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你讀對了嗎?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你讀對了嗎?

每次看以唐朝、宋朝等為背景的古代宮廷電視劇,要是太監在宣讀聖旨的時候,開口便喊「奉天承運,皇帝詔曰」,總要吐槽下編劇。問其為何,答曰:這句話是到了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時才有,而且最初不是這樣斷句的。

1368年,朱元璋擊破各路農民起義軍後,在應天府(現在的南京)稱帝,國號大明,年號洪武,又將皇宮裡規模最大的金鑾殿取名為「奉天殿」。奉天殿是明代初年洪武、建文、永樂三朝舉行重大典禮和接受百官朝賀之所。

朱元璋取此名的目的是為了向人們昭示他登上皇位是奉上天的旨意,「奉天而行,非敢自專也」,並把手拿的玉圭也刻上了「奉天法祖」字樣。後來,他為了尋找「奉天承運」的有力佐證,還寫了《御制紀夢》一文,說自己夢遊天宮,見到了「道法三清」,紫衣道人授以真人服飾和法劍。自此,朱元璋便自稱「奉天承運皇帝」,所以他頒發的詔書前面都要加上「奉天承運皇帝」六字。

因此,這句話正確的讀法應該是「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後邊的「詔曰」二字,是不能與「皇帝」斷在一起的。至於清朝仍然沿用明代的稱呼,是因為清承明制,也想表明大清入主中原是天命所系,所以將本族發祥地盛京改稱「奉天府」,同時在詔書中也採用「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作為開頭,一直用到辛亥革命宣統皇帝退位才結束。

另外,在一些明清聖旨中可看到有「奉天承運皇帝制曰」的字樣。「制曰」與「詔曰」有什麼不同呢?簡單地說,「制曰」類「聖旨」是國家制度的文告;「詔曰」乃帝王對具體人、具體事發布的命令。還有一類「懿旨」,想必大家都知道,是專指皇后或太子發布的命令。

(來源:蝌蚪五線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朝 的精彩文章:

如果最鼎盛明朝與最鼎盛的清朝打起來,誰的勝算更大?
玩世不恭的人才,我行我素的明武宗在荒誕中結束一生!

TAG:明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