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瞧瞧這裡青山江灘江堤滄桑歷程

瞧瞧這裡青山江灘江堤滄桑歷程

青山江灘江堤滄桑歷程

天氣預報

來自長江防汛抗旱總指揮部的消息,據預測,今年主汛期長江流域降雨較正常年份偏少,但上下游降雨分布不均,流域內出現旱澇並存的可能性極大。

根據氣象水文預測分析,主汛期(6-8月)長江流域降雨正常偏少,其中,長江上游降雨正常偏多,部分地區可能出現洪澇,長江中下游降雨偏少,部分地區可能出現伏旱,應警惕因降雨分布不均引發的區域性較嚴重洪澇災害或乾旱災害。目前,長江防總已派出汛前檢查組對流域內12個省(市)開展檢查。

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防汛抗旱辦公室主任陳敏:我們今年防汛檢查,派了7個工作組下去防汛檢查,對檢查中梳理出來的問題,督促他們在汛前要完成。

1

看看前世:

解放前的武青堤

古代青山一帶長江沿岸,人口尚不密集,兩岸分蓄洪水之地也多,雖洪水泛濫,但損失有限。後來,這一地區人口漸增,沙灘築堤圍墾活動漸多,也逐漸出現了江堤雛型。

武青堤:青山築堤較晚,到明代中期,民眾自發圍垸,御水墾殖。清咸豐二年(1852年),太平軍水陸進逼金陵,曾在青山江邊煤炭洲,天補洲(東興洲)之間,鋪築行軍路線堤,此乃武青堤前身。其堤身矮、堤形亂,不成規模,無法抵禦洪水。居民水漲即逃離,水退後重新進駐。督清總末湖廣張之洞,於1899年,在僅有堤形的基礎上統建堤防,用5萬3千兩。以地形之起伏而定堤身之高低,一般高一丈至一丈七尺,堤面寬二丈,推算堤頂標高在27.5米左右,但只能達到低標準的抗洪能力。取起止地名稱武青堤至今。

1931年8月19日,長江水位上漲,堤身潰口,青山蔣家墩一帶平地,由於江水倒灌,深達3米之高,成為澤31.7米,堤面寬8米,內外坡1:3。

解放後,武青堤從青山鎮(公里碑24+620)起至下新河(37+980)為止,青山區僅從青山鎮管轄到羅家港(31+880)全長7.26公里,堤頂高程外腳防浪台高程26~28米,內腳壓浸台高程25.3~27.0米,外坡有塊石護坡,內坡為草皮鋪築。

百年武青堤見證青山滄桑歷程

擁有100多年歷史的武青堤為長江一級干堤,自鐵機路到武豐閘

段全長9公里,上游與武昌區堤防相連,下游與武惠堤堤防相接,

現狀為土堤結構,灘地總面積150公頃。

2

看看今生:

解放後的武青堤

青山武青堤改造歷史

堤防建設,按1954年最高水位超高2米的標準,將原有堤防加高培厚,更新改造局部土堤,建成鋼筋砼防水牆。1998年,青山長江堤防,經受了特大洪水嚴竣考驗,全區人民平安渡汛。截止2000年,堤防建設累計投資2 550餘萬元,投入勞力10餘萬人次,完成土石料162.62萬立方米;護堤防洪植樹造林15萬餘株,綠化覆蓋率達95%。堤防建設和江灘開發利用相結合,形成集防洪抗災、綠化美化環境、市民休閑娛樂多功能於一體的江堤風景線。1993年10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視察青山堤防,盛讚該堤是「滅螺、治灘、建公園」多效應的樣板堤。新中國成立後,武青堤先後經歷了兩次加固,分別在上世紀50年代、80年代。8米寬的堤身在中間,1.3米寬的坡身在兩側,這一對稱的梯形結構,使得武青堤在武漢兩江四岸的一眾土堤間,模樣最「標緻」。

3

看看當下:

青山武青堤改造工程

武青堤江灘綜合改造工程作為武漢市打造「兩江四岸」濱水景觀的重點工程和推動青山濱江商務區建設的「引爆工程」,工程開工之初,一冶集團就以創水利工程「大禹獎」、工程建設「魯班獎」的標準進行施工。同時,集團還積極順應新時期建築施工行業的發展方向,大力推進綠色施工,對江堤原有的樹木、綠草植被和特色建築物等採取保護性施工措施,特別保留了施工區域內的800餘株武漢「市樹」水杉,改造後的江灘植被覆蓋率達到80%以上,通過展開綠色施工技術攻關和創新,打造出兼具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樣板工程。該工程也被認定為第四批全國建築業綠色施工示範工程。

GIF

GIF

青山江堤江灘獲世界C40城市獎項目

青山江灘是武漢市首個「江、灘、城」三位一體的生態江灘。青山江灘起於羅家港,止於武豐閘,長7.5公里,分為生態草溪景觀區、體育運動景觀區、都市時尚景觀區、工業遺迹景觀區、市民廣場景觀區、青山記憶景觀區等七大景觀區。一期工程位於羅家港至建設一路,全長約2公里,目前全部完工並對社會開放,二期工程位於建設一路至武豐閘,全長約5.5公里,計劃於2017年6底完工。

北京時間2017年12月6日,C40城市氣候領導聯盟第五屆城市頒獎儀式在美國芝加哥市舉行。《武漢市長江堤防江灘綜合整治工程——武青堤段》(青山江灘)獲「城市的未來」獎項,武漢為本次唯一獲獎的中國城市。

C40的全稱是「C40城市氣候領袖群」,致力於應對氣候變化,推動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和氣候風險。2017年C40城市獎共設置5個獎項,分別為「城市的能源」「城市的交通」「城市零廢棄物」「城市的行動」「城市的未來」,競爭者是來自全球92個城市的174個項目。5個獎項各有2個獲獎者,武漢市和美國華盛頓市共同獲得「城市的未來」獎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我見我書友會 的精彩文章:

TAG:我見我書友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