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淺談書法教學的核心要素

淺談書法教學的核心要素

【書理畫論】

淺談書法教學的核心要素

□陳炎貴

近段時間,我連續聽了十幾節書法課,在聽課中發現,絕大多數書法教師不能提高學生學習書法的興趣、不能正確引導學生讀帖、書寫的習慣,特別是在書法教學的關鍵處,教師便大而化之、一晃而過,不能靜下心來引導學生感知書法的奧妙之處,學生也就無法感悟經典的精妙所在,長此以往,學生也就失去了書法學習的興趣,可見,有效地培養學生書法的興趣和習慣在書法教學中是何等的重要。因此,要想提高學生學習書法的興趣,教師就必須在課堂教學中巧妙地運用書法教學的核心要素,引導學生讀帖、悟帖、臨習。那麼,在書法教學中要滲透哪些核心要素呢?我認為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把控,讓學生徜徉在經典的古帖中享受書法的樂趣,提高學生審美素養。

一、以提高興趣為前提,狠抓書法習慣的培養

(一)增強興趣愛好是培養良好書寫習慣的前提

如何提高學生的書法興趣呢?我認為,一是教師要多收集書法家的書法作品,供學生欣賞,讓學生在欣賞佳作的過程中,從作品結構的疏密、點畫的輕重、墨色的濃淡、行筆緩急中產生一種審美的心理活動,並根據學生崇拜名人的心理,給他們講述一些古今大書法家勤學苦練的動人故事,如學生被這些故事中的主人公刻苦練字的精神所感染,被他們高尚的人格所打動,則將可激發學生熱愛書法的感情與參與意識。

二是在書法室的牆上張貼優秀學生書作,對學書態度認真、學書方法正確的學生,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學生學書在「環境浸化」的作用下,就會逐漸地形成競爭意識,從而讓他們在學書過程中形成「你追我趕」的學習氛圍,同時也有利於培養學生學書的濃厚興趣。另外,鼓勵學生積极參加校內外組織的各項書法競賽,讓學生看到自己的進步,增強自信心。

(二)教給正確的寫字姿勢和執筆方法是培養良好書寫習慣的基礎

學習過書法的人都知道,正確的寫字姿勢,不但跟寫好字有密切關係,而且對身體健康也很有好處,所以一定要格外重視,並注意養成良好的習慣。利用小學生模仿性強的特點,重視自身的示範。教學應結合寫字姿勢圖進行,先由教師做示範給學生看,然後指定學生演示,最後讓學生做寫字姿勢的練習,來回巡視,逐個檢查。當然,寫字姿勢的指導不是一節課或幾節課就能收效的,而是要貫徹始終的。每次練字時,都要強調正確的寫字姿勢要求:不管是硬筆書法還是毛筆書法,寫字前,都要指導學生備好筆,放好紙。寫字的時候,身子要正而直,兩肩齊平,胸部挺起,頭部要端正,稍微向前,雙腳要自然放平,踏穩,心安,兩臂要自然撐開,右手執筆,左手按紙。然後對照著做,做到坐姿、握姿不正不寫字,而且寫字姿勢與評價掛鉤。姿式正確者即使寫得不夠好也不批評,鼓勵他們循序漸進;姿式不正確者,寫得再好也不得高分,督促他們努力矯正。

教師應做好示範並講清要求,然後逐個觀察指導,對於習慣不好的學生,要手把手地糾正。教師應該不厭其煩地強調正確的寫字姿勢,時時提醒學生,時時糾正學生不正確的姿勢和方法。這樣抓住時機,因勢利導,反覆抓,抓反覆,形成「習慣定勢」,為學好書法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嚴密的課堂教學是培養良好書寫習慣的核心

示範演示,培養審美習慣。小學生學習書法的起步階段,老師的示範是直觀教學的最好手段,是最形象、最生動、最切實的指導,教師要在黑板上畫好的格中示範,向學生展示寫字的全過程,學生通過觀察老師形象生動的動作,親眼目睹起筆、行筆、收筆的全過程,直觀地感受運筆的輕重緩急和間架結構的均勻、協調,領略到漢字的結構美。教師要堅持從易到難、循序漸進的原則。從練寫的整個過程看,應先練習筆畫和部件,再練習框架結構。同時,對其中的每一步訓練都必須環環過關,步步到位。練寫筆畫時,一定要從怎麼下筆、怎樣運筆、怎樣收筆抓起。就練寫一個字而言,先要將一個字寫正確、寫規範,然後再通過美化某些筆畫,優化整體結構等措施,把整個字寫好、寫美。教師要詳細指導基本筆畫、筆順規則,要求每一個筆畫,每一個字,都要對照書本上的範字,一橫、一豎、一撇、一捺……教師都要筆筆指導到位。寫完一個字後還要從整體看這個字寫得是否勻稱,整體感覺如何,學生再加以模仿,使其形成一個初步的感性認識。學生練習的時候,也要自我體會書寫美,把自己的字與老師的範字或書上的範字作比較。

引導讀帖,培養觀察習慣。對於小學生來說,僅僅范寫還遠遠不夠,教師還應有效地訓練學生仔細觀察、分析字的間架結構和筆畫筆順的能力,並使其養成觀察習慣。讀帖是指臨摹者在寫前對字帖靜觀默察,細想體味,對範字形成清晰的印象,做到成「字」在胸,意在筆先。小學生寫字常常不讀帖,或對字帖稍作瀏覽,就匆匆下筆,以至顧此失彼,徒勞無功。要提高寫字教學的效率,就要培養學生的讀帖能力和習慣。要有計劃、有步驟地引導學生在寫字前做到「看、思」兩大步驟。看字的筆畫,思考、分析字的間架結構,哪個筆畫應寫在哪裡,佔多大位置,注意平衡等距、長短、垂直的合理,然後再寫,做到「整體把握,細緻觀察」。只有學會全面細緻地觀察,深入掌握漢字的筆畫、部件及整體結構,才能使漢字以正確的視覺形象印入學生的大腦,為他們寫好字打下「眼中有數」的基礎,在以後的寫字過程中達到得心應手的效果,將來學生才能自己讀帖、臨帖。

嚴格、適度訓練,培養良好的書寫習慣。學生寫字的時候,要求他們不要寫得太快,要認真地把字寫好,作業盡量在學校寫。因為我們知道,學生出現的錯誤正是在寫字過程中產生的,而有時結果的正確可能掩蓋了寫字過程中的錯誤。比如說,學生筆順的錯誤,姿勢的問題,執筆的毛病,教師只有在學生寫字過程中注意觀察,隨時發現及時糾正,才能儘早把錯誤消滅在萌芽之中。學生書寫時,要適時反覆指導,及時提醒學生每個字每一筆在格中的位置、運筆方法,與上一個筆畫的間距,其長短如何,整個字的結構特點,及各部分的比例,做到防患於未然。在課堂上反覆指導,學生在練習中認真書寫,循序漸進,逐步形成寫字能力,並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

引導評改,培養準確分析總結的習慣。評字是寫字指導的延續和提高,是整個寫字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可以選取幾本作業本拿到展台上展示,請學生從「美,美在哪裡;差,差在哪裡」這兩方面進行評價。學生再一次對照範字進行觀察,才能對字從整體結構到部件、筆畫,有進一步的認識;在評的過程中強化了學生的參與意識,提高了寫好字的自學性。評完以後,讓學生把字再寫一寫,讓學生在寫的過程中,一個字一個字、一筆一畫地再發現、再改進,這樣寫出來的字就漂亮多了。這樣,學生經過自身評改的實踐活動,提高了觀察分析能力和欣賞美的能力。

教師自身的書法修養是培養良好習慣的保障。小學生存在著極強的「向師性」和模仿性心理,教師水平的高低會直接影響學生學習書法的效果。教師應能自如地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在寫字教學中,老師方法多樣,指導得當,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從小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意義重大,但是學生的良好習慣不可能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能養成,它需要教師耐心地對學生進行科學訓練,需要採用漸進的方式,這和培養人的內在品格一樣,是一個較長期的過程。只要教師和家長同心協力,持之以恆,激發起學生學習書法的興趣,小學生一定會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從而提高書寫水平,提高綜合素養。

二、以指導學生技法為抓手,實施課堂教學策略

為了讓學生真正掌握書法的技法,首先必須要引導學生讀帖,那如何讀帖呢?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是自我提高,言傳身教。不容置疑,書法功底深厚者也是文化素養頗高之人,只會寫字不會書法之人永遠是個寫字匠。書法是一門涵養高深的藝術,進入書法的天地就要用書法理論來支撐,否則,將始終徘徊在書法藝術大門之外。不言而喻,當一名書法教師必須要有書法理論基礎,要讀我國的書法史、書論等經典理論著作,從書法典籍中汲取書法理論營養,感悟書法藝術博大精深之所在。只有這樣,在書法教育教學中才能達到自圓其說、拋磚引玉之功效。

二是循序漸進,「心臨」其境。《中小學書法教育指導綱要》教學建議與要求中指出:臨摹是書法學習的基本方式,臨摹過程包括讀帖、摹帖、臨寫、比對、調整等階段。讀帖位居臨摹過程之首,是臨摹的前提、基礎,因此,讀帖這一環節是馬虎不得的,在課堂教學中一定要落細落實。我們說的讀帖其實就是「心臨」,是一個對字帖感知、認識的過程。用心感知古人用筆的奧妙、巧妙之處,對於讀帖,要經過一個由整體到局部的過程,讀帖是臨帖的準備階段,只有讀准其字的形和神後,才能做到胸有成竹的臨帖;二要有思考、領悟的過程,有了臨帖前的思考與理解,才不會陷入機械的重複,才會有正確的臨寫方向。教師要教給學生正確的讀帖方法,在中小學書法教學中,常有這樣的現象和問題,學生除了寫字還是寫字,天天練習,就是無長進,究其原因就是很少讀帖。對於帖中文字如何斷句、理解卻一無所知。教師只有引導學生正確讀帖,才能讓其知曉所臨帖的書家背景、書家藝術風格及書寫材質,進而把握字的筆畫特徵、結字、風格,這樣有的放矢的臨摹方法,才能事半功倍。所以在臨摹練習中,讀帖比臨帖更為重要。在我們的書法教學環節中一定要精心打磨,切忌走馬觀花、蜻蜓點水、隔靴搔癢。

三是營造氛圍,心無旁騖。如何引導學生讀帖呢?我認為,一是要營造讀帖氛圍,激發興趣。環境非常重要,書法有靜心養性之說,要想把學生帶進書法經典王國,教師就得營造一個把玩歷代書法的環境,用輕音樂營造讀帖場景,隨時將這些優秀的法帖擺在學生的眼前,加之相應的專業解說,讓他們在輕音樂中欣賞美妙的書體,讓學生在愉悅的環境中獲得一些啟發和深刻的認識。同時,學學古人將字帖懸掛或張貼在牆壁上,心摹手追地學習。我們也不妨試試,營造氛圍,激發學生學書的慾望,提高他們的書法興趣。二是要正確引導,讀其精髓。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根據點、橫、豎、鉤、撇、捺的形態特點,分析每個筆畫起筆、行筆、收筆的方法,比如如何落筆,如何收筆,筆鋒的朝向,藏鋒還是露鋒,圓筆還是方筆。根據漢字的結構特徵,讀出筆畫的粗細、長短、斜正,筆畫是怎麼組合的,字的形態特點等。按照一幅作品章法,要讀出字與字、行與行、列與列的關係。如果是墨跡,還要觀察、思考如何用墨、線條的質感等等。當然,不同年級有不同標準,要按照中小學書法教育指導綱要分步實施,對症下藥。因此,只有了解古人用筆,用心觀察古人如何起筆、行筆、收筆,如何迎讓穿插,如何表現線條的質感、力量之美等,才有助於臨摹學習,並且可以提高學生的修養,歷練學生的性情,豐富學生的視野。學生不斷地把玩研究法帖,在反反覆復的臨摹中記住書法的章法、結構及用筆,然後可以運筆將所背內容再現出來,並與原帖比較,找出差距,再比較再臨寫,如此一而再,再而三,反覆臨摹,必有所獲。

同時,關於筆法、偏旁部首、結構、集字和章法、書法創作技法秘訣等技法,教師要細心備課,多讀書法理論書籍,讓每種技法都落到實處。現列舉一二:

關於筆法的教學

教學手段與方法:

1.故事或欣賞前置以提高興趣,營造氛圍。

2.畫線小遊戲形式出現感悟中鋒行筆是關鍵。

3.發揮教師示範的榜樣作用。

4.起筆、行筆、收筆是關鍵,可局部放大,使觀察清晰,畫線小遊戲感悟、製作示範視頻,能反覆播放。

5.做到「眼到、腦到、手到」細心觀察、瞭然於心,再逐筆對臨,精心表現。

6.練習要有一定數量,需要有備用練習紙。不一定個個都練,可通過1-2個字的練習來舉一反三,要及時反饋,並糾正錯誤。

關於偏旁部首、結構的教學

教學手段與方法:

1.知識鏈接前置,引入主題。

2.圖解要領:要講清楚是什麼筆畫(部件),怎麼組合,筆畫(部件)之間的關係如何,如何處理筆畫的長短、粗細、方向、交接位置等等。

3.示範並練習。

4.臨習指導與練一練:讀帖、臨寫、比對、復臨等。

5.書寫展評:自評、互評、師評相結合。

6.小結提升,加深印象,拓展升華。

書法創作技法秘訣

三大創作原則

1.線條堅而渾——激情源自線條的熟練。線是力和勢的組合,行筆要沉著痛快,做到穩健、輕便,重筆勢(即趨向),根據字形大小排字的走向、線條斜勢、整體縱向走勢。

2.結體奇而穩——注意重心。欹側、擒縱、疏密、高低。

3.章法變而貫——竹節式(幾個字一節)節數間有空隙;貫珠式(中心線);蛇行式(左右擺動);疏影式(疏疏朗朗)。

七大布局要點

1.一字不能成行。

2.字與字之間有呼應,上承下啟,左映右帶,行距和字距不能相等。書眼放中央,可大些,字與周邊氣貫。

3.整體上展出適合墨跡濃重的作品。

4.作品中不能有錯別字,異體字不要過於冷僻。

5.作品整體布局上面重下面輕。

6.評作品好壞主要看總體視覺效果:節奏、墨色、用筆。

7.三三兩兩,似散還續,氣脈一貫,此布局之妙也。

十個書寫關鍵

1.八面出鋒。藉助於八面出鋒,自然顯出墨色濃淡,濕中有干,干中有濕,濃中有淡,淡中有濃,變化萬千,使作品富有節奏感。

2.剛柔相濟。剛力——鐵劃銀鉤(粗),柔力——行雲流水(細)。

3.惜墨如金。楷書要求蘸一次墨寫一個字,甚至數字;行草一筆寫3-5字,每筆結束筆毛復原,要求紙上調鋒。

4.豁然開朗。留白處有寬有窄,寬處給人以忽然開朗之感。藝術是製造矛盾到解決矛盾的過程。

5.中側並用。中鋒得法立骨,側鋒得勢求變。中鋒是理性的要求,是書法審美的核心所在;側鋒是情性的化身,是書法通神的手段。

6.深思熟慮。創作前要深思熟慮,反覆推敲,做到「胸有成竹」。

7.一氣呵成。書法是感情的流露,不是技巧的表現。要在身體與心情皆好的狀態下寫字。書寫時隨意揮灑,一氣呵成。

8.錯落有致。一般情況下,作品的行距要寬,字距要緊。字忌並列,要錯開。節數間有空隙,排列組合要有節奏,大小字參差,突出中間書眼。

9.筆情墨趣。書法是無聲的音樂,無形的舞蹈。求變化中有呼應,使整體和諧,有強烈的節奏和視覺衝擊力。用好拙筆,用筆略慢,動中有靜,寫出墨趣。

10.重視貫氣。書法的氣,是指點畫與不同字之間的呼應,字與字之間的趨向。

三、在書法教學中滲透書法的價值與作用,讓學生入腦入心

書法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瑰寶,幾千年的漢字發展歷程,承載著幾千年的燦爛民族文化,書法作為傳承民族文化的載體,今天仍生機勃勃。書法具有審美性,不光要會寫字,還必須有審美要求,會寫和寫好毛筆字。要重視技法學習和訓練,提高學生審美素養。美育的重要部分是,具有文化性,不能停留在技法層面,要上升到文化,傳承中華優秀文化,熱愛中華文化,熏陶愛國精神。以文化人,立德樹人,先做堂堂正正中國人。書法教育對教師有更高要求,除專職和兼職外,語文教師是主體。有書法能力的語文老師更受歡迎。專兼職教師也應有較深的語文素養。

在書法課堂教學中,首先要讓學生明白書法中蘊含的哲理,無窮的奧妙。書法精品內涵豐富、博大精深,有自然的性靈、溢美的芬芳、凝智的妙趣,教學中應引導學生在欣賞中得到審美的享受、哲思的啟迪、心靈的美化。讓學生在練習書法中豐富自己的頭腦,提高整體修養,養浩然之氣,積淵博之才,得天地靈性,納萬物菁華,妙發靈機,創物我同心的大境。只有首先在感性上獲得了認知,書法的精妙所在才能植入學生的心腦。

在弘揚國學經典的今天,也要讓學生明白書法是國學經典中的經典。讓他們懂得學好書法一是有利於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是宣傳和發展現代先進文化不可或缺的載體,明白中國文化的核心是哲學,書法是中國文化核心的核心;二是有利於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培養學生良好的品德和堅強的意志。為了落實好這一根本任務,不同學校可以開展不同的書法社團活動,如「習字習性、陽光童年」「立字立人」「翰墨奠基、放飛理想」「一筆一畫練好字,一生一世做真人」「學書礪志、翰墨育人」等等書法社團主題是值得我們去實踐的;三是有利於提高中小學生的漢字書寫水平,開發智力,培養創新思維、審美情趣,陶冶情操,以及藝術化人生。這些理念要滲透到書法教學行動中去。

傳授知識,開發智力,是中小學素質教育的基本內容,藝術可讓人的思想自由,豐富人的想像力,可使人邏輯嚴密,鍛煉人的推理、概括和抽象能力。具備這種素質的人,就完全能成為高素質的創新型人才。書法的特點就可以培養這種高素質的人才,因為書法有道技、理法、德藝、黑白、虛實、張弛、動靜、骨肉、枯潤、雅俗……有順逆,有向背,有起伏,有輕重,有聚散,有剛柔,有燥濕,有疾徐,有疏密,有肥瘦,有濃淡,有連有斷,有脫卻,有承接,具此數者,方能成書,這些對立統一的元素能夠有效地訓練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書法作品有大小,有方圓,有長短,有開合,有正奇,有巧拙,有收縱,有鈍銳,有緩急,有抑揚,有屈伸等等,有了矛盾,還得統一、貫氣而自然,達到對立、統一、和諧。所以,書法中包含了豐富多彩的哲學思想,一直處在不斷製造矛盾又解決矛盾的過程中,讓人賞心悅目。

這三大要素在書法教學中要相互滲透,在讀帖、臨摹的過程中要認真體會歷代書法名家用筆、字法、墨法、布局之間的內在聯繫和巧妙獨到之處,感悟書法藝術的博大精深。在書法教育進課堂的大背景下,我們書法教師要珍惜這一難得的機遇,靜下心來,學其精髓,用科學、實用的教法將書法知識、技法傳授給學生,為傳承國學經典撐起一片藍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法報·書畫天地 的精彩文章:

有之以為利 無之以為用十四、撰書學史 開山之作
論漢字隸變的「三部曲」

TAG:書法報·書畫天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