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網紅播放器海貝R6新增黑科技:MSEB讓你做自己的調音師

網紅播放器海貝R6新增黑科技:MSEB讓你做自己的調音師

作為最近一段時間播放器家族中的「網紅」,海貝R6想必很多人都十分熟悉了。弧形鋁合金和不鏽鋼機身帶來的十足分量感及良好的手感,優秀的做工和屏幕,看齊智能手機的配置(3GB內存+快充+雙頻Wi-Fi),流暢的操作,都是不少燒友津津樂道的地方。而在音質方面,R6清澈通透而又堅實不羸弱的聲底調校也很讓人信服。以至於這樣一款播放器里的水桶機,收割了很多人的腰包。

不過,儘管R6的音質表現得到了很多人的好評,但還是有人無感。其實對於一個播放器來說,取悅所有人幾乎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畢竟聽感這東西是眾口難調,就像法餐里頂級的鵝肝醬,吃不慣的人也是大有人在。但海貝似乎偏偏不信這個邪:在R6上的海貝音樂app升級到1.13之後,海貝悄悄為R6增加了一個新的功能:MSEB,試圖通過這個新的調音功能,繼續收割那些之前對R6的調音無感的用戶。

很多人可能會嗤之以鼻:不就是音效調節嘛!我覺得,這話大概只對了一半。對的這一半是,你確實可以把它理解成某種類似音效調節的功能。但對於這一點,其實你大可不必把它視為洪水猛獸。

傳統上,大多數發燒友認為音效是一種十惡不赦的東西,因為Hi-Fi的本質是追求「高保真」,還原真實的聲音。但你是否想過,你從唱片里聽到的真實,可能早已經經過了錄音師的加料?

在某次活動上,我曾經現場參觀過格萊美錄音大師Luca Bignardi的現場錄製以及簡單的後期處理過程:直接錄製不加任何後期的顯得很平淡,而Luca後期處理後的聲音就變得鮮活了許多。所以,你在唱片里聽到的所謂原汁原味,其實都是錄音師在棚里,在他們的調音台上處理過的。而這樣的調整,在錄音室里完成,和在播放器里完成,實際上並沒有什麼本質的不同。

所以,你所追求的「真實還原」,其實更準確地說,更像是忠實還原了唱片里的聲音,而並不一定是現場的聲音。理解了這一層,你對MSEB就會更容易接受。

那不對的那一半呢?傳統的音效無非就是EQ調節,提供幾個預設的模式(古典、流行、搖滾、爵士之類),或者是放開幾個固定的頻率點讓你自己增減。效果比較明顯,但基本上屬於局部調整,整體的聲底很難有本質性的改變。

MSEB則不同,它更是一種整體調音方向上的改變。比如聲底暖而暗/冷而清脆,瞬態快而硬/慢而彈,空氣感清脆/柔和,這樣的效果改變,幾乎很難通過傳統EQ調節來完成。在MSEB中,類似的調節共有10項之多,甚至還有調節高頻齒音和低頻齒音的選項。

效果如何呢?比起EQ調節,MSEB有一種整體而更微妙的感覺。效果也許沒有EQ調節那麼直觀,但是對於不同的曲風,調整得當,卻有四兩撥千斤的效果。

以我最常聽的海菲茲演奏的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協奏曲為例。第一項溫度調節,如果調到最左,聲音就會更偏向於ER4塑造的那種冷聲,線條更細膩,海菲茲的琴聲更飄逸;但若調至最右側,聲音聽起來就會更接近於QDC海王星(兩者同樣是單動鐵!),你會更加註意到樂隊的雄渾氣勢,尤其是低音弦樂部分。當然,沒有換耳機的效果那麼明顯,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滿足你的想像。

人聲也是如此,比如喜歡手嶌葵的燒友,甚至可以把高頻齒音調得重一些,人聲調得更靠後一些,她那種空靈氣聲的感覺會愈發強烈(就像Final F7200)。反之,而若你喜歡蔡琴,可以大膽地把「女毒」選項往右調,那種厚重的聲音會更加濃烈(就像QDC 1LE)。

MSEB的10大選項,提供了三種調節範圍:原始的設置是+/- 20的小範圍調節,覺得不過癮的話,可以更改為+/- 100的調節,效果會更明顯些。不過需要提醒一點,MSEB調節後大概需要1秒左右的時間才能起效,並不是所調即所得。

所以說,MSEB跟傳統的音效調節並不相同。它更注重於整體,而非局部的表現,這才更趨近於調音的本質。EQ調節不好的話,聲音會很扭曲,但MSEB調節卻相當自然,你會覺得它的聲底本來就是這樣的,就像是沒有調節一樣。這一點,我覺得才是難能可貴的。

一言以蔽之,R6上的這個MSEB,實現了一種需要更換耳機才能達到的效果。不但將調音的權力下放給聆聽者自己,而且也許還能為你省下買不同耳機的錢。這種感覺豈不美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發燒齋 的精彩文章:

充滿創新的三星S9/S9+,正在引領智能手機競爭的下半場

TAG:發燒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