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主公餓到眼花,此人忍痛用大腿肉燉湯,誰知最後卻被主公燒死:下

主公餓到眼花,此人忍痛用大腿肉燉湯,誰知最後卻被主公燒死:下

上一篇文章說到介子推割肉喂主公,主公大賞時唯獨忘了他,於是介子推選擇歸隱。也說了其歸隱正是悲劇的開始,怎麼回事呢?

話說介子推歸隱以後,其好友為其不甘,寫了一首詩並趁人不注意掛在了宮門口,恰巧一日晉文公路過時看到了,瞬間get到了其中的點。想起介子推後的晉文公非常懊悔,下令誰要是找到介子推,就賞其下大夫之職。

之前寫詩的解張對晉文公稱自己知道介子推去了哪裡。晉文公知道是他寫詩提醒自己後,大為稱讚。隨後令其即刻帶自己去尋找介子推。

一行人浩浩蕩蕩到了介子推藏身的山腳下,怎奈山太大,士兵找了很久都沒有找到,呼喊也無回應。幾天過去後還是一樣,最終,那個曾經說介子推壞話的魏犨獻計:「這樣的搜都沒有找到他,他一定在躲著我們,不如直接放火燒山,留個地方給他能夠逃出來就好了。」

晉文公無計可施,也就採納了這個建議。可是大火連燒了好多天,山下的人也並沒有看到介子推逃出來。等到大火後,晉文公令人再次上山去尋,愕然發現介子推與其母親抱著枯柳,早已被燒焦。

晉文公想到當初隨自己上刀山下火海的,個個封官進爵,反而關鍵時候割肉喂自己的介子推落得如此下場,不禁失聲痛哭。曾經的一切歷歷在目——餓得發慌時,介子推端著肉湯一拐一拐地跑到自己面前,面帶笑容地將肉湯遞給自己。

人死不能復生,晉文公為了彌補介子推,下了很多的命令。比如將這座山改名為介山,其四周全部封給介家後人,介子推曾生活的洞穴被改成了介公祠,放火燒的山被稱焚燒林......除了這些,還令人用這山上的木頭給自己做了雙木拖鞋,每天都要穿一段時間以警醒自己、緬懷介子推,情到深處不由感慨一句「足下」。(足下這個詞也是來源於這裡,用這個詞稱呼最忠誠的朋友)。當然,後來這樣的木鞋子就被日本學去了。

晉文公還下令自介子推去世那天起,1個月不能幹燒火做飯,這也就是後來的「寒食節」。後來曹操覺得這樣禁火非常影響百姓生活,便廢了這個禁令。不過百姓還是將「寒食節」傳了下來。

大火燒山的時間恰好就是在清明的前三天,介子推死的第二年清明,晉文公帶著臣子們到介子推去世的地方祭祀。介子推和他的母親抱著死去的那柳樹起死回生,還發芽了。晉文公見了,覺得這必是介子推顯靈,自此柳樹便成了清明柳並且家家戶戶都必須門插柳枝為介子推「招魂」。

剛剛也有說,介子推去世的時間也就在清明前三天,寒食節緊挨著清明節,於是在唐宋以後,便合二為一了。原本緬懷介子推也變成了祭奠逝去的親人。每到清明,便踏青掃墓,時至今日,過清明節的方式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阿密特考古 的精彩文章:

蘇培盛為何擅自下令打死祺貴人? 他又怎麼敢違背皇上的旨意的?
天皇娶姑姑、娶妹妹在日本很常見, 皇室為何如此熱衷於近親結婚?

TAG:阿密特考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