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小中風」離中風還有多遠?做好哪些可以預防?

「小中風」離中風還有多遠?做好哪些可以預防?

你是否有過在體位改變時突然感覺頭暈、眼黑、視物模糊、肢體不受控制、行走不穩的體驗,爾後迅速恢復。

以為是沒休息好,或者貧血?殊不知你可能已經「小中風」了!

(網路圖,僅供參考)

「小中風」就是西醫所說的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IA)。

是指因腦血管病變引起的短暫性、局灶性腦功能缺失或視網膜功能障礙,發病突然,多在體位改變、活動過度、頸部突然轉動或屈伸等情況下發病。

無先兆,一般無意識障礙,發作持續數分鐘。

通常在30分鐘內完全恢復,超過2小時常遺留輕微神經功能缺損表現。

其好發於34~65歲,男性多於女性。

常見癥狀有:單癱、偏癱、偏身感覺障礙、失語、單眼視力障礙,一過性眩暈、眼震、站立或行走不穩。

(網路圖,僅供參考)

小中風是腦卒中的高危因子,發作以後,若不進行適當的治療而任其發展,很可能在數年之內發生腦梗死。

因此,一經出現,便預示有發生腦梗塞的可能。一次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發作後,腦卒中發生率一月內為4%~8%,一年內為12%~13%,五年內為24%~29%。

短暫性腦缺血發作頻繁發作者48小時內發生缺血性腦卒中的幾率可達50%,是腦梗死的特級警報。

罹患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後,患者對於疾病的預後極為擔心,負性情緒可影響神經內分泌系統,加重心理狀態的改變。

另外,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的預後與高齡體弱、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等均有關係,如果不能及時控制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發作,可能最後導致腦血管病發作,若及時治療則預後良好。

腦血管意外防不勝防,平時預防是遠離中風威脅的唯一方法,日常生活的各方面都要加以重視。

(網路圖,僅供參考)

1、及時治療可能引起中風的疾病。

如動脈硬化、糖尿病、冠心病、高血脂病、高粘滯血症、肥胖病、頸椎病等。

高血壓是發生中風最危險的因素,也是預防中風的一個中心環節,應有效地控制血壓,堅持長期服藥,並長期觀察血壓變化情況,以便及時處理。

2、重視中風的先兆徵象。

如頭暈、頭痛、肢體麻木、昏沉嗜睡、性格反常。一旦小中風發作,應及時到醫院診治。

3、消除中風的誘發因素。

如情緒波動、過度疲勞、用力過猛等。要注意心理預防,保持情緒穩定。

提倡健康生活方式,規律的生活作息,保持大便通暢,避免因用力排便而使血壓急劇升高,引發腦血管病。

4、飲食要有合理結構。

以低鹽、低脂肪、低膽固醇為宜,適當多食豆製品、蔬菜和水果,戒除吸煙、酗酒等不良習慣。

5、戶外活動(特別是老年人)應注意保暖。

此外,中風患者還要注意平時外出時多加小心,防止跌跤。

起床、低頭系鞋帶等日常生活動作要緩慢。

洗澡時間不宜過長等。

小中風的癥狀轉瞬即逝,發作時間可能極短,很多人都未能給予重視,認為癥狀消失了就好了。

卻不知小中風是中風的預警信號,如果錯過了及時預防的時機,很可能導致中風。

千萬不能忽略小中風的影響,並且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視。

一旦小中風發作,應立刻到醫院診治,早期、及時、有效地診斷與治療,防患於未然,從而有效的預防中風偏癱的發生與發展。

(編輯Eliza)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 徐睿熙 通訊員/夏愛民

湖南醫聊每日分享權威、有趣、實用、及時的健康科普資訊,讓我們一起收穫健康,收穫幸福。

(原創稿件,轉載請註明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湖南醫聊 的精彩文章:

孩子眼珠擠到一起,是「對眼」嗎?真假內斜視怎麼分?
比同齡孩子矮半頭?一直坐班級第一排?該關注孩子身高啦!

TAG:湖南醫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