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知溝理論」是什麼?

「知溝理論」是什麼?

哈嘍,大家好!又到每日不見不散的「輿論知識點」欄目

今天為大家來科普「知溝理論」

知溝理論

知溝理論,簡單來說就是信息富裕者和信息匱乏者兩級分化的問題。在信息富裕者和信息匱乏者之間有一個最為重要的特徵就是媒介素養,媒介素養決定了受眾主體對信息的取捨和利用水平,信息富裕者可能致力於信息的實用性,匱乏者則更可能致力於信息的娛樂性。因而大眾傳播越普及,傳達的信息越多,兩者之間的信息、知識和社會地位上的差距也就越大。

百科的定義:"知溝理論"(Knowledge Gap Theory)是關於大眾傳播與信息社會中的階層分化理論。1970年,美國傳播學家蒂奇諾等人在一系列實證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這樣一種理論,假說:"由於社會經濟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會經濟地位低者更快地獲得信息,因此,大眾媒介傳送的信息越多,這兩者之間的知識鴻溝也就越有擴大的趨勢"。這就是知溝理論的誕生。

這裡以微博的使用為例,首先微博的使用是有門檻的,有人會使用微博,有人不會使用,獲取信息的渠道就產生了差異,這在某種程度上拉開了低知識水平者和中高知識水平者的差距。然後同樣是利用微博,有人利用這個平台追星撕逼消遣娛樂,有人卻通過它獲取實用的知識提升自己的能力。時間越長,彼此的差距就越大,知溝的存在就不可避免了。

存在知溝,是因為經濟狀況的差異帶來更多其他方面的差異,影響了大家對信息的接收與處理:

首先是傳播技能差異。社會經濟狀況好者比差者因文化程度的差異而比後者在信息處理上具有優勢。

第二,先賦差異。社會經濟狀況好者基於所受的教育而比差者具備更多的知識文化儲備,因而對某些問題理解較快、較深刻。

第三,社會關係差異。社會經濟狀況好者比差者有更多的社會聯繫,因而有更多的機會探討相關問題。

第四,認知差異。社會經濟狀況差者可能找不到與他們的價值觀相符的信息,因而對公共事務之類的信息感到索然無味。

最後是大眾傳媒系統一定意義上就是為社會上層服務的,因此社會經濟地位較低者往往被邊緣化。

今天的「知溝理論」對您是否有所啟發?你還想了解什麼專有名詞,歡迎評論區留言~

— [ THE END ] —

歡迎添加清博小清微信:qingbozhishu001,備註「自媒體,拉群」,便可進群。歡迎加入清博自媒體交流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媒體指數 的精彩文章:

「首因效應」是什麼?
華為:欲助「中華有為」,必先「有所不為」

TAG:新媒體指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