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敘化武襲擊子虛烏有?「白頭盔」或是鬧劇導演者

敘化武襲擊子虛烏有?「白頭盔」或是鬧劇導演者

當地時間4月17日,敘利亞官方媒體稱,禁止化學武器組織的調查人員已進入疑似「化武襲擊地」杜馬鎮進行調查分析,也可能對相關人員進行走訪。就在幾天前,美英法三國對敘利亞發動空襲,依據是此前敘政府軍使用化學武器襲擊無辜平民。但隨後,俄羅斯方面便表示所謂的化武襲擊是由「白頭盔」組織自導自演的一場鬧劇。

科技日報記者了解到,「白頭盔」是西方媒體的寵兒,美國《時代》周刊曾把「白頭盔」選作封面人物。然而,關於「白頭盔」國際社會早有質疑,尤其在以他們為主角的紀錄片《白盔》獲得第89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紀錄短片之後。

軍事研究員蘭順正告訴記者,「『白頭盔』的總部在英國考文垂,從其近年來的行事來判斷,他們應該是有西方大國政治背景的。從很多媒體的報道上看,他們的很多行動應該是有大國授意的,說他們是政治『工具』、宣傳『喉舌』並不為過。」

資料顯示,「白頭盔」成立於2013年初,是敘利亞內戰期間活躍起來的「非政府志願組織」,全名為「敘利亞民防組織」,成員約有3000人左右。因成員在救援活動中常常戴著白色頭盔,又被稱為「白頭盔」。據稱,其創始資金達到一億美元,美國國際開發署、英國政府、荷蘭政府等都有大量資金投入。

「近年來,『白頭盔』幾乎每次發布的消息都是對俄羅斯及敘利亞不利的,幾乎所有的化武襲擊事件,都是他們第一個進行調查,第一個報道出來。」蘭順正指出。

當地時間2017年4月6日,美國向敘利亞一個軍用機場發射數十枚導彈,以回應此前的化武襲擊事件。

幾天之後,在聯合國安理會敘利亞化學武器決議草案會議上,敘利亞駐聯合國大使賈法里發言時明確指出,西方對敘利亞政府的指責,都是來源於「白頭盔」這樣的非官方組織,同時指責其相關證據是偽造的。

被媒體廣為質疑的是「白頭盔」2016年發布的一張小男孩奧姆蘭在轟炸廢墟前坐著流血的照片。「白頭盔」稱奧姆蘭剛剛被他們從一場由敘利亞政府製造的炸彈襲擊中救出。這張令人心碎的照片被拿來作為控訴敘利亞政府的證據,並廣為傳播。然而,隨後這張照片便被孩子的父親證實為擺拍作假。

就在此次空襲之前,伊朗媒體報道稱敘利亞政府軍發現了一處「白頭盔」組織的「影視基地」。軍方人員在現場發現了相機和電影製作設備。政府軍稱這個基地是用來拍攝類似於空襲和化學武器襲擊等。

「很多西方媒體將『白頭盔』組織看作是正義的化身,天使一樣,但是同樣存在質疑的聲音,主要就是在於其偽造證據、背後有大國身影,等等。」蘭順正介紹,「白頭盔」導演一場化武鬧劇,在技術層面並不難。只要有合適的由頭,比如說哪裡發生了炮擊或轟炸,他們就會衝到現場,首先大喊有化武襲擊,煽動百姓。然後找一些婦女和孩子,往他們身上潑些水,灑點空氣擴散劑,等等。大多數是採取這樣的做法。

當地時間14日CNN的新聞中,記者進入敘利亞杜馬鎮的難民營中進行採訪時,湊近孩子的書包聞了聞之後眉頭緊鎖,揮手扇了幾下後對著鏡頭說:「顯然能聞到很刺鼻的氣味。」而這篇報道也被媒體廣為轉載。難怪敘利亞駐聯合國大使在發言時諷刺地說,「白頭盔」爆出的化學武器從來都不去攻擊手裡有武器的人,只盯著女人和孩子攻擊。

「實際上,戰爭中的救助機構早就存在了。整體來說,這些組織在很多領域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可。然而,有部分組織受到相關國家資助和影響的可能性也非常大。」蘭順正表示,「對災難中的普通民眾來說,這樣的組織當然是正義的化身,越多越好。但其中,不可避免會有一些不良現象存在。對於旁觀者的我們在看待此類事件時,還是要能獨立思考,具備自己的辨別力,不要輕易被輿論左右。」

來源:科技日報

編輯:陳小柒

審核:管晶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技日報 的精彩文章:

日本造出8.5米高巨型機器人,久坐不僅傷身還傷腦
今日正式開徵環境保護稅!誰要繳稅?稅額多少?看這篇就夠了

TAG:科技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