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孔子的識人智慧,令人拍案叫絕

孔子的識人智慧,令人拍案叫絕

孔子和弟子們在陳國絕糧,《孔子家語.在厄》中,還有一個小插曲,非常有趣,很能反映出孔子情景教學法的智慧和魅力。

孔子厄於陳蔡,從者七日不食。子貢以所齎貨,竊犯圍而出,告糴於野人,得米一石焉。顏回、仲由炊之於坏屋之下,有埃墨墮飯中,顏回取而食之。子貢自井望見之,不悅,以為竊食也。入問孔子曰:「仁人廉士,窮改節乎?」孔子曰:「改節即何稱於仁義哉?」子貢曰:「若回也,其不改節乎?」子曰:「然。」子貢以所飯告孔子。子曰:「吾信回之為仁久矣,雖汝有雲,弗以疑也,其或者必有故乎?汝止,吾將問之。」召顏回曰:「疇昔予夢見先人,豈或啟佑我哉?子炊而進飯,吾將進焉。」對曰:「向有埃墨墮飯中,欲置之,則不潔;欲棄之,則可惜。回即食之,不可祭也。」孔子曰:「然乎,吾亦食之。」顏回出,孔子顧謂二三子曰:「吾之信回也,非待今日也。」二三子由此乃服之。

這個插曲講述的是這樣一個故事:孔子受困於陳、蔡之地,跟隨的人七天吃不上飯。子貢拿著攜帶的貨物,偷偷突出包圍,請求村民跟他換些米,得到一石米。顏回、仲由在一間破敗的土屋下煮飯,有塊熏黑的灰土掉到飯中,顏回把沾著灰土的飯取出來吃了。子貢在井邊望見了,很不高興,以為顏回在偷吃。他進屋問孔子:「仁人廉士在困窮時也會改變節操嗎?」孔子說:「改變節操還稱得上仁人廉士嗎?」子貢問:「像顏回這樣的人,他不會改變節操吧?」孔子說:「是的。」子貢把顏回一個人偷偷吃飯的事告訴了孔子。孔子說:「我相信顏回是仁德之人已經很久了,雖然你這樣說,我還是不懷疑他,那樣做或者一定有原因吧。你待在這裡,我來問問他。」孔子把顏回叫進來說:「前幾天我夢見了祖先,這難道是祖先在啟發、保佑我們嗎?你做好飯趕快端上來,我要進獻給祖先。」顏回說:「剛才有灰土掉入飯中,如果留在飯中則不幹凈;假如扔掉,又很可惜。我就把沾著灰土的飯吃了,這飯不能用來祭祖了。」孔子說:「這樣的話,我也會吃掉。」顏回出去後,孔子看著弟子們說:「我相信顏回,不是在今天啊!」弟子們由此十分嘆服。

今天的我們也不得不嘆服!首先嘆服孔子知人之深。讀《論語》我們都知道,孔子對他的弟子們大都了如指掌。

《論語.先進》:子曰:「柴也愚,參也魯,師也辟,由也喭,回也其庶乎,屢空」。「賜不受命,而貨殖焉,億則屢中」。

孔子評價他的幾位弟子說:高柴愚直,曾參遲鈍,顓孫師偏激,仲由(子路)魯莽。顏回的學問道德接近於完善了吧,可是他常常貧困。端本賜(子貢)不聽命運的安排,去做買賣,預測行情,往往屢測屢中。

正是基於他對顏回的深刻了解,所以他絲毫不懷疑顏回的節操。

其次嘆服孔子體察人心的藝術。他聽了子貢的報告,沒有直接問顏回有沒有偷吃,而是說快把飯上來祭祀祖宗。祭祖的飯當然是第一個獻上來,沒有人吃過的。孔子非常巧妙的引出了顏回的回答。既弄清了情況,又顧及了顏回的尊嚴。你看孔老夫子調查研究的藝術是多麼的高超啊,不能不令人拍案叫絕!這個故事同時還令我們感嘆:有時候眼見不一定為實啊!

微信號搜索:中華詩文學習,或shiwen_xuexi

歡迎讀者朋友以個人名義分享,未經授權,禁止轉載用於商業目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華詩文學習 的精彩文章:

奧斯卡影后詹妮弗-勞倫斯受訪坦言,首次拍床戲感到緊張和羞恥
還原千古名句的整首詩,看看它們有著怎樣的風采

TAG:中華詩文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