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新能源車移動充電市場遭遇尷尬 行業降本苦等盈利拐點

新能源車移動充電市場遭遇尷尬 行業降本苦等盈利拐點

本報記者 龔夢澤

伴隨著在電動汽車爆發性增長,在車樁需求不匹配的背景下,專門提供移動充電的服務平台陸續湧現。

為此,《證券日報》記者通過操作「E約充電」,在查找附近充電車後以選擇「上門充電」的方式進行充電。4月15日下午,在北京市西城區裕民東路上記者等來了「E約充電」的補電貨車。記者注意到,貨車車身赫然寫著「預存充電價格低至0.99元每度」。

「這是過期廣告了,還沒有更換,哪可能那麼便宜啊。」據補電車司機介紹,目前移動充電費用是4.99元每度,其中包含0.8元/度的充電費和4.19元/度的服務費。此外,如果待充電車在10公里內會收取35元的上門費,超過10公里還要按照8元/公里遞增。

事實上,相比於固定充電樁2元的費用,移動充電收費價格已不菲。但儘管如此,據司機透露,由於移動充電車需要配置工作人員,攤上人力以及補電車自身交通費,實際利潤微薄。

企業的入局從側面印證了移動充電的市場需求。但並非有需求就一定存在市場可行性。由於移動充電成本投入大、資金回籠慢,一方面是近在咫尺的市場熱望,另一方面移動充電企業卻陷入「有需無市」、「叫好難叫座」的發展泥沼。

記者之後致電「E約充電」客服了解到,針對C端客戶目前公司在北京市內已投放40多台補電車輛。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業務大部分其實集中於B端,即各類電動車分時租賃運營商、計程車公司、旅行社等。

對此,智充創始人丁銳認為,移動充電是在現在充電樁商業模式不好的情況下出現的,這種補電方式無論效率還是環保經濟性上都不夠理想。

星星充電副總經理鄭雋一持有相同的看法。他認為,移動充電是充電樁布局初期出現的「空窗期」產物。隨著充電樁商業模式的完善以及充電技術的進步,將逐步淡出歷史舞台。

叫好難叫座

偽需求還是真剛需?

《證券日報》記者了解到,移動充電作為固定充電方式之外的充電形式,其作用是隨時隨地為電動汽車進行快速補電。目前市面主要有兩種充電設施,一種是手推、牽引或車載式的充電寶;另一種則是配備儲能電池或柴油發電機的移動補電車。

目前,包括特來電、北汽新能源、普天新能源、萬尊新能源在內等多家企業先後入局移動充電領域。特來電北京公司副總經理荊凱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移動充電擺脫了場地限制,在提高車輛的使用率、降低車輛用電成本等方面具備明顯優勢。能夠有效解決電動汽車續航焦慮,消化固定式充電設施存在的過剩產能。

遺憾的是,目前移動充電市場仍沒有商業模式成型,大部分企業建立的移動充電服務平台普遍遭遇到盈利困境。對此,荊凱坦言,移動充電設備採購成本以及運營成本高,資金回籠慢。同時受限於較低的使用率,目前移動補電車並沒有廣泛的應用場景,難以形成市場規模。

記者走訪過程中發現,目前車載式移動充電寶中儲能電池的成本約為2000元/kWh,50度電的移動充電寶僅電池成本就達10萬元,日均營收卻寥寥。而移動補電車的成本投入更甚。

有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一輛100度電的移動補電車採購成本普遍為50萬元,每台移動補電車日營收僅在400元左右。由於車輛還要配置兩班倒的司機,算上人力成本、用電成本以及移動補電車自身的交通費,業務運營基本處於入不敷出的狀態。

此外,大型移動電池還面臨著體積大、重量大,能量損耗大等突出問題。據記者觀察,以500度電量的鉛酸銨電池為例,其體積與兩個貨櫃車體積相當,重量達20噸 。在持續放電過程中發熱嚴重,必須輔以空調維持恆溫。

「E約充電」CEO汪浩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 大型移動電池「電量搬運一次會損耗20%,從電網輸入到電池損耗20%,從電池輸出到電動汽車會再損耗20%。電池報價700多萬元,使用年限2年。」而兩年後若原廠不負責回收,則需要使用方自行處理,這在無形之中又使成本激增。

基於此,「E約充電」選擇以柴油機發電形式為車輛充電。儘管做到了「每3升-3.5升的柴油滿足一輛電動汽車30度電的需求」,然而「以油發電供電車,不如直接開油車」的說法直指柴油補電車的存在合理性。

梯次利用有利降本

鼓勵充電多業態共存

數據顯示,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逐年攀升,預計到2020年全國電動汽車保有量將超過500萬輛。在荊凱看來,屆時充電領域需要多種業態共存。

他認為,移動充電是電動汽車充電網路的有益補充,其針對性地解決了傳統新能源汽車續航里程短、充電時間長、充電站建設費用高等掣肘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關鍵問題。

「隨著移動充電車技術定製的進步,當移動充電的費用與充電樁價格持平時,移動充電業務將迎來爆發。」 荊凱表示,考慮到達公共充電樁需耗費的時間、停車費以及應急場景,移動充電在城市中具有一定適用性。

事實上,隨著我國早期純電動車動力電池的報廢期臨近,移動充電還可以消化退役動力電池,起到促進電動汽車儲能電池梯次利用的作用。

記者了解到,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一般在電池容量低於80%時將進行更換。退役下來的舊電池其價格僅為新電池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但仍滿足儲能電池的要求,這些電池的應用將極大的降低充電系統成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經濟網 的精彩文章:

人民日報海外版:玩大了 輸慘的一定是美國
自然資源管理將不再「九龍治水」

TAG:中國經濟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