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終身未娶的林逋,用這首《長相思 揭示了自己並非真的與愛情無緣

終身未娶的林逋,用這首《長相思 揭示了自己並非真的與愛情無緣

「眾芳搖落獨暄妍,佔盡丰情向小園。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樽」。喜歡宋詞的朋友們,對這首詞應該不會陌生。沒錯,這就是被譽為「梅妻鶴子」的北宋初年的著名隱士的林逋,所作的著名的《山園小梅》。林逋獨居於西湖邊的孤山,二十年不入城市,種梅養鶴,風格清奇,終身未娶。該詩中「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前一陣子曾經為訪華的英國女首相當翻譯的當紅女藝人江疏影名字中的「疏影」二字,即是其舅舅據此句而取)

寫出了他孤高自許的情懷,倍受世人稱道。那麼,是否這位清心寡欲,幾乎不食人間煙火的高士,就一定與愛情無緣了呢?請讀完林隱士的另一首《長相思》——

「吳山青,越山青,兩岸青山相送迎,誰知離別情?

君淚盈,妾淚盈,羅帶同心結未成,江頭潮已平。」

依然是上闋寫景,下闋寫人。以物喻人,以景襯人。千百年來,青翠的吳山和越山就一直聳立在錢塘江的北岸和南岸,對江上來往的行舟迎親送往,對人間的聚散離合可謂是司空見慣,可是這兩座橫亘於水邊的山哪!誰又能懂得這對戀人可能是永久分別時的離緒呢?恰恰是這種無人能懂的離別的痛苦,卻落到了一對「同心結未成」(古代民間男女定情,常用香羅帶打成心狀結,送給對方作為信物,表示雙方同心,永遠相愛,但這對男女分手在際卻「結未成」,暗喻未能定下終身)的戀人身上。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饒是心心相印,卻終難成眷屬。面對馬上就要到來的生離死別,一對戀人只好各自帶著滿腹愁腸,在江邊盈淚而別。那是怎樣的一種心痛?!是千言萬語卻欲說還休?是執手不得而無語凝噎?是含淚欲滴卻強顏歡笑?……

為什麼你的眼裡飽含淚水?只因彼此愛得深沉。

一眼萬年。「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此地一別,何年再見?面對一轉身就是一輩子的離痛,面對即將啟航的船兒,既無法相擁而別,又不能執手相看,只好用盈淚的雙眸將對方牢牢地刻在心底,不只是刻這一路,不只是一程山,不只是一程水,而是永遠永遠——一輩子。不!是三生三世!

林逋的這首《長相思》是他留存下來的僅有的三首詞之中的一首。這首反覆詠嘆、情深韻美、採用復沓形式的詞,產生了一唱三嘆的藝術效果,顯示出了女主人公(從寫的「君」在前而「妾」在後即可探知)的柔情似水和一往情深,道出了青年女子對即將到來的離別的千般不舍和萬般苦痛。

縱然是終身未娶,卻難說他從無所愛;縱然是一世隱居,誰能說他不解風情?若說沒有愛過,又怎能如此用情?若說沒有愛過,何以成其此作?所以,誰又敢說林逋不是因為嘗過愛情的美好,卻又不得不與摯愛的人分離,才轉而立下終身不娶的誓言並踐其一生的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江畔半山亭 的精彩文章:

TAG:江畔半山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