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駭客帝國、矩陣和母體——你會進入「快樂箱」嗎?

駭客帝國、矩陣和母體——你會進入「快樂箱」嗎?

近日的演講中,有一個學生給大家出了一個開腦洞的有趣話題:如果可以選擇,你會樂意進入「快樂箱」嗎?

什麼是「快樂箱」呢?這其實是一個大開腦洞的哲學問題:

假如科學家發明了一台機器,它是一個有著若干電極和一個生命維持系統的箱子----名叫快樂箱。

只要你進入了這個箱子,就會體驗到一種特別快樂的感覺,而且這種感覺會一直持續下去,箱子會產生足夠多的變化來保持你的新鮮感。現在我們邀請你進去試試。只要你願意這麼做,你可以隨時決定出不出來;我們需要告訴你的是:以前所有進去的人,還沒有誰願意出來過。

人一旦進入箱子超過十個小時,我們會接通生命維持系統,這個人就會在裡面耗完一生。現在輪到你做決定了,你願意跨進快樂箱嗎?為什麼?

那是一種理論上可行的設計。因為,學過生物學的人都會知道,我們所謂的快樂體驗,其實就是我們大腦分泌出來的多巴胺。因此,在理論上,我們並不需要事事如意功成名就,只需要刺激大腦的相應區域,我們就能產生與享有成功、挑戰極限和擁有愛情相似的快樂體驗。所以,理論上是可以提供一個讓人「心想事成」的快樂盒子,在這個盒子里你不需要付出努力就可以體驗成功的快樂,不需要減肥健身就能擁有萬眾矚目的姣好容貌,不需要面對危險就可以體驗挑戰極限的驚險刺激。。。。。

你所要做的只是把你的大腦和一個電極連接在一起,快樂盒子的唯一副作用就是你一旦進入其中,就會「樂不思蜀」,以至於最終產生身理上的依賴而無法回到現實世界。

如果真有這樣一個「快樂箱」存在,你樂意進入嗎?

學生甲:我不會進入這樣的盒子,因為這種盒子給我的所有快樂都是虛假的。在現實生活中,我什麼事情也沒有做,什麼成就也沒有取得,只是自欺欺人地讓自己感覺到自己成功了,這是一個沒有意義的事情。我不想我的人生就沉溺在這樣的無意義的夢境中,在歷史的時空中什麼也沒有留下,只是留下了一個渾渾噩噩的生物體分泌的一堆叫做多巴胺的化學物質而已。

學生乙:如果我們都能接受生命的到來和離去,就是一個匆匆過客的旅程。我們來的時候一絲不掛,我們走的時候「不帶走一片雲彩」,那麼,我們又何必那麼執著於所謂的意義呢?我們努力學習、努力工作、甚至努力談戀愛、努力成家立業到底是為了什麼呢?當然是為了各種各樣的快樂:獲得知識的快樂、取得成功的快樂、報答父母的快樂、生活無憂的快樂、找到真愛的快樂、安享天倫的快樂。。。。。。可是,現在如果有一個箱子能夠量身定製的給我所有的「快樂」,我為什麼不進去呢?我當然選擇進入盒子。因為快樂才是人生命存在的真正意義所在,沒有快樂的人生是毫無意義的。

學生丙:我不知道你們在思考這個問題的時候有沒有注意到一個前提:那就是,這個過程是不可逆的。也就是一旦你進入「快樂箱」並且不願意出來以後,時間超過了十個小時,就會被迫接入生命維護系統,也就意味著你再也出不來了。

也許,你要說,出不來就出不來吧,反正我所追求的是快樂。但是,請別忘了,你也許快樂了,那你身邊的人呢?你的父母,你的朋友呢?你像一個植物人一樣成天呆在一個箱子里,無法回應父母、朋友的呼喚,你想過他們會多麼痛苦嗎?這不是要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親人的痛苦的基礎上嗎?這不是一個非常殘酷的事嗎?

反正,為了我的親人,我是決不會進入這樣的「快樂箱」的。

教師指導:

這是一個很好玩的開腦洞的問題。「腦洞題」的樂趣在於,讓我們可以和現實生活有一定的脫離感,從一個更加純粹,更加思辨,也更加科學理性的角度,來思考我們的生活。

這讓我想起了科幻題材的文學作品,本人是一個科幻小說迷,我是一個文科生,之所以喜歡科幻倒並非因為小說或電影中炫酷的科技和聲效,而是因為科幻題材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更加深刻地看清我們自己,看清我們的社會問題的全新視角。你們今天所討論的問題,讓我想起了幾年前特別轟動的好萊塢科幻大片《駭客帝國》。

在矩陣中生活的網路駭客尼奧無意中發現了他所生存的世界其實是一個由電腦操控人類的「飼養場」。有一個叫做「母體」的電腦網路存在,每一個人都是通過一些管子和「母體」連接的被飼養在營養液中的個體。他們以為他們在工作、在生活、在戀愛在生老病死,其實都只是「母體」通過管子在我們腦海中產生的幻覺而已。他們都是生活在「母體」為他們編製的程序之中的傀儡。

機緣巧合,尼奧遇到了一個抵抗「母體」追求自由的駭客組織,他們給了尼奧一個選擇的機會。抵抗組織的領導人給了尼奧兩個藥丸,如果服下藍色藥丸,尼奧將回到他原來的那個由「母體」編製的矩陣世界中,在那裡雖然是虛幻的,但他依然可以享受美食、享受各種各樣的舒適和快樂。如果服下紅色藥丸,他就會進入真實的世界,他會看到人們只是連接在機器上的可憐個體,他們的食物是有營養但完全沒有味道的泥狀物,他們還要像過街老鼠一樣躲避著「母體」無所不在的追殺。

如果你是尼奧,你會選擇哪一個藥丸呢?

怎麼樣,十幾年前的好萊塢電影所探討的問題,和我們今天討論的「快樂箱」是不是有著異曲同工的妙處。

那麼,這兩個相似的「腦洞題」到底觸發了我們心底怎樣的思考呢?它們到底照見了我們現實中的什麼問題呢?

我們漢語中有一個成語叫做「自由自在」,這是人們嚮往的一種境界。但是,你是否仔細思考過,自由狀態和自在狀態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狀態。

「快樂箱」里的生活狀態,或者說與「母體」連接的矩陣世界,就是我們所說的「自在狀態」,在這種狀態中你無憂無慮、你滿足愜意,但是你被拘禁在一個 你自己意識不到的牢籠中。「快樂箱」外的生活狀態,或者《駭客帝國》電影中所描述的尼奧等抵抗組織的生活狀態,就是我們所說的「自由狀態」。在這種狀態中,你可能缺衣少食,甚至都沒有安全感,而且你會常常無比焦慮,因為你已經清醒的認識到了那個牢籠的存在。

我們的現實生活不正是這樣嗎?

當你無憂無慮、快樂自足的時候,難道不是你沉溺於什麼而不自知的時候嗎?當你憂心忡忡、上下求索的時候,難道不正是你突破某種約束正在經歷人生瓶頸的時候嗎?

回到我們的學習生活中,如果你開始對學習感覺到焦慮,感覺到迷茫,那是不是就意味著,你像尼奧一樣選擇了紅色的藥丸,開始了認知和學習的一個新的升級呢?

所以,學習焦慮也罷,教育焦慮也罷,那會不會是另一個新旅程的開始呢?

快樂固然是我們所珍愛的感受,但是,我們是不是其實應該向痛苦和焦慮說聲謝謝。因為它們,我們才開始擁有真正的自由呢?

知識點:「腦洞題」的樂趣在於,讓我們可以和現實生活有一定的脫離感,從一個更加純粹,更加思辨,也更加科學理性的角度,來思考我們的生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徐老師談寫作 的精彩文章:

《三體》、腦洞及其他:你是如何看待「費米悖論」的?

TAG:徐老師談寫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