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華為進軍美國市場遇挫,釋放信號改變策略

華為進軍美國市場遇挫,釋放信號改變策略

全球技術地圖

創新丨前沿丨科普丨資訊

中國電信巨頭華為磨刀霍霍放眼全球,美國政府設置的障礙卻阻止了它欲在美國佔據一席之地的雄心。

中國深圳——星期二,在一個酒店宴會廳里,華為高管公布了全球產業展望藍圖。這個已然是全球最大無線網路設備供應商的中國電子巨頭,展現了欲為人工智慧、物聯網和其他革命性技術打造數字化支柱的雄心。

然而越看這個展望藍圖,越覺得美國似乎並未包含在內。

據知情人士透露,上周華為解僱了五名美國員工,這其中就包括威廉·B·普盧默(William B.Plummer),華為試圖獲得華盛頓支持而最終徒勞的主要負責人。與此同時,華為已經開始撤回其在美國的政治外展服務,他們說道:華為十年來試圖消除華盛頓認為公司與中國政府有聯繫的指控都徒勞無功,該行動能夠結束這一狀況。

在美商業前景的極度不景氣使華為開始改變策略。星期二,聯邦通信委員會(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投票進行一個足以將華為在美僅存無幾的業務趕盡殺絕的新法案。雖然這項提議法案里並未提及華為的名字,但它卻會阻止接受聯邦政府資助的電信運營商與被視為會威脅美國國家安全的供應商進行合作。

華為就如其他的科技巨頭一般,不管屬於中方還是美方,都被捲入了特朗普政府加大火力阻止中國高科技技術野心的戰火。中美兩國正在發動一場新的冷戰,隨著雙方都對彼此技術實力的懷疑日益加深,勝者將會取決於國家的忠誠度。

華為最近的行動則表明:它已經接受了自己可能難以贏得美國這場政治戰爭的事實。

華為與美國政府的溝通明顯減少,比如最近,今年的1月份,當發現世界上幾乎所有的華為微處理器都存在安全漏洞的時候,一位參議員寫信質問華為是否知道這些漏洞,漏洞造成了什麼影響。但華為沒有回應此事。

在周二華為全球分析師大會上,華為副董事長徐直軍說道:「有些事情不是以我們意志為轉移的。」「有些事情,放下了反而更輕鬆。」

本周,華為在美主要競爭對手中興也遭遇了重大打擊。美國商務部(Commerce Department)在發現中興於一場有可能違反美國制裁的調查中進行了虛假陳述之後,稱將禁止中興購買美國生產的零件。

世界移動大會(MWC)上的華為產品。

該中國電子巨頭解僱了包括一名重要高管在內的五位美國員工,並開始削減在美的政治外展服務。

然而華為的遭遇也表明:美國政府在削弱中國於尖端行業對其他國家的影響力的時候,能夠採取的行動是何等之少。

在周二的全球分析師大會上,這家宣稱企業屬於員工而非中國政府的科技巨頭的高管強調了其在亞歐兩地的發展機會,同時也描述了進軍更為多樣化的領域為政府提供各種幫助的野心——不僅僅是無線運營商,還有工廠、政府和警方——並通過雲計算和人工智慧進行轉型。

「華為最大的挑戰不是如何給運營商提供更好的服務。」華為公司總裁王濤說道,「而是如何協同各個行業應對更大的挑戰。」

自2012年開始,華為在美國遇到的問題便日益增加,當時一份國會報告稱華為生產的設備可被用來監視美國人民並破壞美國通信網路。那一年,華為斥資120萬美元進行遊說,而去年的遊說支出則是60000美元。

威瑞森(Verizon)和美國電話電報公司(AT&T)等美國主要運營商也開始迴避與華為的合作。美國商務部和財務部曾因其可能違反美國對伊朗和朝鮮的制裁而傳喚華為。華為想要打造頂尖智能手機品牌的雄心——它已是位於三星和蘋果之後第三大手機品牌——也因今年AT&T放棄購買華為手機的交易而遇挫。而且,國會現正討論的法案將會阻止政府機構和承包商購買華為手機。

華為曾多次重申旗下產品不會威脅美國國家安全,公司也在遵守各經營地的法律。然而上周華為解僱員工的行為表明它並沒有成功消除四周環繞的政治疑雲。

華為外交事務副總裁普盧默曾在華為工作了近八年之久,也是華為美國政策小組非中國成員中最資深的成員。

他是否會被取代現在還尚不明確。華為在美國的政策業務則由相對來說進公司不久的張瑞俊指導,他之前在墨西哥和俄羅斯就職,接任這個職位已有9個月。

華為一位發言人稱:任何裁員行為都是為了優化公司資源配置,支持公司的「業務戰略和目標」。

他說:「員工規模和結構的任何變化都只是標準商業組織的反映。」

華為成立已有30年,去年創造了930億美元的收入——並不比谷歌的母公司Alphabet少多少,還高於其在電信設備領域兩個主要競爭對手芬蘭諾基亞(Nokia)和瑞典愛立信(Ericsson)的收入之和。

華為已經在有關下一代移動網路,或說是5G技術的研發上進行了大量的投資。

至少在最開始的時候,中國運營商在5G網路建設上快於美國。紐約New Street Research的分析師皮埃爾·法拉古(PierreFerragu)稱:但隨著美國、日本、韓國和歐洲5G技術的發展,諾基亞和愛立信都會迎頭趕上。

而且,華為的電信業務還會因其他國家對國家安全的考慮而受挫,尤其是美國的盟友。韓國頂尖無線網路供應商的總裁上個月告訴《韓國先驅報》(The Korea Herald)的記者:他們現在並不確定是否要使用華為的5G技術。

受聯邦通信委員會提議法案影響的華為美國客戶——農村地區的小型運營商——可能很快就要去尋找新的設備供應商。

服務於美國各通信公司、用戶不到100000人的產業集團農村無線協會(Rural Wireless Association)法律總顧問卡里·本尼特(CarriBennet)說:這些運營商都很愛用華為的設備。

「他們就是很喜歡。」她說,「它運行效果妙不可言,用戶服務非常驚艷。」並且價格也很誘人,她補充道。

該協會的成員還選舉了華為高管威廉·利維(William Levy)進入了董事會。

本尼特女士稱,相比於將某些製造商列入黑名單,美國政府還不如研發一個可以測試通信設備安全漏洞的系統。

「那些依賴華為服務的公司並沒有資金去徹底改造他們的網路,」她說,「公共安全、撥打911、寬頻——所有服務都瀕於癱瘓。」

編譯丨路會會

轉自丨NYT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技術地圖 的精彩文章:

阿西莫夫的「機器人三定律」過時了嗎?
技術治國運動的啟示

TAG:全球技術地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