正是迎合了時代需求——人們普遍急於求成,或是功成名就、脫貧致富。雖然我們經常嘲笑暴發戶俗不可耐的品味,單從這件事看來本質上我們無二。

某寫文新手在創作論壇分享了一篇目的性極強的乾貨文,講他是如何寫作三天閱讀量就過萬的。下面的評論大多是讚美和謝謝,唯有一人評論道——我喜歡這個功力的世界。看到這句話我啞然失笑。

想起前些年,我在公司拿著本《罪與罰》看的津津有味,一位同事嘲笑我,你有看書的功夫,不如好好想想怎麼提高業績多賺錢呢!我大吃一驚,至今說不明那是何種的心情,大概就是摯愛被人玷污了吧。

倘若我讀的是某一領域的「乾貨」倒是有可能給他留下積極進取的印象。像《罪與罰》《老人與海》這種即不能教人賺錢也沒有任何目的性的書於功利性較強的人群來說是在浪費時間。

我從不覺得讀書或者寫文非要帶著某種目的,讀後會產生什麼效果,寫哪些文章閱讀量會更高。生活幹嘛要有那麼多的目的性?

想讀愛情故事就看看《巴黎聖母院》、《飄》,了解婚姻的本質看《傲慢與偏見》,探求人性讀《復活》,追求理想掙脫束縛讀《月亮與六便士》,這些經典教會我們思考,但休想讀完這些書,我們就能獲得愛情,好的婚姻,或者成就一番理想事業,他們只是在潛移默化中讓我學會看清這個世界,了解自己的內心,更加真實的認清自己。

「 微信公眾號 :這個姑娘叫小淳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這個姑娘叫小淳 的精彩文章:

別再盲目奔跑了,停下來啊

TAG:這個姑娘叫小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