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興警示錄:沒有原創硬科技,中國談何「大國崛起」?

中興警示錄:沒有原創硬科技,中國談何「大國崛起」?

《三體》中智子對地球的科技封鎖在現實中上演······

4月16日,美國商務部宣布將禁止美國公司向中興通訊銷售零部件、商品、軟體和技術7年,直到2025年3月13日。理由是中興違反了美國限制向伊朗出售美國技術的制裁條款。

毫不誇張的說,這一紙禁令,足以將中興公司推到破產邊緣。中興的電信設備、手機中有大量來自美國公司的元器件和軟體,其中很多都是無替代方案的,美國的科技封鎖可以說是直接掐斷了中興的命門。

7年時間足以拖垮任何一個科技公司,況且5G時代已經近在眼前,況且還有「中國製造2025」。以中興的千億規模體量,以及美國禁售對國內通訊業的連帶效應,這件事情對中國通訊科技產業的影響,實在是不可估量。美國此時發難,恐怕不僅是要幹掉中興,更有意壓制中國製造2025這一偉大戰略。

但可悲之處在於中國毫無還手之力,因為掌握晶元這枚武器的扳機,根本不在我們手裡。

自1978年改革開放始,中國從一個經濟頻臨崩潰的積貧積弱經濟體,在動亂的沼澤中騰飛,誕生了奇蹟版的經濟狂飆突進和大國崛起。如果不是特朗普突然發難,恐怕我們會一直沉寂在虛擬的光環里,忘記中國與發達國家科技差距:我們雖空有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榮耀,卻在現代高科技領域的核心基礎——中國「芯」上,無比脆弱和落後。

什麼才是一個國家的核心競爭力?房地產還是互聯網?如果真的要和美國打起貿易戰,中國難道要用超過全球許多國家GDP的樓市去對抗么?這些鋼筋混凝土的,用金錢堆積起來的建築,在科技戰、創新戰的面前不堪一擊,甚至無法抵擋指甲大小的晶元之壓。幾百億投的一堆破單車和外賣,遍布全國的新「四大發明」,能換來一片小小的晶元嗎?

美國禁售事件讓我們看到:只有科技才是一個大國的立國之本,靠其他方式最多大而不強,沒有科技產業保駕護航,其他產業發展最好也會卡脖子、釜底抽薪。

《三體》中,智子鎖死了人類的基礎科學研究,使得理論科學完全停滯。好在中國過往的歷史證明國外的封鎖,反而能倒逼中國更好的突破。希望這次中興事件後,大眾創新和資本落腳點和眼光,能從打車、外賣上移開,不要再讓虛擬經濟吸血屍體經濟,娛樂至死,而是一步一個腳印踏實奮起直追,把寶貴的資源、人才、時間、資金,用在高科技的刀刃上,提高自己的硬實力,才不會在危機真正來臨時直接被爆頭!中國才能有真正的大國底氣和底蘊!

1

中興7年之虞

這次美國對中興的全面封禁,其實是美國商務部和聯邦調查局在2012年就中興未經授權向伊朗出口,違反美國對伊朗的貿易制裁規定而制裁的追加。

當時美國發現中興曾與伊朗的電信公司簽署1.2億美元合約,當時中興通訊與專利授權公司Vringo在美國打官司,中興高層還因擔心遭逮捕而拒絕出庭。

2016年3月,美國商務部宣布,任何美國公司向中興銷售產品,須獲得許可證。隨後中興接受調查,並與美國商務部展開了一年的談判協商。

2017年3月,中興認罰8.9億美元,並附帶3億美元罰款視未來七年執行情況而定。雙方達成協議還規定,中興通訊承諾解僱4名高級員工,並以減少獎金或斥責的方式懲罰35名其它員工。

但事實是,2018年3月中興通訊承認並沒有懲罰35名員工。

美國商務部長Wilbur Ross稱,「中興在當初被美國列入『實體名單(Entity List)』時向我們撒了謊,在後來的暫緩過程中又向我們撒了謊,最後的調查過程中,還向我們撒謊」。

中興違反協議面臨著取消出口特權7年的禁令,而它的違約迎來的是美國商務部的7年制裁上限。

幾乎與美國的制裁大棒落下同期,美國的最重要盟友英國以安全擔憂為由,將中興擋在了英國市場門外。英網路安全監督機構警告電信運營商不要使用中興的設備,這意味著中興將無緣5G普及前夜英國運營商基礎設施升級的巨額合同。

這對仍有相當大部份晶元、零部件、操作系統、軟體都與美國廠商有緊密關係的中興而言,將會陷入無零件可買、也無技術這支援的絕境之中,無疑就是一份死刑判決。

尤其是電信領域。目前,中興通訊的三大應用領域裡,晶元門檻最高的板塊是RRU基站,基站晶元的自給率幾乎為。

這就意味著,一旦中興被禁用美國的晶元,中興全球基站銷售業務將停滯,這將讓中興面臨滅頂之災。目前中興是全球第四大基站提供商,份額10%。

唇亡齒寒,中興的命運,連帶著也會影響一批中國的供應商。以中興的千億規模的體量,一旦倒下對中國通訊科技產業的影響,實在是不可估量。而如果美國政府制裁持續過久甚至擴大化,不單中興,整個整機產業都可能面臨滅頂之災。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對於國產晶元而言,若失去國產整機廠作應用支撐,又談何發展機會?

毋庸諱言,美國政府對中興突然祭以扼喉的懲罰,與中美「貿易戰」升級加劇有莫大關聯。美國正是利用中國在基礎晶元、軟體領域的技術欠缺,肆無忌憚地對中國廠商實施類似的打擊,希望通過封殺中國企業掙得談判籌碼。

這也讓我們這個超級大國徹底看清,在中國互聯網企業打遍全球無敵手,擁有最多的網民的時候。在中國成為全球最大手機市場、PC市場的時候,我們的企業卻在基礎的晶元、軟體上毫無作為。

目前,全球晶元仍主要以美日歐企業為主,高端市場幾乎被這三大主力地區壟斷。在高端晶元領域,由於國內廠商尚未形成規模效應與集群效應,所以其生產仍以「代工」模式為主。食物鏈的頂端,基本還是美國公司。而我們能夠實現國產替代的晶元,大部分集中在電源,邏輯,存儲,MCU,半導體分立器件等中低端產品。在對穩定性和可靠性要求很高的通信、工業、醫療以及軍事國防,航空航天的大批量應用中,國產晶元距離國際一般水平差距尤大。國產代替進口目前還只是一個美好的夢想。

2

大國崛起要靠硬科技

而這一切,都源於我們長期追趕中的「拿來主義」,自得意滿的模仿、抄襲,只學習,不創新,也極度缺乏創新的文化、機制與土壤。

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總量大國,這個經濟總量是怎麼得來的?

中國的房地產業賺得盤滿缽滿,只不過是吸血鬼而已,反而傷害實體經濟;中國的互聯網,湧現出阿里騰訊等大企業,但中國的互聯網業只是商業模式的創新,沒有多少技術含量,所謂的「新四大發明」完全依託的是人口紅利;中國的製造業也大有大發展,咋一看,沒有中國不能生產的,但核心技術、核心設備、核心零件都來源於國外。

危機來臨時,我們靠什麼反擊?靠水泥磚頭?單車?還是微信、網店、BATJ?

中國如今盛行割韭菜經濟,很多互聯網項目能夠輕鬆融資,探究其本質,不創造什麼價值,不過是收割粉絲的割韭菜項目,錢快進快出。而真正的科技創新項目,融資可謂是篳路藍縷。有朋友介紹在做一個微型顯示晶元創業項目,已經有國內一流團隊和初步技術,融資投資方一聽2年才會有初步成果,不能馬上變現都沒有太多興趣,要不就是獅子大開口天使輪要佔8成股權。資本都去投紅黃藍綠單車了,都去追逐更快的外賣,打車,足不出戶買買買了,怎麼建立我們大國崛起中的核心競爭力?就像美國的核心競爭力,不僅僅是蘋果,谷歌,亞馬遜,Facebook,更重要的是高通,波音,洛馬,intel······

在美國宣布對中興全面封殺的幾乎同時,中國商務部宣布了對原產美國的進口高粱實施臨時反傾銷措施。

「晶元」對高粱,莫名可笑和悲哀。「這個世界的形勢現在是越來越惡劣,我們不用冷戰的思維去攻擊別人,但至少我們要做好防禦,防止別人用冷戰的方法來攻擊我們!就像美國制裁俄羅斯一樣,國家對立起來,商業規則信譽啥的都是浮雲!這次禁售事件對中興應該說是毀滅性的打擊,每年一千多億的銷售額啊!這對整個中國的IT行業乃至整個中國也是非常大的警醒,腳踏實地,提高自己的硬實力,才不會在危機真正來臨時直接被爆頭!」新華社扎西多傑評論中稱。

現代戰爭早已不是靠飛機軍艦了,而是核心高科技領域的匠心和積極越累的投入。美國是怎麼制裁全球最大的鋁業公司俄鋁的:凍結所有在美國的資產;禁止任何美國公民與俄鋁有生意往來;任何非美公民與俄鋁有業務往來也會導致美國的制裁。俄鋁到現在已經跌了65%。「如果中美之間真的由於某些原因對立到現在美俄的這種狀況,美國用類似的這種方法來對待中國公司,我們會怎樣?大到華為,聯想,小米,小到我們聽力行業的助聽器廠家,結果會有什麼不同么?」扎西多傑提出了自己的擔憂。

主研發對企業和國家都是永恆的課題。值得一提的是,這些年我們國家也在發生變化,越來越多原創研究開始出現。

與中興發展軌跡接近的華為,此前也遭遇了美國政府的阻撓。和中興不同之處在於:華為一直在加大自主研發的比例,低調神秘的海思半導體和2012實驗室都承擔這部分的研發工作,以手機端為例,它成了蘋果、三星之外,第三個擁有獨立SoC研發能力的企業,且在基帶晶元上擺脫了高通的控制。自主研發既強化了企業本身的技術儲備,同時也是供應鏈安全的考慮。

麗爾摩斯此前介紹的褚健老師,當年帶領中控打破了國外的自動化控制系統。如今一套dcs系統的價格是90年代國外壟斷時期的三分之一。

麗爾摩斯上出現的另一個科技家,付林教授獲得國家發明進步二等獎的「基於吸收式換熱的集中供熱技術」延伸使用在大同時,實證在不增加燃煤量的情況下,使供熱能力增加50%;在不破路改造城市供熱主幹線管網的情況下,使供熱面積增加50%。這都是真正的原創型研究,是中國掌握未來的根本。

只是可惜,大家都忙著炒房去了,沒有資本有心思做高科技這種大投入高風險的行業。兩位科學家為實現專利產業化只能親自下場,但由於中國科研轉化制度不完善,在轉化的過程中都曾遭遇牢獄之災。中國並不缺少專利,需要的是我們的政府,風投機構,大公司等那些掌握大量資源的機構哪怕從分散風險的角度也要加大在這些領域的投入。沒有資本支撐,不能實現產業化一切是空談。

當我們把那些湧向房地產、互聯網行業的資源、資金、人才向科技領域傾斜,政策大幅傾斜,等什麼時候相關人員工資超過互聯網從業人員,那就是中國科技開始崛起的信號。現代化國家,科技強了,國豈能不強?

本文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特色內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麗爾摩斯 的精彩文章:

破壁者恆大:攜千億資本入場或將解開科研成果轉化魔咒

TAG:麗爾摩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