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勞動力拐點來臨:未來80%的崗位都是打零工

勞動力拐點來臨:未來80%的崗位都是打零工

輕量級的組織(Lean Company)和靈活的工作已經成為了不可逆的趨勢,很可惜的是無數的企業和年輕人沉淪在工業化思維的慣性中不可自拔。經緯投資的張穎曾經分享過在他投資的400多家企業中經緯做了研究,發現輕量級公司幾乎活不下去,只有把公司做重才有生存的機會。

張穎的這個論調實際上具有極大的誤導性,從VC投資角度,如果想投資出獨角獸,自然要做重。但對於大多數的中小創業者,在這個時代,做輕才是唯一的生存和賺錢之道。

說兩個小故事,第一個故事實際上發生在十幾年前,我當時在蘇州辦英語培訓學校!有一個英語培訓的同行讓我很驚訝,這是一對夫妻。他們只做暑假班兩個月的生意,其他的時間他們就度假,養孩子,後來實在覺得閑得慌,又開了一個常年的影視表演培訓班。

和我這樣租著500平方米,有個七間教室的正規英語培訓中心相比,他們真的太不正規了。他們不做成人,他們只做兒童,道理很簡單。暑假的兩個月賺的錢是一年的80%,他們做暑假培訓做了十年,跟每個中學的校長關係都很好,所以每年暑假都是招不完的學生。曾經一個暑假,這對夫妻帶著幾個助理招了3000個學生。

用今天的話來說,他們敏銳的發現了80%的利潤來自於20%的生意,於是他們就乾脆只做這20%的生意,然後把成本最低化之後,所有的資源都進行外包,比如老師來自各個蘇州的名校,按時間付費。所有的工作人員都是暑假臨時聘用的大學生,一年也就開兩個月的工資而已!

第二個故事是靈哥公司以前的實習生去英國留學。對她留學這件事情我一直是持反對意見,因為她寫的一手公眾號的好文章。她大二的時候,我就給她500元一篇,後來漲到1000。但是她後來就放棄了,她情願去跟她專業對口的房地產諮詢公司拿八千塊的月薪,然後家裡面又花了幾十萬送她到英國留學。

我常常跟她講,如果她留在國內,隨便幫人家寫寫公眾號,一個月也至少三四萬。可是現在她連2000英鎊的英國的工作都找不到,如果就這樣回國,又不甘心。即便回到原單位,薪水也不過一萬人民幣,過著朝九晚九的苦逼帝都小白領的日子。

我知道這不怪她,大學教育是按照工業化年代的方式批量生產合格的白領,就好像流水線一樣。到了後工業化時代,大學教育的流水線已經老早不合時宜,人的觀念因此也是滯後的。越是性格保守,不願冒險的人,觀念越難以改變。

但事實上,後工業化時代靈活用工才是求職者應該關注的趨勢。說的赤裸裸一些,求職者只有具有同時處理多項不同任務的能力,並同時能給多個不同的企業/組織提供價值,才能賺到超過在企業打工平均工資的錢。你可以同時是網紅,是服裝設計師,是微商,是模特,是作家,是健身教練。

靈活用工是後工業化時代的特徵,靈哥曾經訪問過瑞士,接待我們的瑞士新聞機構Swissinfo的美女工作人員只在SwissInfo一周工作三天,另外的兩天則在另外一家企業做公關經理。靈活用工在中國方興未艾,未來80%的就業市場將由靈活用工組成,一輩子只做一個行業離我們漸行漸遠。

什麼是靈活用工?

在4月11月,靈哥被邀請參加中國領先的靈活用工服務平台斗米的品牌升級會上。在升級會上CEO趙世勇對於靈活用工下了定義。他認為除了標準的勞動合同之外的用工方式,其實都叫靈活用工。包括勞務關係、外包關係、兼職,或者根本就沒有勞動關係,比如說眾包、分包,如滴滴打車的司機等等。在2016年的時候七個部委發布了網約車合法化的規定,等於說承認了非勞動關係的存在。

很多專家學者會把2017年作為一個非勞動關係正式合法化的元年!但更本質的變化是今天我們是進入了一個人力資本共享的平台。如果斗米這樣的平台上午把A員工派到A餐廳,下午的時候把他派到B餐廳,其實餐廳並不擁有這個員工,但餐廳在共享人才。

這就好像是雲計算一樣,想用的時候從雲裡面拿資源,不想用的話就釋放回去資源池。而對於企業來說,靈活用工的出現可以讓企業專註在產生80%利潤的客戶或者核心競爭力上。比如做早餐的可以只做早餐,做夜宵的可以只做夜宵,橫向適度擴展運營規模。

靈活用工出現的背景

1. 服務業的快速增長

斗米CEO趙世勇給出的數據,2015年斗米剛從58同城分拆出來的時候,那時候的數據,中國服務業的GDP是40%出頭,到了2017年Q3的時候,我們看到中國的服務業GDP佔比已經是52.8%了,兩三年的時間絕對值就增長了10%多。

靈哥認為每個行業里從業人員和他的GDP佔比基本上是同步的一個狀態,所以中國現在整個的勞動力分布,應該講有接近45%都在服務業裡面。我們跟日本相比,日本70%多的GDP是服務業,而美國則高達83%。所以服務業增長帶來了大量的靈活用工需求。

2. 老齡化帶來的勞動力減少

我們的近鄰日本是在20年前勞動力達到高峰之後每年下降,而中國2012年到2017年,勞動力下降了2500萬,其中2017一年就下降了580萬的勞動力。

趙世勇提到勞動供給中有一個概念叫求人倍率,求人倍率是企業勞動力對招聘崗位的需求數比上勞動力的求職人數,這個值如果越大,說明企業越難招人,日本的數是1.7,中國去年是1.1,這說明勞動力市場已經明顯呈現出供不應求的狀態。而基層員工,它的求人倍率已經到了1.2到1.3,也就是開始嚴重供不應求。

招人難意味著勞動力選擇多,不怕找不到工作。

在斗米品牌升級會會後,靈哥和斗米CEO趙世勇的對話中,他說現在只要你願意做事,工作不難找。難找的是所謂「理想」的工作。我開玩笑說,理想的工作應該是錢多人少責任輕公司有前景加股票期權分紅每年春秋遊。

實際的情況就是這樣,年輕人對工作不滿意,他就會選擇跳槽,或者創業,或者微商,如果新的選擇不盡如意,她還是可以隨時回來找到一份基層的工作。這就是目前中國勞動力的現狀。這其中主要的原因是勞動力供給已經不夠了。

3. 觀念的變化

年輕人的就業觀發生變化,他不希望過早把自己完全綁死在一個企業裡面,他希望能做各種的嘗試,他辭職的門檻非常低,隨便一個念頭就辭職了,他希望自己的時間更自由,能夠有生活,生活的還要有態度等等。

這種觀念變化推動斗米這樣的人力資源平台提供更靈活的崗位。如求職者這周想工作了,或者你這周每天想工作4個小時、6個小時,你可以自己在類似斗米的平台上去選你想要的工作,你自己來定義自己的工作。也可以跨行業,比如幹了一段時間的服務員覺得不爽,你可能想做快遞員或者美團騎手,同樣可以用這種靈活用工的方式來自由調配,這個方式對企業來講有什麼好處?這些員工其實並不是跟他直屬的員工,所以很多額外成本是不用付出的。

甚至於這個企業願意給更高的時薪。個人按小時算的話能掙更多的錢,企業的成本並沒有增加。這樣就是雙贏!企業減少了管理成本,領導人可以有更輕的組織結構,個人省了時間可以把時間學習新的技能,比如健身,插花,咖啡,跳舞,打高爾夫!等學會了這些技能,原來的服務員可能就可以搖身一變變成健身教練,插畫師,咖啡師,舞蹈教練,高爾夫陪練這些薪水更高的工作。』

靈活用工的大趨勢下如何服務求職者

靈哥認為,在靈活用工的大趨勢下。人力資源公司必須能轉變思路更好的服務C,即求職者。

國家放開二胎生育對於緩解勞動力緊張是遠水解不了近渴,更何況2017年總和生育率低於2016,證明未達到預期效果。當務之急,需要人力資源平台能進行革新,提供一些更短平快解決用戶痛點和需求的方案。

斗米CEO趙世勇總結了三點C(求職者)的痛點和斗米的解決方案

第一、重中之中,平台上要有更多、更豐富的職位,這是最基本的一個訴求。

什麼叫豐富,不僅僅是公司多,職位多,而且還要豐富多彩。比如對於學生,很多人要的不僅僅是賺錢,還是拓展視野和增加體驗。斗米平台上就有類似飼養大熊貓這樣的有趣職位,很多大學生就覺得這個職位很酷,作為兼職嘗試下意願很高。

第二、職位真實可靠

很多人認為求職者求職一定最關心工資多少,實際上斗米的數據發現不管是社會人員還是學生,結算快,時間、地點的匹配度更重要,薪資高反而排在第四位,因為在整個靈活就業的市場有太多上當受騙的現象存在,求職者他們最最care的不是工資,最care的是職業的一個真實可靠。

真實可靠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不然也不會發生去年Boss直聘的社會問題。在中國假企業有太多的方法繞過你的各種審核機制。斗米最開始的時候用了最保守的方式,每個貼子上來,我們都要人工去審,那個時候我們對於B的體驗來講是非常差的,我們自己發一個帖子,可能一、兩天都發布不出來,因為要經過各種審、各種糾結。

後來斗米提出兩個方案

1:人工+人工智慧+機器。

用最快的方式來處理用戶的投訴,因為斗米相信一旦是真的有問題,用戶一定會第一時間去投訴的,斗米就應該快速處理這個投訴。

2:先行賠付

即出了問題,斗米先給C端(求職者)賠付,再和企業協商解決問題

第三,對個人提供增值延展服務。

實際上,隨著靈活用戶市場的變化和輕公司的崛起,市場出現了很多新的需求需要被滿足。比如求職者到了一個新的地方,他們找地方住是一個比較大的難點,這對企業來講也是一個比較大的難點。現在很多正式工作都是一年一簽,但靈活用工求職者可能只在一個餐廳工作三個月,怎麼解決?

解決不了住,企業發了Offer到到崗的轉化率就非常低,這就需要斗米這樣的平台找到合作夥伴來解決住宿的問題。

包括培訓,人力資本每一個人都有升職的預期,這個培訓也是對C來講是個剛需。趙世勇舉了一個例子,斗米培訓了一個客戶健身,他做了半年。零基礎,培訓完了以後就變成一個健身教練,而健身教練現在的月薪平均都是在1萬以上,供不應求。

靈哥認為,所謂的培訓,其實就是今天流行的詞「賦能」,給人力資本更好的賦能,他就能找到更理想的工作。

斗米通過大數據是有機會了解社會上什麼樣的職位更搶手,然後提升求職者的價值,所以在後工業化(信息化)時代,服務靈活用工的大趨勢需要有斗米這樣的人力資源服務機構來對目前招聘行業服務流程和方法做出全面革新和升級。

總結一下:

在農業時代,經濟是以家庭(自耕農)為組織單位,在工業時代,經濟是以資本+全職僱傭關係進行公司化的組織,在後工業化的信息時代,經濟將發展到去中心化的組織+靈活用工(自由人)。

在這樣的一個歷史階段,傳統的招聘模式需要進化,需要能有更多如斗米這樣的以C(求職者)為中心的平台化公司。人力資本未來就如同一個雲,想用的時候就可以靈活的在其中調動資源,不用的時候,就把資源放回到雲中。這種源於互聯網雲計算式的思維方式可以用大數據的方式重構人力資源行業。

作為企業,要學會和習慣資源外部化。作為個人要學會移動辦公,一專多能,快速適應新環境的能力。中國的GDP中服務業佔比將繼續爬升,從現在的58%,逐漸向美國的83%靠近和看齊,這意味著未來有83%的工作崗位都有可能屬於靈活用工。

未來的工作模式可能是這樣的,早上起來為自己合作的公眾賬號寫一篇文章,下午休息下逛逛街然後去自己喜歡的網紅餐廳做領班,體驗下和各種難纏顧客的相處之道,晚上跟自己志同道合的小夥伴一起合作做自己的珠寶/時尚品牌,用微商(網紅)代理的方式做分銷,讓工廠根據自己的設計進行小批量的生產和發貨。每個月都有機會出去度假,度假的時候拿著手機也依然可以工作。

未來的企業模式可能是這樣,用全部的精力定義一個能讓20%客戶產生80%利潤的產品/服務,集中精力滿足20%客戶的需求,企業所有的能力短板都可以通過靈活用工平台如斗米來完成。因為低成本的運營模式和集中精力在20%優質客戶,可觀的利潤率可以負擔的起斗米這樣的人力資源平台上最頂級的人才,從而讓產品和服務打磨的更好,獲得企業的良性循環。

勞動力拐點的到來,會倒逼企業的改革和求職者的求職觀念!移動互聯網下的時代屬於輕公司,屬於自由職業者,屬於靈活用工,甚至屬於區塊鏈的去中心化組織-基金會。你準備好沒有?

丁辰靈

微信號:

ding_chenling

簡介:知名科技財經媒體人,作家(著有《超級網紅》一書)!投資人,投資了蔚來汽車,睿格傳媒,imo,天上友嘉等,峰瑞資本投資人。國內知名互聯網電商專家,DCCI評選的科技自媒體30人之一。致力於研究互聯網思維,傳統企業互聯網轉型,社會化營銷等,是強生,中青旅,聯想等知名企業的互聯網顧問和培訓師。2017年多次帶領中國企業家赴美交流,並得到特朗普總統多次接見。2017年受白宮邀請作為嘉賓參加白宮聖誕招待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丁辰靈 的精彩文章:

TAG:丁辰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