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劉姥姥原來不姓劉,那麼她原來姓什麼?

劉姥姥原來不姓劉,那麼她原來姓什麼?

劉姥姥是人們非常熟悉的一個《紅樓夢》人物,如果有人問劉姥姥姓什麼,可能絕大多數人會不假思索的回答「當然姓劉啦!」並且會覺得這個問題簡直太小兒科。

劉姥姥原來不姓劉,那麼她原來姓什麼?

實際上並非如此,這個問題固然遠遠算不得高深,但劉姥姥的確不姓劉。

先請看《紅樓夢》第六回中的一段文字:王成新近亦因病故,只有其子,小名狗兒。狗兒亦生一子,小名板兒,嫡妻劉氏,又生一女,名喚青兒。一家四口,仍以務農為業。因狗兒白日間又作些生計,劉氏又操井臼等事,青板姊妹兩個無人看管,狗兒遂將岳母劉姥姥接來一處過活。

從這兒我們可以知道,王狗兒家和王夫人娘家(也就是王熙鳳的娘家)有同姓連宗的親戚關係,狗兒的媳婦姓劉,劉姥姥是狗兒的丈母娘,也就是說,劉姥姥之所以被稱為劉姥姥,應該是因為她丈夫姓劉,而不是她自己姓劉,也就是說,劉姥姥是來自劉家的姥姥,而不是姓劉的姥姥,夫妻同姓的情況當然也是有的,可那畢竟是少數。

劉姥姥原來不姓劉,那麼她原來姓什麼?

璉二奶奶關照的劉姥姥不姓劉,璉二爺敬愛的趙嬤嬤也不姓趙。

趙嬤嬤是賈璉的奶娘,賈璉幼年時就失去了親生母親,因此和奶娘關係非常親密。

劉姥姥原來不姓劉,那麼她原來姓什麼?

趙嬤嬤是在第十六回出場的,雖然她不是重要人物,卻也是不可或缺的一個角色,因為她帶領讀者們重溫了王熙鳳家族和甄寶玉家族當年的豪富------趙嬤嬤道:「那是誰不知道的?如今還有個口號兒呢,說『東海少了白玉床,龍王來請江南王』,這說的就是奶奶府上了。還有如今現在江南的甄家,噯喲喲,好勢派!獨他家接駕四次,若不是我們親眼看見,告訴誰誰也不信的。別講銀子成了土泥,憑是世上所有的,沒有不是堆山塞海的,『罪過可惜』四個字竟顧不得了。」

劉姥姥原來不姓劉,那麼她原來姓什麼?

趙嬤嬤有兩個兒子,一個叫趙天棟,一個叫趙天梁,我們從這兒可以知道,和劉姥姥一樣,趙嬤嬤之所以叫趙嬤嬤是因為她丈夫姓趙。

既然賈璉的奶娘趙嬤嬤不姓趙,寶玉的奶娘李嬤嬤自然也不姓李。

李嬤嬤在《紅樓夢》里露過好幾回臉,可以說是出場率最高的老媽媽之一。

和劉姥姥一樣,李嬤嬤是來自李家的嬤嬤,而不是姓李的嬤嬤,姓李的是他的兒子和丈夫。

李嬤嬤的兒子叫李貴,是寶玉的貼身跟班,他鬧過的一個經典笑話很是值得一提。

劉姥姥原來不姓劉,那麼她原來姓什麼?

話說紅樓故事講到了第九回《戀風流情友入學堂 起嫌疑頑童鬧學堂》,賈政問寶玉的四個跟班:「你們成日家跟他上學,他到底念了些什麼書!倒念了些流言混話在肚子里,學了些精緻的淘氣。等我閑一閑,先揭了你的皮,再和那不長進的東西算帳!」作為第一跟班的李貴嚇得忙跪地磕頭,連連答應「是」,然後又一本正經地回復說:「哥兒已經念到第三本《詩經》,什麼"攸攸鹿鳴,荷葉浮萍",小的不敢撒謊。」

「攸攸鹿鳴,食野之萍」,竟然被李貴「創造性」地背成了「攸攸鹿鳴,荷葉浮萍」,難怪連一向嚴肅的賈政也「掌不住笑了」。

和榮國府的李嬤嬤不姓李一樣,寧國府的尤老娘也不姓尤,不但她自己不姓尤,她的兩個女兒尤二姐和尤三姐其實也不姓尤。

有不少人認為紅樓二尤(即尤二姐和尤三姐)和尤氏是同父異母的姐妹,實則不然,她們之間根本沒有血緣關係。關於這一點,尤氏的兒子賈蓉說得非常清楚明白:我二姨兒三姨兒,都不是我老爺養的,原是我老娘帶了來的。由此可知,尤二姐和尤三姐以前並不姓尤,她們的母親嫁給尤氏的父親後,她倆才跟了繼父的姓氏。

想想尤老娘真是個命運多舛的女性,早年丈夫先她而去,她不得不帶著兩個女兒改嫁到尤家,後來,這個丈夫也去世了,她又成了寡婦。更為不幸的是,兩個女兒一個拔劍自刎,一個吞金自盡,而她自己也在小女兒離世後不久病逝了。

劉姥姥、趙嬤嬤、李嬤嬤和尤老娘因為嫁人而失去了自己的姓氏是可以理解的,因為她們生活在愚昧落後,男權至上的封建社會,然而在發達文明的二十一世紀的資本主義國家,比如美國、法國、英國、日本,卻依然存在著妻隨夫姓這樣的現象,不知道這些國家的女權主義者對此做何感想......

《夜狼文史工作室》特約撰稿人:憶江南

憶江南,歷史學者。原名張恆濤。已在《青年文摘》,《意林》,《百家講壇》,《北京青年報》,《齊魯晚報紙》,《揚子晚報》等報刊發表作品十餘萬字,作品收入《歷史開卷有疑》、《歷史的傷口》、《歷史江湖》、《並非「史」無對證》等書。代表作《歷史老師沒教過的歷史》1、2、3部暢銷不斷,第四部即將出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夜狼文史工作室 的精彩文章:

《清明上河圖》其實與清明無關,近千年來被無數人誤解
日本歷史上最短命的一位首相,曾提出「小日本主義」受鄰國認可

TAG:夜狼文史工作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