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國裝配式建築三年內新建佔比超15% 減少勞動力30%

我國裝配式建築三年內新建佔比超15% 減少勞動力30%

「蓋房子不再用『添磚加瓦』方式,而是像『搭積木』一樣,10分鐘安裝完一塊樓板,2天蓋好一層樓。」近日,在位於蘭州新區甘肅建投10萬平方米裝配式鋼結構住宅小區項目,現場工作人員向經濟日報記者介紹裝配式建築,這是目前西北地區規模最大的裝配式鋼結構住宅項目,投資約4億元,已獲得12項國家實用新型專利。

由中國建築金屬結構協會和甘肅建投主辦的《裝配式建築評價標準》宣貫暨鋼結構住宅裝配技術交流會日前在蘭州召開,會議通過實例講解裝配式鋼結構建築測算方法,對最新的鋼結構住宅裝配式技術、工藝、材料研發開展交流、研討。

據了解,相比傳統建築方式,裝配式鋼結構建築所需勞動力減少30%,施工總工期縮短30%,建築垃圾可減少80%以上。近幾年,國家密集出台關於裝配式建築規劃、政策和配套措施,提出要以創新為動力,以綠色建築發展為方向,以工廠化生產方式為手段,加快推進裝配式建築發展,促進建築業轉型升級,提升建築品質。根據規劃,2020年全國裝配式建築佔新建建築的比例將達到15%以上。

目前,裝配式建築以高品質、低能耗,高效益、低污染等顯著優點成為建築業轉型升級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抓手,獲得了快速發展。中建鋼構有限公司裝配式建築事業部總經理許航介紹說,2016年全國新建裝配式建築面積為1.14億平方米,2017年比2016年同比增長40%以上。

儘管增長迅速,但中國建築金屬結構協會秘書長劉哲分析認為,推進裝配式建築發展不僅需要社會的共識、國家的政策支持,對行業自身來說,最重要的是提高質量和產品的各項性能,才能提高社會對鋼結構以及鋼結構住宅質量的認識。

「此次會議的重要內容是宣貫標準,推動標準的實施,提高鋼結構產品的性能。」劉哲表示,要積極宣傳和普及這些指標、標準,讓業主和建設單位了解這些標準,並按照這些標準、指標採購產品選擇企業。

記者了解到,甘肅建投在裝配式建築領域已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技術體系,形成裝配式建築的投融資、科研、設計、新型牆板研製、鋼結構加工、施工安裝一體的裝配式建築產業化生態圈。該企業已在甘肅榆中縣建設西北地區最大工業裝配式科技產業園,構建與蘭州新區、甘肅天水市三大裝配式實體產業為支撐,集裝配式建築研發、設計、培訓、BIM設計、新型建材生產及物流配送、運行維護、商業服務於一體的新型綜合產業集群示範基地,培育形成集約高效的新型建築產業集群基地。同時,甘肅建投四建集團已組建了甘肅省首家裝配式建築施工企業。(經濟日報記者 李琛奇 陳發明 通訊員 劉漢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經濟網 的精彩文章:

多國與美謀求豁免鋼鋁關稅
五大行去年集體減員 部分銀行員工半數超40歲

TAG:中國經濟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