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動物宇航員——那些探索宇宙的「先驅們」

動物宇航員——那些探索宇宙的「先驅們」

GIF

1957年10月4日,蘇聯(今天的俄羅斯)成功發射了世界上第一顆人造衛星——「斯普特尼克」1號。從此,人類進入了探索外太空的新時代。從加加林第一個進入太空,到阿姆斯特朗第一個登上月球,人類探索宇宙的步伐不斷前進,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蹟。

但很多人都不知道,在人類真正進入太空之前,有許多動物宇航員先人類一步,成為了探索宇宙的首批地球成員。

流浪狗傳奇

在成功發射「斯普特尼克」1號一個月之後,也就是1957年11月3日,為了給後面的載人航天做實驗,蘇聯又發射了「斯普特尼克」2號,上面載有一隻名叫「萊卡」的小狗,它因此成為了第一隻進入繞地軌道的哺乳動物。

小狗萊卡

萊卡並不是真正的試驗狗,而是一隻來自俄羅斯街頭、只有兩歲的流浪母狗。當時的蘇聯科學家認為,能在零下二十攝氏度的莫斯科流浪的小狗,比一般家養犬的生存和適應能力更強,因此更有資格成為航天犬。

然而,在發射「斯普特尼克」2號之前,上級把「斯普特尼克」2號的工期壓得很緊。科學家們只能將太空艙做成單程的,裡面只配備有基本的生存設備。對萊卡來說,這就是一張死亡單程票。

最終,「斯普特尼克」2號升空後,由於溫控設備失靈,艙內溫度過高,萊卡死於驚嚇和中暑衰竭。隨後,衛星繼續繞著地球轉了兩個多月,直到1958年蘇聯才把太空艙收回。

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直到1961年加加林飛向太空之前,蘇聯又陸續將50多隻狗送入太空,有的成功返回,有的則光榮犧牲。它們短暫的太空旅程證明,哺乳動物能夠承受火箭發射後一定的嚴酷環境,這為後來的載人飛行奠定了重要的基礎。

紀念萊卡的郵票

萊卡後來成為了最著名的太空動物,人們將它的頭像印在郵票上,在蘇聯各地為它建立紀念碑,甚至為它寫歌、寫書、拍紀錄片,以此來紀念它。

出師未捷身先死

與蘇聯人愛把狗送上太空不同,美國科學家更熱衷於讓獼猴成為「太空先鋒」。早在1948年6月11日,美國的「V-2遠程火箭」發射升空,上面搭載了一隻叫「艾伯特一世」的獼猴。但不幸的是,「艾伯特一世」在飛行中途就死於窒息。

接著,另一隻獼猴「艾伯特二世」在1949年被成功地送入了距離地球134千米的高空,成為了第一隻進入太空的哺乳動物。但在返回途中,火箭與地面相撞,它不幸遇難。在此之後,科學家又先後將「艾伯特三世」、「艾伯特四世」兩隻猴子送入太空,但它們都在火箭發射過程中先後遇難。

艾伯特二世

直到1959年5月28日,獼猴「艾布爾」和松鼠猴「貝克爾」搭乘「朱比特」號火箭飛到了距地球480千米的太空中,並安全返回地球,美國才第一次有了能活著返回地球的太空動物。

黑猩猩哈姆

1961年1月31日,美國又將一隻黑猩猩「哈姆」送入太空,並成功返回。哈姆來自西非,十分聰明。在進入太空前,人們對它進行了250多個小時的訓練,學習看到儀錶盤上閃藍光時扳動拉杆。在太空艙從太空返回時,心理素質過硬的哈姆鎮定自若,順利地扳動了拉杆,讓太空艙成功降落在了大西洋里,安全返回地球。

安全返回地球的哈姆拿著自己上了頭版的報紙

當救護人員打開艙門時,哈姆若無其事地走出了座艙,拿過慰勞它的一個大蘋果吃了起來。雖然它有些疲勞和脫水,但是身體狀況總體良好。哈姆在動物園中度過了餘生,1983年安然離世。

動物宇航員不好當

除了哈姆等少數活著返回地球的動物之外,大多數早期太空動物的命運都是非常悲慘的。從大量失敗的教訓中,俄羅斯、美國、中國紛紛總結出了自己的經驗,以防之後動物宇航員的無辜犧牲。

中國在二十世紀60年代初就開始著手動物試飛實驗。我們和蘇聯一樣,選擇了小狗。上天的小狗,要經過嚴格的遴選。除了身體健康、反應靈敏、性格溫和、善解人意之外,體重必須控制在6千克左右。

小豹和珊珊

當時,從30多隻小狗中,選定了小公狗「小豹」和小母狗「珊珊」。1966年7月15日和7月28日,小豹與姍姍分別乘坐兩艘生物實驗火箭「T-7AS2」,和數只小白鼠一起,從安徽省廣德縣誓節603航天基地飛上了離地面100多千米的高空,最終安全回到地面。

在上天前,「小豹」和「珊珊」經歷了嚴格的訓練。它們要走「獨木橋」,鍛煉平衡能力;被捆綁在木板上不斷翻轉,增強抗眩暈的本領;捆在震動器上,預先溫習火箭發射時的強烈震動;裝進小鐵箱,用離心機高速旋轉……

正是這些訓練讓兩隻小狗有了足夠的心理準備,之後的試飛才取得了圓滿成功。

太空試驗花樣多

現在,太空動物已經不僅僅是充當人類的先行軍,而是作為探索世界的目的,被人們帶上太空。

幾十年來,有數不清的動物紛紛進入了太空,其中包括狗、貓、猴子、烏龜,甚至蜘蛛、青蛙和蠕蟲。藉助這些動物,人們研究了一些有可能會對人類產生影響的問題。比如宇宙射線對生物的影響、動物在失重狀態下的生育模式,以及它們的生活習性是否會有所改變等。

法國的太空貓

人們發現,魚類和蝌蚪會在太空中轉圈游泳,因為它們無法在微重力環境下自我導航。根據NASA(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數據,幼兒猩猩在太空中的日子不好過,因為它們無法像在地球上那樣擠做一團取暖,而且它們也很難找准猩猩媽媽的乳頭吸奶。

1997年飛入太空的豹蟾魚

1973年,美國將一對蜘蛛送上近地軌道。兩隻蜘蛛很久後才適應了失重的狀態,並最終織出了網,只不過蜘蛛網的薄厚不一,完全不像地球上蜘蛛網的均勻厚度。最後,這兩隻蜘蛛未能活著回到地球,均死於嚴重脫水。

2006年,科學家將4000隻線蟲放上了國際空間站,觀察微重力如何影響它們柔軟的身體。事實證明,這些軟體動物對微重力適應很好:線蟲卵在太空中順利長大變成成年線蟲,而這些線蟲又在太空繁衍了後代。在整個實驗過程中,這批線蟲繁衍了12代。

與人類相比,小型太空動物的生命力似乎更強一些。2003年2月1日,「哥倫比亞號」太空梭發生事故,機上7名宇航員全部罹難。然而,這架太空梭所攜帶的蠶、大木林蛛、木蜂、螞蟻和線蟲卻被發現還活著。

後記

從萊卡狗到黑猩猩哈姆,從小豹、珊珊到各種太空試驗動物,人類探索太空的腳步從未停歇。正是這些成千上萬隻動物的犧牲,才讓人類以最小的代價進入了太空,才換來了今天人類技術的發展和飛躍。我們不應該忘記這些對人類航天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的「太空異客」,它們才是真正的太空先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科星科普 的精彩文章:

TAG:中科星科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