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華南理工教師研發雙向無線充電晶元 獲ISSCC遠東傑出論文獎

華南理工教師研發雙向無線充電晶元 獲ISSCC遠東傑出論文獎

雙向無線充電方案和晶元

近日,我校電子與信息學院黃沫副教授的研究成果發表在2017年國際固態電路會議(ISSCC)上,並獲得ISSCC 2017菅野卓雄遠東傑出論文獎(Takuo SuganoAward for Outstanding Far-East Paper)。這也是中國大陸地區65年來首次有學者獲得該獎項。

這篇題為「A Reconfigurable Bidirectional Wireless Power Transceiverwith Maximum Current Charging Mode and 58.6% Battery-to-Battery Efficiency」(「擁有最大電流模式以及電池對電池充電效率達58.6%的可重構雙向無線充電收發器」)的論文,由黃沫副教授與澳門大學路延教授、余成斌教授和馬許願教授合作完成,黃沫副教授為第一作者。

黃沫副教授獲得遠東傑出論文獎

該論文首次提出了雙向無線充電的概念:在不增加任何成本的前提下,將原本的無線能量接收機復用為無線能量發射機。雙向無線充電晶元的面積為2.37毫米×1.65毫米,僅相當於一根牙籤的橫截面。該技術令手機不但能以無線的方式接受充電,還能為其他手機、電子手錶等小型電子設備無線充電。該技術獲得了國際固態電路會議與會專家的一致讚賞,認為在消費類電子和工業領域均可得到應用。

國際固態電路會議(ISSCC)由國際電子電器工程學會(IEEE)的固態電路學會(SSCS)主辦,是集成電路設計領域級別最高、規模最大的學術會議,眾多突破性創新和里程碑產品都是首先發佈於此,因此備受該領域的工業界和學術界關注,被稱為「晶元奧林匹克」。從1953年第一次舉辦至今,中國大陸地區僅有24篇論文在此會議上發表。黃沫副教授此次獲獎,標誌著華南理工大學微電子研究團隊在集成電路設計領域取得的進展得到國際同行的高度認可,且部分研究成果達到了國際一流水平。

圖文來源/學校新聞網

賬號:scut_alumni

歡迎關注華南理工大學校友會微信獲取更多校友資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華南理工大學校友會 的精彩文章:

TAG:華南理工大學校友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