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從孩子睡眠看健康:9個不同的睡眠形態,反映出9個不同的身體狀況!

從孩子睡眠看健康:9個不同的睡眠形態,反映出9個不同的身體狀況!

從孩子的睡眠,也可以看健康狀況。特別是年幼的時候,身體有哪些不適或生病,均可反映到睡眠之上。

所以,細心的爸媽,通過觀察孩子的睡眠形態,來可了解孩子身體的健康情況。這7個不同的睡眠形態,反映出7個不同的身體狀況:

1、睡後聽到大響聲毫無反應——當心孩子是否耳聾。

如果孩子在睡眠中,因聽到較大響聲而驚動,是正常反應。相反,如果平時愛睡、能睡,睡後不管聽到多大響聲也毫無反應,需要當心寶寶是否耳聾。

2、睡後呼吸急促——預示著寶寶即將發熱

如果孩子臨睡前煩躁、吵鬧,入睡後全身乾燥,面紅,呼吸急促,脈搏超過正常值,往往會預示著寶寶即將發熱。通常,每分鐘脈搏正常值參考為:新生兒為140次;1~2歲111次;3~4歲105次;5~6歲95次。

3、手指或足趾抽動——是否纏上了頭髮等

如果孩子睡後手指或足趾抽動的動作,且有腫脹現象,要仔細檢查上面是否纏上了頭髮、紗線或其他纖維之類的東西。

4、睡後大汗淋漓——患有佝僂病

如果孩子入睡後,表現不安,大汗淋漓,若伴有四方顱、出牙晚或囟門遲閉等現象,可能患有佝僂病。

5、睡後常有咀嚼動作——腸道有蛔蟲

如果孩子入睡後經常有咀嚼動作,磨牙,有可能是因為牙齒畸形,上下排牙齒咬齒不正常;少數孩子則是因為腸道有蛔蟲;也有一些孩子是因為晚餐吃得太多,消化不好。

6、睡眠中搖頭——患了外耳道炎

如果孩子睡眠中哭鬧,時常搖頭,用手抓耳,有時還伴有發熱,可能是患了外耳道炎、濕疹或中耳炎。

7、熟睡後鼾聲不止——有慢性炎症

如果孩子熟睡後,特別是仰卧睡眠時,張口呼吸,鼾聲不止,可能是鼻咽部有慢性炎症,如咽後壁淋巴組織增殖、扁桃體肥大以及先天性下頜發育不良等疾病,致使通氣道變小。

8、睡後四肢抖動——精神上受了刺激

如果是孩子入睡後四肢不時抖動,多半是因為白天過於疲勞或精神上受到過強刺激,如驚嚇等引起。

9、睡後下半夜出汗多——是結核病

如果孩子睡到下半夜出汗多,說明肌體消耗過多,是結核病的重要癥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育兒教子 的精彩文章:

新生寶寶的視覺能力怎樣才算正常?如果感覺寶寶的眼睛不怎麼聚光,該怎麼辦?
對孩子來說,鈣絕對不能缺乏 但補鈣還是以食補為佳,這幾類食物含鈣量最大!

TAG:育兒教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