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小小「王不留行籽」,功效多多促健康——神奇的耳穴療法!

小小「王不留行籽」,功效多多促健康——神奇的耳穴療法!

耳穴療法得名於耳廓,

耳廓是耳朵外部輪廓的解剖學名稱。

耳穴療法是通過耳廓上

特定的區或點

(中醫上稱之為穴位),

來診斷並治療人體疾病。

耳穴

***

耳穴療法是世界公認

一種可以有效治療

多種病症的寶貴方法

普遍用於臨床各科

你知道嗎?人體的五臟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七竅,在耳廓上都有對應部位

面頰——耳垂;

上肢——耳周;

軀幹——耳輪體部;

下肢——耳輪上,下腳;

腹腔——耳甲艇;

胸腔——耳甲腔;

消化道——耳輪腳周圍等。

當肢體或內髒髮生疾病時,耳廓上會呈現出病理反應,如變色、變形、脫屑、丘疹、血管充盈、局部皮膚電阻降低等等,通過適當方法對陽性反應點進行刺激,可治療疾病。

康復患者如何取穴:

中風後患者肢體活動不利,耳穴取穴:皮質下、神門、肩、 腕、 膝、 肝、 腎、 肘、 髖、 踝。

腦卒中患者如若患者出現失眠,焦慮等癥狀,常常選取神門、心、 肝、 腎、 脾、 皮質下、 交感等相關穴位進行貼壓治療,可起到鎮靜安神、行氣活血、補益肝腎的作用。

便秘患者可選取:大腸、三焦、脾、腹、皮質下,配穴肺、便秘點,進行治療,調節胃腸功能,順氣導滯。

中風後伴有抑鬱的患者可選取神門、腦幹、心、肝、腎等耳穴進行貼壓治療。

中風的患者常常伴有多種慢性疾病,耳穴貼壓還有協助藥物治療高血壓病的作用,常用穴位有降壓溝、神門、肝、心、腎、交感、皮質下、降壓點、內分泌等,辯證取穴,可降壓鎮靜,通調臟腑。

尋找留置的穴位及正確操作,需在專業醫師指導下方可進行

耳穴的操作方法:

根據患者病症辯證取穴,操作時患者端坐或者平卧, 耳廓常規消毒後休息片之刻, 再進行耳廓視診, 選准耳廓的穴位即陽性反應點將王不留行籽貼於耳穴上,每次揉壓 1 ~ 3min, 每天揉壓 5 ~ 7 次, 睡前 20min再次揉壓。每日或隔日換貼,10次為1個療程, 兩耳交替使用,可促進患者肢體功能恢復。

消毒

GIF

選准穴位

GIF

揉壓

GIF

中醫耳穴貼壓法對康復患者的康復有促進作用,方法簡便易行,實用性強,值得臨床推廣,與針灸、中藥等中醫療法綜合應用療效更佳。

現我院神經康復病區、骨與關節康復病區、心肺康復病區都在使用耳穴貼壓法對康復患者進行對症治療,歡迎廣大患者前來諮詢和診療。

關注

責任編輯:許潔

文字編輯:聶志娟

圖片編輯:許潔

感謝關注

歡迎分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崑山康復 的精彩文章:

信任與承擔 激勵我們做一位溫暖的醫者

TAG:崑山康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