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跪池》:這個女人連蘇軾都敢打!

《跪池》:這個女人連蘇軾都敢打!

掰著指頭數數,歷史上怕老婆的人可真不少,要說最出名的還得是陳季常。

他之所以因此出名,都是拜好朋友蘇東坡所賜。作為一個百年難得一遇且聞名於當時的天才,蘇東坡四句詩就將陳季常懼內之事傳遍天下,「河東獅吼」一詞也是流傳至今。

寄吳德仁兼簡陳季常(節選) 蘇軾

龍丘居士亦可憐,談空說有夜不眠。

忽聞河東獅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詩中的「龍丘居士」就是陳季常,「河東獅子吼」說的是陳季常的妻子柳氏。

「獅子吼」原指佛家正音,因此有觀點認為蘇軾並非是說陳季常懼內,而是譏諷陳季常和妻子柳氏都修習佛法,但他對佛法的領悟卻沒有妻子深,後世說陳季常懼內是穿鑿附會而已。

這件事究竟是真是假現在已無法證實,但因為蘇東坡的影響力和故事本身的趣味性,後世產生了諸多以陳季常懼內為題材的文藝作品。今天,給大家介紹一部這樣的文藝作品——崑曲《獅吼記·跪池》。

《獅吼記》是明代戲曲家汪廷訥的作品,整個故事只《梳妝》、《跪池》兩折比較有看頭。其中,《跪池》一折更為經典。

單雯版的《跪池》可能對年輕的觀眾更有吸引力,因為她和施夏明的扮相真的是非常清麗雅緻。而且單雯扮演的柳氏,於潑辣之中還透著嬌俏,宜喜宜嗔。

《跪池》這段講的是什麼呢?從字面上說,就是跪在池邊。像這樣:

一開頭,柳氏迤邐而出,手裡拿著一根「青藜杖」。這說明有人要被打了果然:

兒夫喜浪遊,不把盟言守。嗃嗃奈予何?啊呀咦!伊作伊還受。

原來,陳季常前一天去赴蘇軾的宴會,與妻子盟誓無妓作陪,結果柳氏派去偵查的蒼頭回來報告有妓。這也就算了,他被發現了,還編瞎話不承認,這可就真是自作自受了!

等到柳氏舉起「青藜杖」,他也只好撲通一聲跪下,老實交代了。於是,就有了「跪池」這一說。

但是陳季常都不帶怕的,還賤兮兮地說:

跪呀!跪是卑人的本等啊!

難怪柳氏說他「麵皮忒厚」。

這一段小夫妻間的互動特別有意思。從一開始陳季常吞吞吐吐,負隅頑抗,柳氏步步緊逼,威逼試探,到陳季常坦白交代,承認錯誤,柳氏怒火中燒,罰跪池邊。整個過程中,陳季常展現了較為強烈的求生欲,但還是難逃被懲罰的命運。

那邊廂,蘇軾擔心好兄弟回家後的境遇,特來探望,沒想到正見到陳季常被罰跪池邊。蘇學士見柳氏如此霸道,正義感爆發,決心要為好兄弟討回公道。

這段也是很有意思的一段,可以說是《跪池》的另一處精華。蘇東坡三次與柳氏舌戰,結果都以失敗而告終,並遭到柳氏的驅逐,狼狽不堪。東坡直言柳氏行為傷風敗俗,錯亂綱常;三從四德拋在腦後,終年為害,千秋遺臭;不允許季常納妾,致使陳門無後。

蘇東坡:右一穿黑衣嚇得瑟瑟發抖者

蘇東坡竟然試圖在家庭問題上跟柳氏(女人)講理,這可是犯了大忌的。氣得柳氏揮著青藜杖要將他打出去,還連累了陳季常。面對暴怒的妻子,陳季常毫不猶豫,當即跪下,一通表白:

肯因添一妾,與你結為仇,難道無兒無葬丘!

古人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連無後都可以接受,陳季常不是對柳氏愛得深沉且思想前衛,就是懼內入骨了!

造就這部作品的,除了有趣的故事情節和優秀的演員外,還有一群看不見的人,比如鼓師。

陳季常跪在池邊,黯然神傷,此時傳來了奇特的鼓聲。可能用「鼓點」更合適,因為這聲音是一下、一下的。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鼓點呢?直到陳季常一聲「蛙哥」,才讓人會心一笑,原來是蛙聲。鼓師的高明就在此處:乍一聽,這鼓點來的莫名其妙,待到恍然大悟後,卻越聽越像。這也是中國傳統藝術的追求,不求形似,但求神似。聽著這「蛙聲」,眼前彷彿有了一派「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的景象。

在《獅吼記》的最後,經過蘇軾、審判官、土地公、巫婆和閻王的通力合作,終於讓柳氏「痛改前非」,從此一家和睦。這個爛俗的大團圓結局真是掃興,我更傾向於將《跪池》最後一段:柳氏揪著陳季常耳朵離開,留下蘇軾一人無奈搖頭,看做是結局。畢竟,誰會希望這麼率真可愛的女人變成一個恪守婦道的庸人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橫渠齋 的精彩文章:

TAG:橫渠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