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絕不雷同的父與子》,絕不雷同的人生路

《絕不雷同的父與子》,絕不雷同的人生路

人 物 簡 介

鍾海紅:湖南湘潭市岳塘區湘鋼二校副校長,湘潭市小學語文骨幹教師,岳塘區「小語工作室」導師,湘潭市教育教學能手。

曾獲第五屆全國教師課堂教學大賽一等獎,湖南省說課比賽一等獎,湘潭市教師技能比武一等獎等。撰寫論文三十餘篇獲各級獎勵,其中有數篇發表在國家級刊物上。擔任晚會主持數十場,以獨有的風格贏得觀眾的讚譽。

『電影檔案』

《絕不雷同的父與子》原名《Alike》,於2015年11月6日在西班牙上映。這是一部由來自巴塞羅那的 Daniel Martínez Lara和Rafa Cano Méndez 兩位導演聯合執導的動畫短片。講述了在繁忙的機械式生活中,Copi作為一個父親,試圖教會自己的兒子「灰色社會」的生存法則,但看到兒子漸漸適應這個社會,卻無精打采,終不忍心,最後帶著兒子去找他的夢想。可是他們到了那棵樹下,卻早已不見當時的音樂家,看著兒子憂傷的面容,爸爸最終放下手裡的公文包,回想當時音樂家拉琴的動作,也在空中演奏了起來。爸爸睜開眼睛看到路邊的行人和兒子驚訝的表情,他報以微笑回答,直到兒子欣喜地跑過來,與他相擁。

影片短小,只有8分鐘,沒有台詞,但背景音樂很有代入感。影片中的父親Copi一直試圖教他兒子Paste用「正確」的方式學習、生活。但是……誰又說得好,屬於每個人的正確人生路又是什麼呢?

『資源分析』

《絕不雷同的父與子》一課的教學中,電影資源共運用三次。第一、二次使用剪輯片段(0′00″~4′44″),主要內容是:父親Copi試圖教會自己的兒子「灰色社會」的生存法則,但看到兒子漸漸適應這個社會,卻無精打采,終不忍心。第三次使用剪輯片段(4′48″~6′47″),講述了父親帶著兒子去找他的夢想。可當時的音樂家不見了,看著兒子憂傷的面容,爸爸最終放下手裡的公文包,回想當時音樂家拉琴的動作,也在空中演奏了起來……視頻片斷分別用於第一板塊「觀看微電影」和第三板塊「聚焦重點鏡頭」兩個環節,第一次觀影交流「看明白什麼」,梳理主要內容;第二次觀看重在關注細節,聚焦「變」與「不變」;第三次觀看意在揭示故事結局,碰撞自編結尾,探究短片深意。

『教學目標』

1. 運用關鍵詞進行故事情節的梳理。

2. 關注影片細節,聚焦情節變化。

3. 創寫故事結局,破譯關於「快樂」的密碼。

『適用年級』

四年級

破譯微影之密碼

——《絕不雷同的父與子》教學設計

第一板塊觀看微影,聊聊初印象

1.你眼中什麼樣的電影是微電影?(短小;故事情節完整;有其特殊的意義……)

2.觀看影片《Alike》剪輯片段,任務:用關鍵詞梳理故事情節。

3.請用簡單的關鍵詞,梳理故事梗概。

( )——( )——( )

4.指名根據提煉的關鍵詞,簡要地說說故事情節。

第二板塊關注細節,聚焦「變與不變」

1.在剛才的故事梳理中,我們在一遍又一遍地回憶情節。那麼,你覺得在情節的更迭中,我們可以聚焦哪些方面?關注哪些細節?(學生討論、分享)

2.小結:我們可以關注人物神態的變化,進而直指其內心世界的變化;我們可以關注色彩的變化,透視箇中原因。

3.再次觀看《Alike》剪輯片段,思考:影片中,什麼在變來變去?因什麼而變?什麼一直都沒變?

4.小組內圍繞「變與不變」這個話題,列一自己的發現。

5.學生彙報。

第三板塊創寫結局,破譯「快樂」密碼

過渡:剛才我們觀看的影片剪輯片段,一直都缺少一個結局。在我們聊「變」這個話題的過程中,你是否隱約知道了影片在「變」的背後到底想表達什麼呢?

1.請你給故事創編一個結尾,想想什麼樣的結局會滿足觀眾的觀影期待?

(符合情節發展變化;有懸念,出其不意結局美好……)

2.分享創編的故事結局,師生評議。

3.觀看影片結尾,比對自己創編的結局。思考:你覺得影片題為《Alike》,意為「相似」,其實更多的在講什麼?(不同)有哪些不同?(父與子的不同;父親前後的不同;兒子前後的不同;父子與周圍人的不同;音樂人和路人的不同……)

4.在這眾多的不同中,隱藏著的「快樂」密碼是什麼?( 讓愛——飛翔,快樂來源於生命本色!)

設計者:湖南湘潭市岳塘區湘鋼二校 鍾海紅

編輯:小北;若需轉載,聯繫本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祖慶說 的精彩文章:

TAG:祖慶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