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號稱三千里的元朝大運河連通南北,從江南輸送各種物資至大都

號稱三千里的元朝大運河連通南北,從江南輸送各種物資至大都

它穿越了五條東西走向的大河——錢塘江、長江、淮河、黃河和海河。這令中國南北運輸免受海洋運輸帶來的風險。從此,由元,到明,再到清,大運河一直承載中華帝國之經濟命脈之職能。不過,它,也人為地割裂了中國人民奔向海洋的夢想!看著大運河沿岸一個個繁榮而充滿活力的城市,諸如杭州、蘇州、無錫、常州、鎮江、揚州、淮安、濟寧……等等,再看看中國那漫長而荒蕪的海岸線——為什麼?中國那些美麗而繁榮的城市不是出現在中國的海岸線上!元、明、清,不到英軍用大炮轟擊中國國門,中國還真就那麼幾個可憐巴巴的所謂港口!

數來數去,就泉州、福州、廣州,再加一個寧波罷了!中國沿海怎麼啦?大元帝國,不是還有海洋運輸嗎?中國的所謂宗教,並沒有什麼具體的儀式,也沒有具體的教義流傳下來。也許是歷代政府的刻意行為所致。就拿道教來說,張真人(朱元璋將「天師」改為「真人」)及其後代繼任者,除了燒符、祈雨之外,實際並無其他事情可做。其他的就可想而知了。

朱元璋加入濠州的紅巾軍,這支軍隊是紅巾軍隊伍,也是明教(又叫摩尼教、白蓮教)。根據現存的資料顯示,除了「吃菜事魔」之外,其他教義則很少提及。日後朱元璋稱明教、紅巾軍為「妖」,表明他認清了這些宗教的「危害性」,堅決與之決裂。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現行參閱吳晗大師的作品《明教與大明帝國》。《大明帝國史》會詳細描述紅巾軍之末日——朱元璋援救安豐(力圖撰寫農民起義的悲歌,敬請留意)。

要說朱元璋是明教徒,白蓮教徒,或者什麼教徒,目前的資料尚不足以證明這個論題。嚴格來說,朱元璋是個宗教觀念不強的金陵軍閥。他沒有完全徹底地落實明教徒的教義,也沒有盡明教徒的義務。他利用了紅巾軍(濠州兵團、巢湖兵團及武昌兵團)的徒眾,奪取天下。同時,他在浙東文豪、傳統儒家大師的影響下,最終與紅巾軍及其信奉的宗教分道揚鑣,但卻使用「明」作為國號。也許,在以往的史家眼中,他朱元璋是個叛徒。但是,飛翔則認為,他的選擇就是歷史的選擇。試問:中國上下五千年,哪家宗教奪取了天下? 

洪武元年(1368年)七月十一日。大明帝國大將軍徐達率領大軍到達臨清(今河北臨清),傳召山東野戰軍東昌兵團及樂安兵團前來會師。二兵團即日抵達。次日,徐達命令前鋒驍將傅友德領步、騎兵從陸路出發;令都督副使顧時疏通由臨清到通州的運河河道,修建水閘。徐達之用意十分明顯:大明軍隊水路並進,直取燕京!這條由臨清至通州之運河合稱南北運河。元末時,由於山東、河南兵火連年,黃河泛濫改道,這裡的運河幾近淤塞,無法承載大宗運輸。

早在十四世紀初其,元政府就明令此河段每艘船載貨量不得超過150料(料,元末一料大約就是今天的150斤,150料,就是4500斤左右,即兩噸半)。可見其運輸量何其低下!也就是說,這裡的水深也就兩三米左右。徐達命令顧時疏通河道,又修建水閘,就是葯恢復通航能力,提高水位,增加運輸量!朱元璋,及其部將,在恢復中華河山之徵戰時,就已經關注並重用這麼一條運河。之後,水利專家宋禮(工部尚書)徹底解決了山東河段的重重困難,大明帝國將會重啟大運河全段之繁榮興盛!

而在元世祖忽必烈心中,當然首選海道運輸。元之海道運輸,起於擁兵滅宋之統帥伯顏招降的朱清、張瑄海盜集團。他們受命運送糧食四萬石北上大沽(今屬天津)。這個數字不斷攀升,當運糧書目增至五十餘萬石時,朱、張二人得到政府的回報難以計數,他們又藉機大發其財。二人遂成中國南方最富裕和最顯要的人物。這,直接引發高層的嫉恨,而最終用「叛逆」罪名處死了他倆。——你以為朱元璋陷害沈萬三隻是個案而沒有雷同?其後繼者,繼續努力,海道運輸最高峰時,每年從江南運輸的糧食去到三百五十萬石!這是什麼數字?要對比。至正十九年,即1359年,朱元璋坐鎮婺州——寧越府之時,大元帝國千方百計,好不容易才得到張士誠和方國珍的配合(張士誠出糧,方國珍出船),運輸糧食十一萬石到京城大都!——昔日之繁華,竟成如此!

這,還不是最差的。最差的是:張士誠一粒米都不給元朝中央政府!所以,元朝的滅亡,一定程度上,在於它過於仰賴江南的富裕而不發展北方的農業生產!沒有糧食,打什麼仗!不過,在和平年代,蒙古貴族看不到將來。他們面對茫茫草原與大漠,勇於冒險創新,然而,當他們跨越重洋,遠征日本、爪哇受挫後,海洋之惡風駭浪,終於令鐵騎軍望而生畏!故此,只好依賴熟悉海洋運輸的南方船民,哪怕他們是海盜!當朱清和張瑄破產後,海運成本也逐年升高——因為朱、張二人的發家史吸引著後繼者。而且,洋流、海浪、颱風等自然因素及貪污、剋扣、假冒之類事件不斷出現,最終令忽必烈對海運失去興趣和信心。他,轉而投向內陸河運。恰好,山東水利專家馬之貞倡言開挖山東段運河。忽必烈首肯,丞相桑哥親自主持,耗時半年,耗費人力250餘萬,終於挖通山東運河——會通河。而郭守敬,又開挖了通惠河。於是乎,一條號稱三千餘里的元朝大運河連通南北,猶如一條巨大的動脈,源源不斷,從江南輸送各種物資至北方大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元朝 的精彩文章:

元朝戰勝南宋是偶然還是必然?
蒙古人建立的這個汗國比元朝長壽了一百多年

TAG:元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