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蘋果內網警告員工別泄密,科技公司保密手段有多厲害?

蘋果內網警告員工別泄密,科技公司保密手段有多厲害?

對於蘋果的員工來說,說話辦事更要小心了。

據彭博社報道,最近蘋果在自家內網發布了一篇超長備忘錄,幾乎是恐嚇的方式地來強調保密文化,表示要嚴懲那些內部泄密者,讓他們「失去一切」。此外,著重提出員工不能向媒體泄露未來的產品計劃。

文中稱,2017年公司已確認了29名泄露者,其中12人將被捕,被逮捕的人包括蘋果員工、承包商和蘋果供應鏈上的一些合作夥伴。「這些人不僅失去了工作,而且在其他地方也可能遭遇極大的困難。」

早在喬布斯時代,在一眾科技公司里,蘋果對保密文化的推崇就很著名了,每位員工都必須簽署一份嚴苛的保密協議。《喬納森·艾維:蘋果偉大產品背後的天才》一書里曾有名前蘋果工程師透露,蘋果的保密工作做到了令人精疲力竭的地步。「我們經常會被威脅,如果泄露任何蛛絲馬跡,我們就會丟掉工作。儘管我在蘋果工作多年,但我的鄰居並不知道我具體在裡面做什麼。蘋果的保密工作讓人感覺壓力山大,就像被別人用槍頂著腦門一樣,你一出錯,就可能會挨一槍子。」

Business Insider曾經列舉了蘋果公司保密措施的極端例子,包括將用於開發測試的iPad與桌子鎖在一起,為重大新項目重新配置沒有窗戶的辦公室等。

不過庫克上台以後,蘋果每年的發布會似乎總有產品被媒體提前曝光,對其銷售也造成一定影響。而這次如此強勢地表態,也體現了公司對給保密機制加碼的決心。

保密文化並非蘋果獨有,其實在國內外很多科技公司,都有或多或少的相應政策。很多公司都限制了員工在公眾場合發言,甚至哪怕是在非正式場合人們都會非常謹慎。

2015年,《紐約時報》曾發表了一篇揭露亞馬遜「醜陋一面」的長文,其中展現的亞馬遜員工面臨的巨大工作壓力引起了大量討論。該報道也提到了亞馬遜的保密機制。亞馬遜有強制性的保密要求,即使是初級員工也要簽一份長長的保密協議。而在當初聊起亞馬遜的企業文化與工作壓力的話題時,公司只授權了幾名高級經理對《紐約時報》記者談論這件事,貝佐斯和他的高管都拒絕了採訪,私下溝通的員工則都選擇了匿名。

誠然,正常的保密措施對於公司是有必要的,但也要注意避免防護過度,引發質疑和不滿。其中爭議最多的,就是保密是否等於應該讓員工對所有事完全閉嘴?

在求職點評網站Glassdoor上,就有蘋果員工抱怨公司保密文化限制工作能力,稱甚至不知道他們在一半時間內是在做什麼。而2016年底,一向以「開放」形象示人的谷歌,也因內部保密政策太過嚴格而遭到員工起訴。

谷歌行為守則將機密信息歸類為「在谷歌的一切」。為了防止內部人員向監管機構或媒體泄露對谷歌造成負面影響的消息,禁止員工向任何人說出公司內部的活動,包括他們的律師。此外,訴訟文件也透露,谷歌還在內部搞間諜計劃,鼓勵員工舉報同事可疑行為,包括他人詢問有關項目的具體問題或其他細節問題。就算是員工在業餘寫小說,如果內容與在矽谷科技公司上班相關,也是要得到公司批准的。

任何違反保密政策的員工將被開除。而這名起訴者,也是因2016年初在社交網站上表達對上級不滿而被谷歌解僱的。

如果說很多公司不讓員工聊工作是擔心泄密以及可能不利於企業正面形象,有些則管得更加寬泛,乾脆是哪怕員工所言完全無害也不允許。據最近《衛報》報道,Facebook的所謂「抓鼠」團隊對工作人員進行監控,並解僱了一名向記者泄露無關痛癢信息的員工。

類似事件不只發生在矽谷。

與大多數日本視頻遊戲公司一樣,任天堂也是禁止員工向公眾談論其內部運作的,除非他們徵得了公關團隊的明確認可。2015年8月,任天堂本地化編輯Chris Pranger在一個叫兼職遊戲玩家的小播客中露面,結果幾天後,他就被公司解僱了。儘管他只是在節目里坦率地談了談自己在任天堂秘密樹屋(將產品語言本地化的地方)的工作,並不涉及什麼機密或者負面看法。儘管節目並沒引起主流的關注,只是一些粉絲網站上出現了相關摘錄和評論。

在2016年阿里開除搶月餅程序員一事鬧得沸沸揚揚之際,公司甚至利用技術追查了當初截圖公司內網對該事處置內容並外傳的員工。「阿里特別在意員工對外輿論,擅自截圖外傳被發現的話,後果會很嚴重。」一員工表示。

不管怎麼說,公司強調保護商業機密無可厚非,但還是要謹防走偏。對員工保密的範圍還是應該有度的區分,什麼都封口並不合適。

就拿加州現有勞動法為例,員工被保障有討論工作環境和公司內部潛在違法行為的權利,且不用害怕會因此被公司懲罰。此外,至少我們可以看到,在媒體曝光後,亞馬遜的福利確實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例如帶薪產假從12周變為了20周。

值得玩味的是,即使像這次這般嚴厲的警告,蘋果的內網文件依然泄露了出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i人事 的精彩文章:

千禧一代真正想從僱主那裡獲得的是生活與工作的平衡
「領導力」和「當領導」根本不是一回事兒

TAG:i人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