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論語素解》全文二

《論語素解》全文二

有句話說半部論語治天下,微信最長文章只能發1/4部,我們只好分幾次發出來了。世人對孔子有諸多誤解。然而王陽明先生在貴州龍場相隔兩千多年一下子繼承了孔子之道,繼承了真儒的點滴血脈。孔子五十以後得道,也是得道的高人。大家仔細去看《大學》《中庸》就能夠明白了。

論語

黃子琦

00:00/04:10


第一章雍也篇

【原文】子曰:「雍也,可使南面。」

【注釋】孔子說道:「冉雍可以南面而為君主的。」這是孔子對自己的弟子少有的評價。冉雍也是周文王的後代來的,為人寬宏而大度。他曾經做過季氏私邑的長官,為政主張以德化民。但是季氏對他的進諫不能盡行,言不能盡聽,就辭去職務追隨孔子了。冉雍以德行著稱,孔子認為他的德行可以配君主之位了。

【原文】仲弓問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簡。」仲弓曰:「居敬而行簡,以臨其民,不亦可乎?居簡而行簡,無乃太簡乎?」子曰:「雍之言然。」

【注釋】仲弓就是冉雍,孔子贊其有君主之德。仲弓問子桑伯子這個人怎麼樣呀。孔子回答道:「還不錯的,簡。」孔子以一個簡字來進行評價。仲弓問道:「以恭敬自居而奉行簡約,以簡來面對百姓,不就可以了嗎?以簡自居而奉行簡約,這豈不是太過於簡單了?」孔子回答道:「你說的很對的。」孔子對弟子所說的,覺得很有道理。這裡要仔細的看兩句話有所不同,一個是居敬而行簡,另外一個是居簡而行簡,雖然差一個字,但是還是很不一樣的。居敬是以恭敬自居;居簡是以簡自居。以簡自居,也許就會比較隨性,不拘泥於繁文縟節,不拘泥於複雜的禮儀,不拘常理,這個還是不太好的。仲弓要求的是有簡德,但是並不是說求簡就把許多該有的禮給廢除掉了。修身以恭敬自居,以簡德對待百姓,老百姓要辦什麼事的時候,不要整得那麼複雜,簡單簡化一點,這是很好的事。身居高位的人簡約一些,物慾少一些,民風也會跟著變得淳樸了。這個簡字如果在老子那裡就會更進一層了。大道至簡,大道為什麼至簡呢?大家可以考慮一下的。

【原文】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二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無,未聞好學者也。」

【注釋】魯哀公問孔子道:「你的弟子當中誰好學呢?」孔子回答道:「我的弟子當中有個叫顏回的,他比較好學。他從來不會遷怒於人,也從來不會犯同樣的錯誤。可是很不幸,他很短命,已經死去了。現在就沒有了,沒聽說誰好學的了。」孔子提到自己的學生,應該還是內心比較難過的,這麼好學的弟子,這麼早就離開了人世。顏回安貧樂道,不會像子貢那樣能夠為政和經商,為什麼在孔子眼裡這麼重要呢?顏回年紀輕輕就可以跟孔子談論易經,而孔子到了晚年對易經非常著迷,有韋編三絕的故事,可想而知顏回的水平了。孔子跟顏回說什麼,他都會恭恭敬敬的在那裡聽,不會隨便發脾氣的。

【原文】子華使於齊,冉子為其母請粟。子曰:「與之釜。」請益。曰:「與之庾。」冉子與之粟五秉。子曰:「赤之適齊也,乘肥馬,衣輕裘,吾聞之也。君子周急不繼富。」

【注釋】孔子的弟子子華出使齊國,子華有出色的外交本領。冉子覺得子華的母親可憐,自己的兒子出使他國,還不知道什麼時候回來,也不知道吉凶如何。冉子還是很關心自己的同學的。冉子跟老師孔子請求說,能不能給子華母親一些粟。孔子回答道:「給一百斤吧。」冉子覺得太少了吧,也許子華要出去很長時間呢。孔子說道:「那就再多給四十斤吧。」結果冉子給了足足有兩千斤的糧食。孔子也沒有阻攔。他說道:「子華這次出使齊國,做的是高頭大馬,穿的是名貴的衣服,這些我已經聽說了的。君子一般來說只是救濟窮人,而不會說錦上添花,又把財富給富人。」

【原文】原思為之宰,與之粟九百,辭,子曰:「毋!以與爾鄰里鄉黨乎?」

【注釋】原思是孔子的弟子。孔子在魯國做官的時候,這個弟子當孔子家的總管。孔子對自己的弟子還是很大方的,給他糧食九百。原思推辭不要,哪裡好意思要老師的錢糧呢,如果要也不能要那麼多呀。孔子就說道:「你就不要推辭了,如果你覺得多的,就給你老家的鄉親們吧。」這裡跟前面說的周濟窮人還是銜接的比較好的。

【原文】子謂仲弓,曰:「犁牛之子騂且角,雖欲勿用,山川其舍諸?」

【注釋】孔子對仲弓說道:「犁田的耕牛產下的小牛犢,也可能身上長滿了紅色的毛,犄角很端正。雖然不想使用它進行祭祀,但山神會介意嗎?山神也不會捨得放棄它的。」古時候祭祀用的牛犢和耕牛是不同的。祭祀的牛犢毛為紅色,犄角端正。這裡孔子勉勵自己的弟子,英雄莫論出處,只要修養自己的德行,就能夠得到重用,總會有用武之地。春秋時候,英雄輩出,起於草莽也可為重用。

【原文】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

【注釋】孔子在這裡又評價自己的高徒顏回了。孔子說道:「顏回這個學生呀,他能夠做到三個月不違背仁。其它的學生呀,有的做到一天,有的做到一個月半個月的,僅此而已。」這裡雖然說是三個月,但是卻代表著永久不變了。三個月天道就有小變,這是比方久。即使天道有變了,還是沒有變化。不違仁,指的是沒有絲毫的私慾。如果有私慾,就是不仁了。孔子這個學生,安貧樂道,卻被孔子評價如此之高,是不是老師看錯了呢?各位可以考慮一下。顏回年紀輕輕就和孔子談論易經,能夠和孔子談論易經的人有多少呢?孔子晚年好易,晚年可以說是孔子的最高水平了。周文王被囚禁在羑里的時候,推演周易,這部易經講的是什麼呢?讓孔子如此著迷。

【原文】季康子問:「仲由可使從政也與?」子曰:「由也果,於從政乎何有?」曰:「賜也可使從政也與?」曰:「賜也達,於從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從政也與?」曰:「求也藝,於從政乎何有?」

【注釋】季康子問孔子道:「仲由(也就是子路)可以為政做官嗎?」孔子也許心裡在嘀咕,不想自己的弟子為權臣賣命,他沒有正面進行回答。孔子說道:「仲由呀,比較勇猛果敢,做事不會有什麼猶豫。但也許這樣的人,做事不會拐彎,也許不易於和別人相處,聽不進別人的意見,這樣的人也許還沒有什麼本事去做官的。」季康子又接著問道:「端木賜應該可以為政做官了吧?」孔子回答道:「端木賜呀,子貢為人處世可以說比較通達了,對為政的一切都看的比較透徹了,這樣的人恐怕對為政不是很感興趣。」端木賜不管是經商還是做什麼都是一把好手來的。季康子估計還是盤算著孔子的這些弟子的,挨個的問。季康子問道:「那冉求怎麼樣呢?」說:「冉求才藝雙全,也許比較清高一些吧,也許對做官沒有多大興趣了。」如果魯國國君來問,也許孔子又是另外一番回答了。

【原文】季氏使閔子騫為費宰。閔子騫曰:「善為我辭焉!如有復我者,則吾必在汶上矣。」

【注釋】閔子騫是孔子的弟子,在二十四孝的故事中。小時候他的母親過世了,留下了兩個孩子。父親又娶回來個後媽,又生了兩個孩子。後媽對他不是很好。有一次他幫父親駕車,天氣比較寒冷,父親握住他的手發現手比較冰涼,穿著比較單薄。父親又去摸摸後媽的那兩個孩子,是比較暖和的,也穿的比較厚。父親大發雷霆,讓他後媽走。閔子騫勸阻自己的父親,說如果把後媽留下來,家裡面只有我受寒,但是假如把後媽趕走,四個孩子都會饑寒交迫了。後媽因為此時感到很後悔。閔子騫以孝行和德行而聞名。大家看看孝順還是比較重要的吧?季氏想讓閔子騫出任他費邑的長官。閔子騫說道:「請幫我妥善推辭掉吧。如果還有人再來找我,召我去做官的話,我已經逃離到了汶水邊上了。」汶水為魯國邊境上的河流,閔子騫表明自己不為權臣賣命的決心。如果再來的話,我就從邊境的汶水跑出國去了。大家看看孝順的人,對君主也如此忠誠。古代舉孝廉還是很有道理的吧,俗話說百善孝為先。

【原文】伯牛有疾。子問之,自牖執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注釋】孔子的弟子伯牛生病了,而且不是一般的疾病,是嚴重的傳染病麻風病的。伯牛的父親得了麻風病,醫生勸說讓其父親一個人到山上去住。但是伯牛不忍心放棄父親,就放在家中每天照料,還到處尋醫問葯。可是伯牛的父親還是去世了,而且這個病還傳給了伯牛。孔子跟其它弟子從齊國剛回來,聽說伯牛病了,就跟子路他們一起過來看望伯牛。伯牛知道自己的老師過來了,非常的感動,連許多親戚都不敢見他,自己的老師卻親自來看他。可是又怕傳染給自己的老師和師兄弟。不管別人怎麼勸說,伯牛始終不肯開門。孔子給伯牛帶回來了邵樂的樂譜。伯牛很喜歡樂曲,他以後雖然一個人獨處,但是可以自己彈琴了。孔子讓他把手從窗戶里伸出來,這樣拉拉手當做見面了。孔子拉著伯牛的手傷心的說道:「讓我失去這麼好的學生,難道這是命里註定的嗎?這麼好的人,居然有這樣的病了。這樣的人,竟然得這樣的病了。」孔子重複的說著同樣的話,傷心到了極點。孔子得道之後,如果學中醫也許就有希望能夠救活自己的弟子了。也許由易經很好的契入中醫的。古代有由玄通醫者,也有由醫通玄者。

【原文】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注釋】孔子說道:「顏回真是賢德呀,住在很簡陋的地方,餓了一簞飯,渴了一瓢水。別的人都很替他擔憂,可是顏回卻樂在其中。不管別人怎麼說,怎麼看,他都安貧樂道,絲毫沒有改變。顏回可真是賢德呀。」這樣一個弟子,在眾多優秀的弟子之中排首位,為何呢?

【原文】冉求曰:「非不悅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廢,今汝劃。」

【注釋】冉求說道:「我並不是不欣賞老師您所傳的道,只是我想學道,但是卻力不從心的。」冉求有畏難的情緒了,看看老師孔子如何勸勉他的。孔子說道:「你這麼說也許不對哦,如果是力不從心,那是在求道的半途,中途而廢的,可是你現在還沒有開始,就已經不願意去求道了。」冉求多才多藝,孔子周遊列國的時候,季氏把他召回來做官了。齊國侵犯魯國的時候,冉求還親自帶兵擊潰了齊國。趁機勸說把孔子迎接回來。孔子晚年在魯國隱居的時候,得到了冉求的許多照顧。孔子這麼說,我們求道也不要畏懼困難。還沒開始呢,就說難,那也許不是真的難的。此道為天下最簡易的事情,只是世人莫能知莫能行而已。

【原文】子謂子夏曰:「汝為君子儒,毋為小人儒。」

【注釋】什麼是儒呢?儒,柔也。儒在周朝的時候指的是術士,就是專門指貴族子弟的教師。術士教授弟子傳道授業解惑,其首要是傳道。什麼君子儒,什麼是小人儒呢?君子儒是自己求道明道,同時也教自己的弟子明道;小人儒則不同,只是為了功名而已,為了求取仕途。老子說上善若水,水接近於道,正是因為水柔。儒也是柔,接近於道。孔子去世以後,子夏在西河這個地方設教,而西河之人把他比作孔子。連吳起這樣的人都是他的弟子可想而知了,魏文侯也尊他為師的。漢代儒家傳經,都溯源於子夏,可以說子夏是不辱師門的了。孔子這裡提醒子夏傳承自己的學問,不要傳了皮毛而核心的沒有傳下去了。子夏有些事情想不開,孔子也是看的比較準的,就提醒他了,也是關愛自己弟子的表現了。子夏兒子死了,把眼睛都哭瞎了。

【原文】子游為武城宰。子曰:「汝得人焉爾乎?」曰:「有澹臺滅明者,行不由徑,非公事,未償嘗至於偃之室也。」

【注釋】子游做了武城這個地方的官。孔子了解子游為政和選人用人的情況。孔子問道:「你在那裡選用到了合適的人才了嗎?」子游就回答道:「倒是有個人才叫做澹臺滅明,他從來不走邪僻小道,都是走光明正道。如果不是為了公事,他從來不會主動來我的住處。」澹臺滅明的字是子羽。這麼看來子羽是個君子了,非奸佞小人,為了求得一官半職就犧牲自己德行的人。子羽本來一開始想投奔孔子的,但是此人相貌和身材都很醜陋,孔子認為沒有什麼前途,就不怎麼待見人家。可是子羽更加刻苦的修學求道,他南渡長江講學的時候,足足有三百多名弟子追隨而去,由此可見其受到弟子的愛戴了。孔子後來追悔莫及,覺得自己以貌取人,失之子羽了。

【原文】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將入門,策其馬,曰:『非敢後也,馬不達也』。」

【注釋】孔子說道:「孟之反從來都不喜歡自誇,也不喜歡爭功。之前和齊國打仗的時候,魯國大敗而逃。孟之反也潰退的,但是他在最後給大家打掩護,將要跑入城門的時候,策馬揚鞭說了一句:我並不是有那麼大的膽量走在最後,而是馬跑的不夠快呀。」也許孟之反很幽默這麼說,他也是一個知曉進退的人。即使是打敗仗,也有立功的將領,他就是一個。他這麼說不自誇,也不去爭功勞。有許多人不去搶別人的功勞就好了,孟之反本來自己有功而讓出去了,非常的難得。他這麼低調幽默的處理,避免了許多其它將領的嫉妒。孔子對孟之反的做法非常的欣賞。有功不自居,有過不推諉,這也是君子的美德。

【原文】子曰:「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難乎免於今之世矣。」

【注釋】祝鮀是衛國的大夫,由於很有口才,所以得到了衛靈公的重用。嘴巴會說漂亮話,文過飾非,這樣的奸佞小人得到了重用了。宋朝為宋國的公子朝,這可是個美男子。由於貌美衛靈公也很寵著他,默許他和自己的夫人男子私通。後來公子朝和別人一起謀劃叛亂,把衛靈公驅逐出衛國。衛靈公復國之後,公子朝逃走了。由於南子非常的思念公子朝,所以衛靈公還是把他給接了回來。孔子說道:「如果沒有祝鮀那樣巧舌如簧,也沒有宋朝那樣的美貌,要在這個世上混下去還真是不太容易的。」孔子在那裡感嘆,當下的情形,禮崩樂壞,如果不和這些人同流合污,還真是不太好混了的。孔子周遊列國,處處都被排擠,也未能遇見明君,也沒有合適的從政的機會。雖然孔子這樣感嘆,但是也是勉勵自己和弟子,要做君子而非小人。再艱難都要堅持正道。

【原文】子曰:「誰能出不由戶,何莫由斯道也?」

【注釋】人平時起居習以為常的,都需要從門戶中出入,可是卻不知道人行必須要走此道。戶為單扇,如果雙扇才稱之為門。這裡不說門,而說戶,可以說道之為一不為二。世人只知道有形的道路,而不知道無形的正道。並不是道刻意的遠離世人,而是人不知道而遠離它罷了。並不是道迷世人,而是世人迷道罷了。人生在世,都是由於合乎先王之道才能夠通達,可是世人多違理背道,所以孔子以簡明的譬喻來為世人指點迷津。孔子說道:「誰能出入不用從門戶中走呢?又有誰不知道從門戶出入呢?可是為什麼世人都不知道從此道出入人生的樞機呢?」這一句話雖然很簡短,但是孔子給世人指點迷津了的。

【原文】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注釋】孔子說道:「質樸勝於文飾就顯得野了。」百姓如果沒有經過禮法教化,質樸勝於文飾就顯得野了。孔子接著說道:「文飾勝於質樸就過於虛飾了。」如果繁文縟節太多的話,也會使得假假的。孔子說道:「文飾和質樸都兼備,和諧統一可以稱之為君子了。」文飾為後天的修飾,質樸為先天的,這兩者互為陰陽的。先天和後天合二為一。許多得道的人也許隱居在山野之間,回歸於純樸。得道的人也許不拘泥於禮法,但可謂是文質彬彬的君子了。

【原文】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注釋】人剛初生的時候為正直的。正如人之初性本善。我覺得需要這麼看這個事情,人剛初生的時候,其實並不能代表著人之初。人初生的時候已經遺傳了父母的一些習性了。比如父母如果貪吝一些,生的小孩也是小小不用教的都貪心一些。俗話說三歲看老。康德也有個先天綜合判斷。這個是由父母祖宗那邊沿襲過來的業。我們要一代一代往上追溯自己的祖先,可以找到我們的祖先是遠古時期生活在海洋裡面的一條魚。人之初性本善,並不是說剛出生的時候,而是遠古時期,人性比較淳樸的時候。當然每個人剛出生的時候,遺傳了所有祖先所造的業,後天所造的業也很重要,也會有影響。如果比較正直,不去做惡事,就少了幾分遭受災難的風險了。如果不正直,去做了惡事,也能夠很好的生存下來,那隻能說是幸運了,也就是說幸免於難。君子沒有說幸運的,只有說不幸。為什麼這麼說呢?君子所行的是正道,得到好的福報這個是理所應當的,並不會說是幸運。如果是得到了不好的果報,那隻能是說不幸了。小人有幸而無不幸。小人做了許多惡事,如果得不到報應,那隻能說是幸運了。得到報應是應該的,而沒有得到,那就是幸運。如果得到報應了,不能稱之為不幸。孔子說道:「人之所以能夠生存下來,這是由於他比較正直,符合正道罷了;如果不正直的人,做了惡事的人能夠生存下來,沒有得到報應,這隻能說是幸運而免於災難了。」人的命運有命,也有運。命是宿命,這個是先天註定的;運這個是外緣了,這個是運氣,有點無常的。正如一首歌里所唱的,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拚。命和運互為陰陽。

【原文】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注釋】這句話大家也是耳熟能詳了。孔子說道:「知道的人不如愛好它的人。對於求道做學問,如果只是懂得道了,而不能夠安貧樂道,那就不如好道的人了。好道的人不如樂道的人了。」對於所學的技藝也是如此的,愛好,樂此不疲這是最好的狀態了。這裡的解釋不一定逐字逐句的進行翻譯,只要能夠把孔子的話外之音和餘韻能夠給大家盡量的解釋清楚就好了。

【原文】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

【注釋】孔子說道:「中等根器以上的人,可以說上等的學問的,也就是說道的。中等以下根器的人,不可以跟他說上等的學問的,也就是道的。」古人很尊師重道,注意這個道字,這可是中華傳統文化的根本所在。也是每個人修身立命所在的。古代的老師是傳道授業解惑的。首要的就是要傳道。老子也說過類似的一句話,上等根器的人聞道了,就會契入內心,勤勉而奉行;中等根器的人聞道,處於半信半疑之間,看似裝進腦子了,又沒有當一回事;下等根器的人聞道,就會覺得很荒謬了,就會哈哈大笑了。如果不被別人笑的事情,也許就不符合大道了。所以此部經典中,孔子很少直接說到性命、仁、道這些話題。孔子覺得說了也白說,時機未到會增加誤解的。孔子很喜歡自己的弟子顏回,可以跟他有很好的共同語言。顏回甚至超越了自己的老師了,年紀輕輕就能夠跟孔子探討《易經》的。

【原文】樊遲問智,子曰:「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智矣。」問仁,曰:「仁者先難而後獲,可謂仁矣。」

【注釋】樊遲在這裡向自己的老師問智,也問仁。樊遲問智,孔子就回答道:「所謂的智者,也就是聰明人了。他在為政的時候,專門務於人道,務實的去幫老百姓解決實際的困難。對鬼神那些未知的事情保持恭敬,但是不會被其迷惑了,保持適當的距離。不會以鬼神這樣的事情來治理百姓,也會使得百姓迷惑了。對於鬼神神明保持恭敬就可以了。」孔子這麼說會不會是由於他有些迷信呢?樊遲問仁,仁者什麼最難呢?其實戰勝敵人容易,戰勝自己是最難的。先難的事情就是克己了,前面也講到了克己復禮了。首先要修身齊家,才能治國平天下。如果一間屋子都沒有能夠掃乾淨,自己都沒有辦法修行好,如何去感化世人呢?如果能夠克己,解決自己的物慾的問題,就可以稱之為仁了。仁者先從難的做起,最難的就是克己了。如果能夠克己就能夠復禮了。需要克己的物慾。仁者先從難的做起,不問收穫。先失去後得到,把自己的物慾都去掉了,就會得到智慧了。自性之中具足了一切智慧了。不計較收穫,先不追求名利,而是修行積德,看似失去了許多,但是卻會有很好的福報的。仁者是先舍後得,而非仁者是先得後失去。如果沒有積德,德不配位的話,即使得到了也不會長久的。孔子接著回答道:「如果能夠先難而不問收穫,先舍後得,這樣就可以稱之為仁了。」

【原文】子曰:「智者樂水,仁者樂山;智者動,仁者靜;智者樂,仁者壽。」

【注釋】這句話比較有名的了。這裡所說的智者可謂非智者,可以說是聰明人好了。聰明和有智慧是有區別的,有智慧的人看著也許是比較愚笨的,正所謂大智若愚的。老子說,知者不博,博者不知。這裡的知是智慧的。有大智慧的人似乎不是很博學,並不是什麼都去學,面面俱到的。先知先覺的人有大智慧,先知覺後知,先覺覺後覺。孔子說道:「聰明人樂於接近水,仁者樂於接近山。聰明人好動,而仁者好靜。聰明人好樂,也會享受天倫之樂;而仁者生活符合於天道,故而長壽。」聰明人樂於接近水,是由於聰明人妄念比較多,思維比較敏捷。水能夠千變萬化,可以變成氣,可以變成冰,可以上天可以入地。在方的容器就變成方的,在圓的容器就變成圓的。仁者樂於接近山,古代許多仁者隱居在山野之中,不求功名,專心修道。在山裡隱姓埋名,更能找到清凈的修道場所。烏龜比較安靜,動作緩慢,壽命也會長一些。仁者少思寡慮,入於靜定,壽命自然就長了。仁者有真正的智慧。

【原文】子曰:「齊一變,至於魯;魯一變,至於道。」

【注釋】在孔子眼裡周朝比較符合聖人之治,符合天道的。齊魯這個地方保存的相對來說相當好了。就像現在世界文明在東方中土保存的最為完備。西方的科學輸入進來已經有很長時間了,在這裡與古老的東方文明融合了。相對來講,東學西漸還是比較困難一些,讓老外來學習原汁原味的文言文有語言障礙。再加上此道非言語所及,更是難上加難了。所以說東方文化代表著人類的文明了。在春秋戰國時期,齊魯文化代表著周朝的文化了。齊國的文化還比魯國差一點,魯國的文化還需要再變一變才能接近於道。世風日下,即是是魯國也是不行了。君非君,臣非臣了。三桓的勢力都遠大於國君了。魯國的國君失去民心也很久遠了。孔子說道:「齊國一變,就可以有魯國那樣的水平了。這裡是指傳承聖人之治的程度,是符合天道的程度的。魯國再一變就可以接近於道了。」

【原文】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

【注釋】前面一句孔子說的如果要接近於道,需要溯本歸源。觚是古代裝酒的器具,形狀是上圓下方,容量大概有二升。可是後來的觚發生了變化了,所以孔子感嘆觚不像觚了。在孔子來說,周禮所制定的是比較符合天道的,可是世風日下,逐漸一切都發生了改變。君臣秩序發生了改變,連喝酒的器具都發生了變化,物是人非。東方的齊魯應該是保存周禮最完整的,正如當今的東方文明保存了世界的文明。可是連魯國這裡都是君非君,臣非臣了,孔子非常的傷心。孔子感嘆道:「這個觚又不像觚,這也算是觚嗎?這也算是觚嗎?」

【原文】宰我問曰:「仁者雖告之曰:『井有仁焉』,其從之也?」子曰:「何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注釋】這句話看起來可費勁了,翻看了不少以前的註解,這裡大概能夠得到它的意思了。宰我問孔子道:「對於一個仁者來說,如果跟他說,有個仁者掉到了井裡了。作為仁者要不要跟著掉進井裡面去呀。」宰我這麼問真的有點難為老師了。這是以掉到井裡來比喻有憂患災難了。對於仁者來說,是不分在井裡的是仁,還是不仁的。對於仁者來說,仁者愛人不分男女老幼的。所以這裡孔子老師首先有點反問宰我的意思了。你就不該這麼問,不管井裡面的是仁者,還是不仁者,都還是需要去搭救的。宰我在求仁的時候,有這個疑問也是很正常的了。在歷史上有許多人殺身成仁,明明無濟於事,還把自己搭進去,這裡孔子是不認可這個事情的。孔子回答道:「宰我你為什麼要這麼問呢?首先不管井裡面是仁者,還是非仁者,都是要同等對待的呀。其次,你就這麼傻乎乎的跟著掉下去嗎?作為一個君子,作為一個仁者來講,可以為了仁義犧牲自己這個沒問題的,可是不可以自己把自己陷在井裡面去。」言外之意孔子說,你不可以這麼笨的,可以想想辦法去救人的,不是傻乎乎的自己也跟著掉進去,不是兩個人都死了嗎?如果仁者遇見憂患,傻乎乎的把自己也陷進去,而不是先想想其它的解救的辦法,而不是簡單的就跟著去死。孔子也是勸誡自己的弟子,千萬不要因為自己遇見了什麼災難,自己的所有弟子都跟著去死了。如果非得要犧牲去救仁者,那也是萬不得已的事情了。孔子接著說道:「君子可以吃虧,可以被欺,但是不可以糊塗的,背離於仁的。」舜在辛苦的挖井,父親和那個後娘生的弟弟趁他在彎腰挖土的時候,一起往井中填土,將井填死。幸好舜預先就做了防備了,已經挖好了另外一個通到地面的通道了,就逃了出來。真正孝順的人,小杖就乖乖的承受了,大杖打就馬上要跑了。如果父母拿著大的杖來打,正在氣頭上,打是打了,但是會讓父母承受不慈愛的罪名了。打得嚴重了,父母氣消了也會心疼了。舜跑掉了,這個也是一種孝順的表現,而且是以德報怨的。

【原文】子曰:「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叛矣夫!」

【注釋】孔子說道:「君子求道,對於載道的經文深入的考究,非常的博學;君子如果想要成為真的君子,需要以禮來約束自己的言行。這樣就不會有背於道了。」經文中記載了古聖先賢的教化,君子要在巨人的肩膀上繼續去修學,重視研讀經文。這裡博學並不是對什麼都學的。教之道,貴以專。如果太過於博,就寬泛不深入了。老子說,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專於求道,得道了就能夠知曉天底下的許多道理了,也就博了。如果說博學是對天底下的文字,都無不考究,很博學的話,這樣也許會適得其反的。格物致知並不是讓學子去把天底下的書,一本一本的格完,這樣畢生精力都不行的。反而如果能夠格一本,比如《道德經》,就等於讀了天底下的許多書了。如果能夠格心,把心性給搞清楚,也就無師自通了。

【原文】子見南子,子路不悅。夫子誓之曰:「予所否者,天厭之!天厭之!」

【注釋】南子是衛靈公的夫人,這可是個有淫行的大美人,孔子去見她會惹來爭議的。孔子到了衛國,南子請求要見一下這個賢德的君子,孔子婉言謝絕了。可是在古代有這樣一個禮節,如果到了這個國家當官來了,需要見國君夫人。國君夫人也被稱為小君,國君相當於大君了。子路看到自己的老師去見這個淫亂的人,就以為恥辱,就憋著嘴不高興了。《史記》裡面記載孔子見南子的時候,南子隔著薄布幔見到了孔子,連續拜了兩拜,身上穿戴的玉珮飾物嘩嘩直響。可是估計會讓各位讀者失落了,沒有記載更多的事情了。孔子就發誓說道:「我如果做了不合於禮的事情,如果做了不合於道的事情的話,就讓上天棄絕我吧,那就讓上天棄絕我吧。不要再眷顧我了,讓老天來懲罰我好了。」孔子急忙發誓給自己的弟子,澄清自己的清白的。孔子是君子來的,是所有弟子的表率,他說這句話應該不是心虛吧。

【原文】子曰:「中庸之為德也,其至乎!民鮮久矣。」

【注釋】此部經典中談到中庸這個詞的就這麼短短的一句,回頭在另外的經典中還會專門談中庸。不偏不倚,沒有過也沒有不及,這樣的就稱之為中。平常稱之為庸。我們說庸庸碌碌的過一輩子,這個庸就是平常的意思。可是有句禪語是平常心是道。這個平常果真如我們所說的那麼平常嗎?也許對於得道的人眼裡看來,大道至簡,再簡單再平常不過的了。可是世人莫能知,莫能行,這是由於物慾的遮蔽,就看不到平常的道了。中醫說健康的人為平人,不偏不倚,陰陽平衡。國家也是如此,天下太平,也是平常就好。國家也需要陰陽平衡,如果陰氣太重,小人橫行,就會亂了。這裡說的中庸,實質是平常,但是要做到這個平常也許真的不那麼簡單的。對於佛家來講有不二法門。世人喜歡區分好惡,而對於佛門智慧來說需要擺脫這種分別心。孔子說道:「中庸不偏不倚,無過也無不及。這是一種至德了,世人都很長時間不知道了,也很少有人能夠達到這種程度了。」

【原文】子貢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子曰:「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

【注釋】子貢問道:「如果廣施恩德於百姓而能夠扶貧濟困,關心老百姓的疾苦,這樣的人怎麼樣呢?可以稱之為仁了嗎?」孔子回答道:「何止是仁呢,簡直可以稱之為聖人了。即使是堯舜這樣的聖人也還在擔心有所不及呢。聖人都是想著四海之內都能夠照顧得到自己的子民,可是天下之大,還有所顧及不到的。這裡並不是貶低聖人的,相反也是在讚揚堯舜的仁德。要說仁,就是如果自己想立功立德立言,在天下立足,先有幫別人立足之心。如果自己想達成所願而先幫助別人達成。設身處地的想自己所欲達成的,就可以知道別人想什麼了。能夠推己及人這樣做,這樣想,就離仁也不遠了。」子貢雖然有志於仁,但是都是仰望高遠。孔子勉勵子貢要按照他所問的去做,踏踏實實去做就可以了。也給他多一些自信,堯舜這樣的聖王也是想著這些的,也還沒有做好。子貢你如果把這件事情做好的話,也就可以稱之為仁了。子貢不知道仁在何方,也不知道如何達成仁。孔子教子貢從自己身上取,從近處著眼去入仁。孔子教世人如何求仁,從何處入手。從自己身上還遠了一點,如果著眼於心更加直接且近了。


第二章述而篇

【原文】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彭。」

【注釋】孔子說:「我完整的傳述古聖先賢所推行的大道而不添枝加葉,也不會寫新的作品。我對古聖先賢傳下來的東西深信而體行。要說追溯到古老的源頭,我可以說已經追溯到了彭祖了。」彭祖為養生的鼻祖,據說活了八百歲。孔子刪詩書,定禮樂,修春秋,這些都是傳先王之舊道,未敢有所改變的。孔子的德行越盛,其心越謙下。雖然說述而不作,但是已經是集合群聖的大成了。雖然只是傳述,但是其功德已經比作還要多了。古人的智慧非常了得的,紀曉嵐非常博學,但是也未敢留下多少文字。古人對傳世的經典非常的慎重的,生怕傳述的不好。

【原文】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注釋】孔子在自我反省自己,聖人反求諸己而不是求於人。孔子說道:「沉默是金,雖然默默的沒有夸夸其談,但是內心識得大道程度有多少了呢?」俗話說,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只有自己內心能夠真正知道自己到了什麼樣的水準了,是否和古聖先賢心心相印呢?孔子說道:「我修學求道做學問,從來都不會覺得厭倦,這個我做的怎麼樣了呢?」孔子活到老學到老,智慧這個東西需要用一生來進行修行的。孔子在其他章節中說到,在一個範圍內要找到如他這麼忠信的人還是比較容易,但是要找到像他這麼好學的就少了。孔子曾經幾次三番去向老子問禮求道。孔子還曾說了,朝聞道夕死可矣。如此可見孔子多麼重道的。孔子說道:「除了我自己明白此道,求道修學不會覺得厭倦外,我還會不斷地把自己修學所得傳授給自己的弟子,從來都不會覺得勞累的,這個我又做到多少了呢?」為了方便,這裡把一句話拆開來進行解釋了。

【原文】子曰:「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

【注釋】孔子一日而三省己身,這樣說也是讓自己的弟子學著反求諸己的。孔子說道:「如果不修行培養德行,不努力的求道做學問,聽到了道義而不去躬行,不善的言行不能夠改正,這是所擔憂的,很擔心我自己做不到這些,所以時刻反省自己。」有許多君主不是務於道德,而是務於擴大自己的土地,這如何能夠守得住呢?如果德不配位,再多的土地也會失去的。如果不修行培養德行,再好的福報也會失去的。

【原文】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注釋】這是孔子的弟子形容自己的老師的話語。弟子自然是非常的崇拜和尊重自己的老師的。自己的老師德行高遠,可是平時日常起居又是如何的呢?和常人有什麼不同呢?這也是大家比較好奇的,既不能高推聖境,也不能把老師給看低了。老師也是人,也需要油鹽醬醋,也需要吃喝拉撒。孔子在閑暇無事的時候,也就是燕居的時候。體態很舒展,和顏悅色的樣子。君子慎獨,自己獨處的時候,也清楚離地三尺有神靈,不敢隨意妄為的。在閑暇的時候需要放鬆自己,但是也不敢太過於懈怠和放肆。也不會太過於嚴厲,在休閑的時候還不懂得文武之道一張一弛。如果太過於嚴厲苛刻的對待自己,身心都得不到放鬆,也不能更好的求道做學問和為政的。聖人暗合於中庸之道,胸中有中和至正之氣。

【原文】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

【注釋】孔子晚年的時候在那裡感嘆道:「我已經衰老的很厲害了,好久都沒有夢見周公了。」孔子的內心是多麼的蒼涼,他一生欲推行大道於天下。可是天下的大勢如此,他即使再怎麼奔走相告,奔走於列國之間,也無濟於事。如同在鬧市裡說話別人聽不見,如同在飛瀑之下的魚鳴,如何能夠聽得到響聲呢?如果有兩三個人迷還好,如今舉世皆迷如何能夠喚醒世人呢?孔子畢竟是大師了,有許多弟子傳承了他的學問。這樣對於後世影響很深遠了,如今孔子學院都遍布全球了。隨著東方文化的復興,也許在不久的未來,許多洋弟子會紛紛來參拜先人孔子了。周公為周文王之子,周武王的弟弟。姜子牙分封了齊國,周公姬旦分封在了魯國。你看看齊魯這兩個國家,都是聖人的後代,禮崩樂壞如此,還互相攻伐,豈不令孔子痛心呢?孔子在這裡感嘆,是感嘆周公之道不行於天下久矣。

【原文】子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

【注釋】各位請注意了,這句話雖然很短小,但是足足可以寫一大本書了。什麼是道,什麼是德,什麼是仁,什麼是藝。這裡選擇緊要來進行解釋。你看老子道德經,解釋道德這兩個字,非常的精簡也花了五千餘字了。所以說要在很短的篇幅里說清楚這句話也不是容易的事情了。但孔子胸中之道德和老子的道德,也許其境界有不同的,要不孔子向老子問禮之後,感嘆老子猶龍了。志者,在古代來講上面為士下面為心,士人的心。對於古代老講士人的心不是去做官,也不是求取功名,而是求道來的。志為心之所系,心的歸屬。我們學子做學問,心必繫於道,而不是別的什麼。所以孔子才勸誡子夏要講君子儒而非小人儒。君子儒是明道,而小人儒僅求功名。據為執守的意思。德為按照大道所引導勤勉求道而有所得於心。如果有志於求道,能夠執守大道精進不斷地進行修行,就能夠在心裡有所得。注意了,這裡是說心裡有所得哦。得不得道,自己會知道的,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如果在心裏面有所得了,就安守其道而不使得失去它,行為不失於道,說話也不失於道,內心所想也不失於道,這就叫據於德。假使能如此就能日新日日新的,每天都能夠有所頓悟,有所進步的。依為不違背仁。仁為克盡私慾,如果能夠私慾盡去,德盛就很圓滿了。如果功夫到了這種程度,就能夠於須臾不離於道了。游為玩物調節性情的。君子求道而要遊玩的東西也是和小人不同的。君子所遊玩的為六藝,也就是禮樂射御書數。這幾種東西君子作為修身養性來遊玩的,不至於修道過於悶,而且有助於提升心性,也有助於通過六藝來接引弟子。禮能夠使得言行舉止符合於道。樂能調養心性,孔子和弟子都很喜歡古琴,伯牛患病期間,孔子還把自己從齊國所學回來的韶樂傳給他。射能使得君子能夠正己,射並不是和別人比高下,而是看自己是否端正,身心皆正才能射不偏的。自己都是偏的如何能夠射得正呢?君子之御為善於御其心,不使得心猿意馬,當然本意是指學會駕車的本領了。君子如果不會書,就不能立言,也不能夠從古聖先賢的經書中汲取營養。當然書也含有書法,書法之中也蘊含著大道。許多書法家也為得道高人,許多人得道之後書法繪畫都是可以的。數為術理數,對於易理如果要弄懂也得懂數。這裡雖然說是六藝,但如果能夠有所得於心,得道了以後,智慧打開了,這六藝就能夠到達一種全新的境界了。這章孔子教弟子如何為學,不能只是看中六藝,還要看到更高層次的東西。比仁要高的是德,比德要高的是道。孔子對於仁都是很看重的了,更何況於道呢?孔子這裡也是勉勵自己的弟子求道的。孔子說道:「我們做學問要有志於求道,要執守於道勿失於心的,這樣才能夠有所得的。如果能夠不失於道,其德就盛而全了。須臾也不違背仁,德行就常隨而物慾越來越淡薄了。君子得於道,自然德藝雙馨了。有了智慧的增長,六藝也會增長了。君子不失於道,而遊學於藝。」學者須細心領會,要懂得哪個先哪個後,哪個輕哪個重,哪個是本哪個是末。這樣就不知不覺游於聖賢之域了。

【原文】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

【注釋】這一句自古以來各家的解釋都是比較有爭議的,要是孔子老人家在話當面問清楚就好了。束脩有的解釋說是十條幹肉,也就是說帶給老師的見面禮,這個是禮中最輕的了。還有一種解釋是說,束脩就是達到一定年齡,可以穿戴束帶裝飾物品,也就是正式宣告滿十五歲了。我還是偏重於第二種解釋的。如果每個弟子十條幹肉,孔子有三千弟子,那總共三萬條幹肉,孔子家都裝不下了,開玩笑了。當然第一種解釋也可以講的過去,說只要誠心帶來一點薄禮,我孔子並不是看你送禮,而是有這份求學求道的誠心。自古以來沒有老師自己主動去找學生非得要教別人的,而是要弟子誠心來登門求學的,這樣才能教的下去。古人很尊師重道。孔子說道:「對於能夠滿一定的歲數,能夠聽得懂我所講的學問的,只要主動來求學問道的,我都不會分貧富貴賤,一概都會儘力去教他的。」話雖然這麼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呢,孔子自己知錯都能改的。有一個弟子子羽,長相和身材都很難看,孔子一開始認為他也許不會有什麼作為,就沒有怎麼搭理人家。後來這個弟子刻苦修學,南渡長江講學,有三百多人都追隨過去了。孔子曾經感嘆,以貌取人,失之於子羽了。聖人不愧是聖人,自己有失,主動反省自己了。

【原文】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注釋】什麼是憤呢?憤為心裡求通而沒有能夠通的意思。這個字左邊為心。右邊為賁,也就是沖的意思。內心裏面比較盈滿,但是出不來,不能通。我們平時所說的憤怒,也就是由於怒氣滿了出不來德緣故了,需要把這個怒氣通了,宣洩了就好了。這裡這個憤是說做學問的一種狀態的。可能不斷地修學,很多學問裝滿了,也有許多的疑無法解決。如果沒有碰到這樣的瓶頸就不要開啟,還是讓他悶一悶等待時機再啟發的。你看孔子教自己的弟子做學問求道,都是用心良苦的。俗話說,大疑有大悟,小疑有小悟。在這種狀態下,弟子也會覺得師父的重要,更會珍惜師父的教導。什麼是悱呢?悱左邊為心,而右邊為非。心裡似有明白了,但是卻不知道怎麼用言語來說清楚。那也許還是不能完全明白的。在這個時候,求學的人是最痛苦最鬱悶的時候,這時候就可以啟發他了。大家注意了,前面對憤為啟,對悱為發,合起來就是啟發。這個詞大家用了那麼久了,原來是從這裡來的呀。孔子講自己是這麼引導啟發自己的弟子的,他說道:「如果求學的人不到憤懣,心裡想求通而無法通的時候,沒有遇見這樣的瓶頸的時候,就不要去開導他的,讓他繼續發酵一段時間,突破了就會有大的進步了。如果求學的人不到心裡似乎明白,可是又找不到合適的言語來進行描述。不到這種程度,還要讓他再痛苦領悟一下,不急於啟發他,這樣在急需啟發的時候再啟發就會有深刻的領悟。如果告訴弟子一部分,他還不能夠粗類旁通,就不要再告訴他新的東西了。」隅為角的意思。一個屋子四個角,如果告訴了一個角,他就能夠找到其他三個角,這樣的人就學有餘力了。可以多告訴他更深層次的東西。

【原文】子食於有喪者之側,未嘗飽也。

【注釋】人世間的苦最大莫過於死了。當然生老病死都是苦,佛陀也總結了人生的八苦,其中也含有死這一苦。每個人不管多麼富有,地位多麼高,都必有一死。孔子能夠感同身受喪者的可憐,失去親人的家屬的痛苦。孔子小小的年紀就失去了父親,母親顏征含辛茹苦把他帶大,在他十七歲的時候也離開了人世。孔子心裡知道其中的分量。佛陀在世的時候,有個婦人抱著死去的孩子非常的痛苦,來找佛陀。佛陀跟她說你去城裡面挨家挨戶問問,如果哪一家沒有死過親人的,就給一粒米,看看能夠乞討到多少糧食。結果這位婦人空著手回來了,她這才明白自己承受的雖然是莫大的痛苦,但是這也是所有人得面對的。她的苦痛也減輕了好多,有這麼多人共同分擔了痛苦了。正是因為孔子有這種悲天憫人的情懷,感同身受,所以吃不下去的。孔子的弟子記載他,如果遇見有人死去,或者剛好遇見喪事,孔子從來都沒有吃飽飯過,也就是勉強填填肚子罷了。

【原文】子於是日哭,則不歌。

【注釋】這是弟子記載孔子的事迹。孔子在(弔喪)當天哭了,就不會弦歌了。這句跟前面一句還是比較連貫的。孔子作為君子之師,精通六藝,也諳熟音律。從這裡記載來看,孔子是在臨喪時,內心感同身受,悲憫逝去的人,同情失去親人的人,心裡有悲戚,盡禮而返。孔子並不是機械的按照喪禮而來,而是發自內心的,這個才是喪禮的靈魂所在。但是也不能過於悲傷,如果像子夏那樣,自己的兒子死了,把眼睛都哭瞎了,這也是不合於禮的。

【原文】 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唯我與爾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軍,則誰與?」子曰:「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

【注釋】孔子對自己的弟子顏淵說道:「得到重用就推行其道,如果得不到重用,時機不到就退藏,也就是韜光養晦。能夠做到這樣,我這麼多的弟子當中,只有你和我能夠做到吧。」你看孔子對自己的這個弟子多麼器重的。雖然顏回歲數比較小,但是非常了得,他能夠和孔子有共同語言的,契合孔子的心法。子路剛直勇猛,他聽了之後很不服氣的。老師怎麼這麼看重顏回呢,子路我能夠勇冠三軍,他顏回歲數比我還小二十歲,是一個奶油小生來的,白白凈凈的,手無縛雞之力。也的確難以讓子路信服的。子路說道:「老師假如你率領三軍作戰,你會選擇誰一起呢?」子路眼巴巴的,希望老師說的是選擇他。可是老師孔子怎麼講的呢,可是一點都不客氣的。孔子說道:「徒手就敢打老虎的,不管河水有多深都敢趟過去的,這樣死而無悔的人,我可不想選擇的。我要選擇面對重大事件的時候,還是要有敬畏和恐懼之心,但是卻不退縮,能夠周詳的謀劃而成功的人。」你看子路想表現,但是在自己老師那裡碰了一鼻子灰的。雖然老師這麼說,但是對自己的每個弟子都是很關心的。

【原文】子曰:「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則從吾所好。」

【注釋】孔子說道:「如果富貴是符合於道義的,那就是可以去追求的,雖然只是手執皮鞭為別人開路的低微的職位,我都甘願去做的。如果不符合於道義,即使再高的職位,再多的權力,再豐厚的祿位,我都不屑一顧的,我只願意安貧樂道,做我喜歡做的事情罷了。」孔子這麼說並不是他有多清高哦,他願意做卑微的官職的,只要能夠符合於道義的,能夠為百姓謀福祉就可以的。

【原文】子之所慎:齋、戰、疾。

【注釋】這句話好短哦,但其義也不簡單的。孔子對以下三樣事情很慎重對待:齋戒、戰事和疾病。孔子要按照周禮那樣來莊嚴的對待齋戒。這是發自內心的,不是別人看不到自己做什麼就可以做的。君子慎獨,非常的慎重的。齋戒的時候不近女色,不飲酒,不吃葷腥等。黃帝向廣成子求道的時候,也是虔誠的齋戒的。雷公為黃帝的臣子,他向黃帝求醫道也需要齋戒的。黃帝擔心九針醫術就會流散,子孫後代就不能繼承下來。他想把九針傳給雷公。黃帝說這可是先師再三告誡的,不能隨便輕易地傳授給別人,必須經過割臂歃血的盟誓才能傳授。於是雷公很虔誠地齋宿三日後舉行割臂歃血儀式。黃帝就把醫學要道傳授給他了。如此可見,古人對於子孫後代的恩德多麼的深厚。我們沒有能夠繼承岐伯九針醫術,真是愧對祖先的。不繼承還沒有關係,反倒有許多人抨擊中醫,真是令人痛心的。孔子對於戰事非常慎重,不是為了戰而戰。孫武這樣的兵聖提的是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武這個字分開來是止戈,也就是止息干戈的。疾病為人生一大苦的,孔子生病了自己的弟子都在替他祈禱。弟子伯牛為了照料生麻風病的父親,也被傳染了。伯牛的親人朋友都不理他,孔子剛從齊國回來就去探望他,還給他帶去了伯牛渴求已久的樂曲《韶樂》。

【原文】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

【注釋】《韶》據說是舜帝時候的一組樂舞。舜帝是從堯帝那裡禪讓而得來的帝位,沒有經歷過任何的戰事。所以《韶樂》中盡善盡美了,極具祥和之氣。孔子到了齊國,聽聞了這首樂曲之後,三月吃肉都不知道什麼味道了。這當然是誇張的說法,就是這首樂曲整日的縈繞在孔子的周圍,讓孔子如痴如醉,所以也不知道美味的滋味如何了。由此可見孔子更加註重精神的享受的。孔子不由自主的說道:「我從來都沒有想到,音樂竟然能夠達到了這麼迷人的地步的。」求道的賢人往往彈奏古琴修身養性的,當年堯帝把自己兩個女兒下嫁給舜的時候,還送了一把五弦古琴給他的。西晉初期竹林七賢的嵇康,被鍾會和司馬昭害死之前,在刑場上彈奏了一曲《廣陵散》,可謂是驚天地泣鬼神了。嵇康彈完救把琴放下嘆息道,從前曾經有人要跟我學習《廣陵散》,我都捨不得全部傳授給的,如今《廣陵散》也許真的失傳了。

【原文】冉有曰:「夫子為衛君乎?」子貢曰:「諾,吾將問之。」入,曰:「伯夷、叔齊,何人也?」曰:「古之賢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為也。」

【注釋】冉有問道:「我們的老師孔子會不會輔佐現任的衛國國君呢?」當時現任的衛國國君為衛靈公的孫子。衛靈公的兒子由於謀殺南子,被驅逐出境了。衛靈公死後,就由衛靈公的孫子即位了。而衛靈公的兒子在晉國謀求要回國即位。這樣父子相爭這個王位,是非常有悖於禮法的,也是孔子看不起的。人家伯夷叔齊還主動的把王位讓給自己的兄弟,吳太伯為了把王位讓給周文王還三次辭讓了王位。孔子可能打心底里想,衛國應該向這幾個賢人學習一下,父子還相爭到了這種地步。子貢回答冉有道:「嗯,我也不知道哦,不過我現在去問問老師的。」這兩個弟子擔心老師在衛國呆這麼久,是不是想在這裡做官了呢。子貢進去見了老師問道:「伯夷叔齊是什麼樣的人呢?」孔子回答道:「他們兩個都是以前的賢人的。」子貢又接著問道:「他們兩個有沒有怨恨呢?」孔子回答道:「他們兩個求仁而能夠得仁,還有什麼好怨恨的呢?」子貢這就出來了,他對冉有說道:「我已經打聽清楚了,我們的老師不會留在這裡輔佐現任的國君的。」你看子貢真是聰明人,拐彎抹角的就能夠把老師的真實意圖給套出來了。伯夷叔齊和衛國父子相爭形成鮮明的對比,有一定的可比性,所以子貢選取伯夷叔齊來試探孔子的態度。

【原文】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注釋】孔子的弟子顏回安貧樂道,一簞食一瓢飲,身居陋巷,別人都很替他擔心。可是顏回從來沒有不會覺得有什麼不開心的。你看師徒二人多麼臭氣相投呀。孔子在這裡說:「吃著粗糧、喝著白開水、彎著胳膊當枕頭,這樣子簡簡單單的生活樂在其中了。如果不符合仁義而得到的富貴,我一點都不稀罕,離我非常的遙遠,如同天上浮雲一樣。」孔子如果為了想得到富貴,那可是太容易的事情了。他周遊列國之所以沒有得到重用,是不希望和姦佞小人同流合污罷了。不符合於大道的富貴,孔子是堅決不會接受的。孔子也勉勵自己的弟子要重道義而輕富貴的。

【原文】子曰:「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

【注釋】孔子晚年好《易》,韋編三絕。他最喜愛的一個弟子顏回很年輕的時候就能和他談論《易》了。孔子也許在那裡看得太入迷了,都忘記了時間了。孔子此時也許已經得道,要不也不會看得進去的。也許他在感嘆,哎呀,原來當初老子所講的道在這裡呀。自己忙活了大半生的仁義,才發現這個是更高層次的東西呀。孔子說道:「假如再給我多活幾年,從五十歲開始就學《易》的話,就不會浪費那麼多時間了。」由此可見,求學的人不應止步於《論語》,學完這個應該早日步入《易》的殿堂,當然這是需要用一生去領悟的。

【原文】子所雅言:《詩》、《書》、執禮,皆雅言也。

【注釋】俗話說雅俗共賞,雅和俗是相對的。孔子在講這三種東西的時候使用的都是雅正之言。孔子是比較莊重和威嚴的,不能隨隨便便的。詩可以調理性情;書可以研討如何為政;禮可以使得一切符合道義,符合秩序,這些都是日常要用到的。只有禮這裡用執,是說每個人都要執守的,並不是用雅正之言來誦說就可以了的。學人在讀先王典法的時候,必須要使用雅正之言,不可違背的。

【原文】葉公問孔子於子路,子路不對。子曰:「汝奚不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注釋】大家看到這個葉公也許會有個疑問,這個葉公是不是和葉公好龍那個是同一個呢?經過查閱資料這個答案是肯定的了。這個葉公,名字叫沈諸梁,字子高。封地在葉城那個地方,所以自稱葉公的。葉公可是全世界姓葉的華人的始祖來的。他治水開田,還是很有政績的。官也當了好大,當到了楚國的宰相。葉公從子路那裡打聽孔子這個人如何,子路可不敢隨便評價自己的老師的。古代師道尊嚴,哪裡能隨便說自己的老師呢。孔子說道:「子路呀,你不妨這麼告訴他的。孔子我這個人呀,發憤用功修學做學問求道的,甚至都忘記了吃飯喝水了。安貧樂道在做學問求道中,樂得悠閑自在忘記了世間的煩惱,也不知道自己不知不覺間變老了呢。」孔子在自嘲自己的,不過也是孔子自畫像,比較客觀的。

【原文】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注釋】孔子自己評價自己的,孔子說道:「我可不是生而知之的,我只是好古之道而已,勤勉修學求古之道罷了。」孔子是不是很謙虛呢?的確是很謙虛,但是也是客觀事實的。生而知之這個是很高的評價的。有些人是後天學習的,有些人是生而知之的,無師自通的。有沒有生而知之這樣的人呢,這個是有的。自性之中具足一切智慧的,不需要去學習,祖宗前輩全部都已經幫他讀完了的,存在腦袋瓜中了。在孔子眼裡,也許像顏回這樣的可以稱之為生而知之的。歷史上鳩摩羅什這樣的高人也許是生而知之的。孔子起碼年輕的時候並沒有得道,是後來不斷地修學才得道的。至少孔子在向老子問禮的時候還是沒有得道的,受到老子的點撥的。為什麼孔子好古呢?孔子雖然到後來才得道,但是他還是知道如何得道的。《內經》中有一章叫上古天真論,在上古時期,人心比較淳樸,沒有那麼多物慾的遮蔽。有許多人能夠保持天真無邪的狀態。這個詞語可不是那麼容易達到的哦。並不是傻乎乎的賣萌就叫天真的,這個是很高的評價的。需要恢復到沒有私慾的狀態,恢復每個人與生俱來的本性,這樣的人才稱之為真人。道家修行的目標也是修成真人的。此部經典不是談論這方面的內容的,適當點到作為參考吧。

【原文】子不語:怪、力、亂、神。

【注釋】後面會講到孔子教四樣東西,這裡講孔子不講哪四樣東西呢?這幾個字連起來好熟悉的,聽得比較多的,也就是怪力亂神之說的。孔子不講這些東西的。怪就是妖魔鬼怪的,怪異的事情的,這樣會蠱惑弟子的心,不能安心修學正道的。力為武力,也就是暴力的意思了,孔子教導自己的弟子要謹慎的謀劃來對待事情,並不是使用蠻力的,面對事情的時候有幾分敬畏和恐懼之心這是好的。亂為叛亂的,孔子教授自己的弟子對君主要忠誠,更別談什麼叛亂之事了,君主對臣下要以禮相待。對於個人來說,心為君,其它的百官。內心保持靜定不亂。修持正道的,首先要管好自己的心,管好自己的身,不要去追求物慾搞亂了自己。孔子更不會教導自己的弟子去渾水摸魚的。春秋戰國正是群雄逐鹿的時候,孔子不會教導自己的弟子去做弱肉強食的事情,不崇尚武力倚強凌弱。孔子教導自己的弟子對弱者要有仁愛之心的。神就是神靈的,孔子教授自己的弟子對鬼神神靈要有敬畏之心,但是敬而遠之,不被鬼神這些學說所迷惑的。此部經典中說到,子路看到老師生病了,專門為老師祈禱。可是孔子卻說,你這麼祈禱沒有多大用處的,我其實一直都在祈禱的。孔子持之於恆的去做符合道義的事情,這就是最好的祈禱,孔子知道這樣做就可以了的。

【原文】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注釋】這句話非常有名的了,大家都比較熟悉的了。孔子說道:「三個人在一起,其中必有人能夠成為我的老師,也會有我需要學習的東西。如果對方比較賢善的地方,我就學習;對方的缺點,我就作為參考的鏡子來進行改正。」這裡只是解釋主要的意思的,並沒有逐字的進行翻譯的。三人在一起,如果只是這幾個人還好,如果這幾個人迷失了大道,還可以叫醒他們。如果舉世都迷失了,如何能夠喚醒得了呢。也難怪老子當時會騎著青牛西出函谷關了。他看到天道如此,需要經歷此磨難才能恢復太平。

【原文】子曰:「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

【注釋】孔子在宋國的時候,他在大樹下給弟子們講禮,司馬向魋(由於是宋桓公的後代,也稱之為桓魋)追過來要殺掉孔子。這個人的弟弟也是孔子的學生。他的弟弟曾經很傷心難過的說,自己沒有兄弟了。其它的弟子就安慰他說,四海之內皆兄弟,不要擔心的。孔子離開的時候,弟子們希望他走的快些,孔子就說了這句話。孔子說道:「上天降了盛德在我的身上了,桓魋又能把我怎麼樣呢?」孔子相信老天會幫助他的,他在這個世上的使命還沒有完成的。

【原文】子曰:「二三子,以我為隱乎?吾無隱乎爾,吾無行而不與二三子者,是丘也。」

【注釋】孔子說道:「你們這些學生呀,以為我在傳授的時候有所隱瞞,有什麼東西沒有跟你們講馬?我真的沒有什麼隱瞞的,我行道做學問都告訴你們了的,這是我孔丘傳道授業解惑的特點的。」孔子注重啟發教育,重身教不注重言傳。在此部經典的其它地方說到,弟子們做學問不到憤懣的時候,就不點撥啟發他們,再讓他們悶一會的。這樣大疑就有大悟,小疑就有小悟的。正所謂正法眼藏,也許孔子把所有的載道的文字都告訴給學生了,但是也許學生還是不能領悟的。得道的人和沒得道的人之間也許就像隔著一層紙的。顏回心裡應該是很明白孔子的,因為顏回已經得道了的。

【原文】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注釋】這句話好簡短,但是也不好解釋的哦。孔子教授弟子四方面的內容:第一是經文,如果不從古聖先賢留下的經典中找到入道方法,要修學求道是不容易的事情了;第二是行道,也就是不光注重知,特別注重行,知道大道也是不容易的事情,但是要持之於恆的去做,去求道這個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更加重要;第三是忠,忠於自己的良知,忠於自己的邦國和君主,君主待臣下應該是以禮相待,而臣下待君主應該是忠誠的;第四是信,要講求信義和誠信的,人無信不立,如果沒有信,如何立足呢?

【原文】子曰:「聖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有恆者,斯可矣。無而為有、虛而為盈、約而為泰,難乎有恆矣。」

【注釋】孔子說道:「我現在要見到個聖人,也真是不容易了的。至於能不能見到聖人我也不強求了,只要能夠見到君子已經可以了。」孔子在感嘆人心不古的,當然是盼望邦國之中有越多聖賢君子最好了。孔子說道:「至於能不能見到善人我也不強求了,如果能夠有恆心堅持去做善事,有恆心去修學求道的人就不錯了。現在有許多人都是明明沒有又裝作有,明明虛空的裝作盈滿的,明明是貧窮的卻打腫臉充胖子裝作富有,這樣的人我想很難有什麼恆心去做善事,去修學求道的。」

【原文】子釣而不綱、弋而不射宿。

【注釋】弟子記錄孔子的釣魚和射獵的情況。孔子去釣魚從來不會使用大繩子來釣魚,不會在上面掛許多的釣鉤。孔子一次只會用一根釣竿,放一隻釣鉤。孔子在用帶繩子的箭來射鳥的時候,從來不射在窩裡歇息的鳥兒,只射飛鳥的。這雖然是小事,但是卻能夠體現孔子的仁愛之心。雖然他也去釣魚和打獵,但是還是取之有度的。

【原文】子曰:「蓋有不知而作之者,我無是也。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知之次也。」

【注釋】孔子說道:「世上大概也有這麼一種人,沒有真正的智慧而妄自造作,可是我不是這樣的人的。我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不會不懂裝懂的。我會多聽聽別人如何講,如果為善言我就依照去做了。不僅多聽也要多走多看的,多加辨別的。這樣所得到的,只是僅次於生而知之的了。」孔子最推崇的就是生而知之了,無師自通的。也許顏回就是這種生而知之的,告訴他一隅就能夠知道其它三隅的吧。年紀輕輕也許水平就超過了孔子了的。也許有許多聰明人,自以為聰明,不知道天高地厚的。有智慧的人未必就很博學,博學的人未必就很有智慧的。但是如果有真智慧的人,就能夠圓融通達了。

【原文】互鄉難與言,童子見,門人惑。子曰:「與其進也,不與其退也,唯何甚?人潔己以進,與其潔也,不保其往也。」

【注釋】互鄉這個地方的人很難能夠聽得進孔子的教誨。孔子和他們說不上幾句話,話不投機半句多了。可是還是有一個童子受到了孔子的接見的。弟子們都覺得非常的疑惑的,老師怎麼會見他呢?孔子說道:「我見他是為了肯定他的進步的,不是肯定他的退步的,這又什麼不可以的呢?別人清潔自己身上的缺點而取得進步,我這是肯定他清除自己身上的缺點而取得的進步,我們不能老抓住以前的辮子不放的,以前的事情就不必要計較了的。」那個地方的民風是不太好感化,但是並不是代表著所有人都是那樣的。這個少年一心向善,想得到老師的教誨,孔子就給予鼓勵的。

【原文】子曰:「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注釋】這一句雖然短,但是卻有孔子關於仁的說法。孔子說道:「仁離我們很遠嗎?如果我想仁,仁就會在我身邊了,也能達到仁的。」正所謂道不遠人,人自遠;道不迷人,人自迷的。仁不遠人,人自遠,也是一樣的道理。仁為克盡物慾,使得內心有盛德。孔子勉勵弟子和世人不要感覺仁是虛無玄妙的東西,還是可以經過努力可以達到的。道從來都沒有離開過我們的生活,仁也是在日常生活之中。修學求道看自己是否能夠精進的去做,去修行。如果能夠拿出十年磨一劍的決心,持之於恆去做,要達到仁並不難的。

【原文】陳司敗問:「昭公知禮乎?」孔子曰:「知禮。」孔子退,揖巫馬期而進之,曰:「吾聞君子不黨,君子亦黨乎?君娶於吳,為同姓,謂之吳孟子。君而知禮,孰不知禮?」巫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過,人必知之。」

【注釋】陳國的司寇官陳司敗問孔子道:「魯昭公知禮嗎?」孔子絲毫沒有猶豫的,作為魯國的臣民,理當維護魯國的榮譽來的。孔子回答道:「知禮的。」魯國為周公姬旦的封國,理應是繼承周禮最好的地方了。孔子走了以後,這個司寇可不會那麼輕易放過的,就給孔子的弟子巫馬期做了個揖問道:「都聽說君子不偏袒朋黨,可是君子卻有所偏袒了,你怎麼看呢?魯昭公娶了吳國的女子做夫人,都是同姓的人,稱之為吳孟子。剛才你的老師孔子說國君知禮,這難道是知禮的做法嗎?」吳國的創立人為吳太伯,也就是周文王的父親的哥哥了。本來吳太伯可以繼承王位的,他非常的仁德,三次讓位於周文王,來到南方創立了吳國。由於魯國和吳國都是姬姓的後人,所以說是同姓。弟子巫馬期聽這個司寇這麼說了以後,就回來如實的告訴了自己的老師。孔子說道:「孔丘我還是比較幸運的,一旦有過失,別人馬上就知道提醒我了。」孔子還是比較欣慰的,他也許在苦笑吧。自己的確為了君臣之義在偏袒自己的國君。他說假話也是為了國之大義的,也顧不得什麼小節的。所以作為國君為了自己的臣民比較好做一點,還是要好好的修養自己的德行,不要有失的。

【原文】子與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後和之。

【注釋】孔子弟子記載他關於樂的一些事迹。孔子在和別人一起唱歌的時候,如果別人唱的好,必定要請對方重新在唱一遍,他跟著學習的。大家看孔子不僅是好為人師,誨人不倦,他也能夠很謙遜的向別人學習的。老師尚且如此謙虛好學,作為孔子的弟子更要謙遜的了。

【原文】子曰:「文,莫吾猶人也。躬行君子,則吾未之有得。」

【注釋】這一句跟後一句還是比較連貫的,孔子做學問求道比較謙遜。其實並不是孔子多麼謙遜而是他能夠有自知之明罷了。蘇格拉底說,許多聰明人不知道自己的無知,他只是知道自己的無知之處罷了。如孔子、蘇格拉底這樣的聖哲能夠真正的認識自己,才變得格外謙遜起來。孔子說道:「經文和典籍我尚且可以勉強趕得上別人,但也沒有能夠超過別人的。至於踐行君子之道,我還是沒有能夠做到心有所得。德為執守於道而心有所得。」孔子雖然是謙遜,但是他早年的時候也許還是有個求道悟道的過程的。他曾經問禮於老子。也曾經發過朝聞道夕死可矣這樣的感慨。當然孔子為聖人,非常人可比了。

【原文】子曰:「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之不倦。則可謂云爾已矣。」公西華曰:「正唯弟子不能學也。」

【注釋】公西華,也就是公西赤,他有很出色的外交才能,此部經典裡面還有其它關於他的文字。孔子說道:「別人把我當做聖人和仁者看待,我怎麼敢當呢?我只是執守天道不敢有絲毫懈怠,修行德行不敢做什麼惡事,傳道授業解惑教授弟子學問從來都不覺得勞倦罷了。充其量只能說我做到這些罷了,怎麼敢說是聖人和仁者呢?」公西赤看到自己的老師如此自謙,看不下去了。他說道:「老師您能夠這麼做,也正是弟子學不到的。」言外之意,公西赤對自己的老師非常的恭敬。老師有如此高的修為,還能如此的謙遜,弟子很難望其項背。這裡為了更好的理解,並沒有完全的根據字面來進行解釋的。

【原文】子疾病,子路請禱。子曰:「有諸?」子路對曰:「有之,《誄》曰:『禱爾於上下神祗』」子曰:「丘之禱久矣。」

【注釋】《誄》文這個字好陌生哦,也許有許多人包括我在內不認識這個字。《誄》文是寫來面對神靈祈禱的文章,當然這裡子路寫的應該是有關於孔子的生平的。孔子生病了,子路請求給孔子祈禱。孔子說道:「祈禱果真有用嗎?」子路很擔心自己老師的疾病,其尊師的心可見一斑。他就想把自己老師一生所做的善行都告訴天地神靈,就會保佑孔子了。自己的老師還有許多事情沒有做呢,如果老師走了,這些弟子該怎麼辦呢?子路說道:「我已經在禱文中把你的德行都告訴神靈了,應該會有用的吧?」孔子說道:「我早就在日常生活中祈禱很久了。」孔子給自己的弟子講,對鬼神是敬而遠之。不會可以去侵犯鬼神,保持恭敬心,但是不迷信於鬼神。孔子認為自己眾善奉行,無愧於心,日常所做的事情就是向上天最真的祈禱。無須臨時去抱佛腳。相反的有許多壞人,平時壞事干盡了,到了遭殃的時候,果報降臨的時候,驚慌失措趕緊去祈求神靈了。當然神靈並不是不接納壞人的懺悔,而是真的是要懺悔,不是遭殃的時候懺悔,過後又拋諸腦後去做壞事去了。

【原文】子曰:「奢則不遜,儉則固,與其不遜也,寧固。」

【注釋】俗話說,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這裡孔子就說奢和儉的事情。孔子說道:「如果奢侈慣了就會傲慢不謙遜;如果儉約慣了,雖然顯得保守一點,但是這樣比較慎重。與其不謙遜,不如保守慎重一點為好。」孔子教導自己的弟子要克除物慾,戒除奢侈。如果身居高位,有權有財,難免就會升起傲慢的心理。孔子知道自己所教授的許多弟子,也許將來都會為政,就需要時刻保持清醒。弟子也許不知道為政的兇險,務必要謹慎低調為是,稍有不慎就會引來殺身之禍。如果有傲慢的心態,就會居功自傲,有了功勞不會讓給別人,就會樹敵過多了。

【原文】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注釋】孔子在這裡說君子和小人。什麼是君子,什麼是小人呢?博文強識而能夠懂得謙讓有禮,堅持善行而精進勤勉不懈怠,可以稱之為君子了。當然君子各人有不同的說法,總之富有德行的,有大心的人可以稱之為君子了。小人有小心,大人有大心,大人可以稱之為君子。那什麼是大心,什麼是小心呢?這個心哪比較難解釋了,需要去實證而不是逗留在文字表面了。佛家最短的經典為《心經》,王陽明和陸九淵的心學,這都指向於心。如果能夠把心弄明白也就得道了哦。這個大心呀,心本來無所不包的,佛家講萬法唯心造,可是由於被物慾的遮蔽,就割裂成了一個個自我的小心了。小心只關注自己的私慾,看不到別人了。所以佛家說發大菩提心,要證得大道的。這裡是講儒家的東西,就不在這裡講這麼多這些東西了。不過儒釋道都是中華文化的根本來的,我覺得不必避諱的。什麼是君子就經常坦坦蕩蕩的呢?為什麼小人就常常憂愁悲苦的樣子呢?正所謂心底無私天地寬,如果做了善事就能夠心安理得,內心比較安寧。如果做了惡事,心裡就會不安。做了惡事,還擔心別人會報復自己呢,也擔心惡事會被人知曉,所以寢食難安,就難免憂愁了。小人想的都是自己的私慾能否得到滿足,人的慾壑難填,如何能夠滿足得了呢?君子則不同,能夠安貧樂道,就比較安樂了。孔子說道:「君子坦坦蕩蕩的,比較安詳平和;小人常常憂愁悲苦和擔心的樣子。」

【原文】子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

【注釋】弟子記載孔子的體現的性格是這樣的:孔子溫和而不會過於嚴厲,威嚴而不會過於兇猛,恭敬而又安詳。性格對於自性而言是每個人都一樣的,只是由於後天的物慾格除自性,所以形成了各自鮮明的性格。孔子的自性可以說是保存的相當好的,能夠保持中庸,不偏不倚,中和之至。溫和的對待別人,就讓別人有種可以親近的感覺,如沐春風,老師教授的內容弟子也更願意接受。如果太過於溫和,而要求不嚴,也不能夠帶出好的弟子。正所謂嚴師出高徒。孔子舉手投足合乎禮,富有威儀,讓人看見了就會生起敬意,但是又不會過於威猛,拒人於千里之外。對君主恭敬,對別人恭敬,但是不會過了頭。如果一味的恭敬,不管別人對錯都恭敬,那也是懦弱和退縮的一種行為,甚至於諂媚。如果只是恭敬,就擔心自己是不是做的不好呀,內心就會不安了。孔子找到了大道所在,內心無比的安定。


第三章泰伯篇

【原文】子曰:「泰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

【注釋】泰伯的德行非常了不起。周朝的先人古公亶父,因為知道三子季歷的兒子姬昌(也就是後來的周文王)有聖德,想傳位給季歷。你看先王是多麼的了不起,堯帝禪讓給了富有盛德的舜帝。這可是根本來的。德需要配位,如果僅僅是按照血統來傳,也許王朝就衰落了。應該以德行來傳就能夠使得社稷大治。當然也要看整個社稷的大環境,蘇秦曾經勸說燕王進行禪讓,使得國家大亂。這裡也沒有傳給長子,反而是看中了第三代傳人周文王,由此可見考慮的長遠。泰伯與二弟仲雍知道之後,就一起避居到了吳地。古公亶父死,君位讓給季歷,季歷又傳姬昌。孔子說道:「泰伯可謂是富有至德了。泰伯曾經三次讓天下,百姓都不知道以什麼來形容和盛讚他的德行才好。找不到更好的詞語來稱讚了。」三次讓天下分別是:第一次以去吳地採藥為借口,避居吳地;第二次周太王去世,泰伯回來奔喪,群臣堅持要推舉他,但是他還是讓出來了;第三次周文王之父被商害死了,又回來奔喪,再次謙讓給周文王。孔子說這些話,反觀當時禮崩樂壞的情形,無比痛心。以前是這樣讓,現在倒好,以下犯上弒殺君主的崔子之類。還有為了爭奪王位,父子和兄弟相殘。

【原文】子曰:「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君子篤於親,則民興於仁;故舊不遺,則民不偷。」

【注釋】這一句孔子勸誡弟子和世人千萬不能忘記先王之道,不能忘記先王之禮。孔子說道:「如果只有恭敬而沒有禮那就煩勞了。」此部經典其它地方說君子能夠恭敬而安詳。如果一味的恭敬,不管對方的對錯,只有恭敬討好對方,也許會流於諂媚和煩勞了。孔子說道:「如果慎重而沒有禮就會顯得膽怯和退縮了。如果勇猛而沒有禮法就會紊亂了。如果太過於直率而沒有禮就會尖刻傷人了。」任何的事情都有所約束和限制的,沒有限制的自由也就沒有了自由。地球圍繞著太陽轉,如果沒有太陽的限制,也就不存在著生命了。地球近一點或者遠一點,都會過熱或者過寒,都無法平衡的產生生命了。當然也許會產生別的適應的生命,但是現存的物種都不能適應了。河流如果沒有河堤的限制也不能稱之為河流了,很快也會奔流出來乾涸了。如果沒有符合禮法的直率,完全不顧及師道和孝道也是會尖刻傷人的。葉公問子路孔子的為人怎麼樣,子路都不敢隨便的評價自己的老師。陳國的司寇問魯昭公如何,孔子都不敢隨便說自己的主公如何,還是說了好話,說魯昭公知禮。孔子說道:「君子不忘自己的舊愛,不忘自己的親人和以前的朋友,都厚待他們。君子厚待百姓如同對待他們一樣,這樣百姓也會受感化而仁愛之風興起。以前先王之道,先王留下的禮法不遺棄,百姓就不會待人淺薄,也會有仁愛的。」大家請注意,這裡這兩句是有前後類比的,比較連貫的,都是講要懷舊,好古。不要忘記先王之道。

【原文】曾子有疾,召門弟子曰:「啟予足!啟予手!《詩》曰:『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而今而後,吾知免夫!小子。」

【注釋】曾子生病了,在臨終前說這樣一句話。他把自己的弟子召集到自己的身邊說道:「學生們呀,看看我的腳,看看我的手,這都好好地呢,沒有受傷。《詩》上說:戰戰兢兢,如同臨近深淵,如同在很薄的冰面上走。從今往後,我知道我能夠對得起天地父母了,我能夠免於災難了。學生們呀。」你看曾子這樣的老師多麼用心良苦,臨終前還不忘記教導自己的弟子們。曾子也許有兩個目的,一是安慰自己的學生們不要因為他的離去而悲傷。二是教導自己的弟子要謹遵孝道。他死去的時候能夠保全自己沒有接受刑戮,這樣很欣慰的了,能夠對得起父母,也按照孝道里來做的了。正所謂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的。我們是否需要反思一下自己呢?曾子若此,我們在遇見挫折的時候,也不能自暴自棄的,不能做任何傷害自己的事情的。

【原文】曾子有疾,孟敬子問之,曾子言曰:「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貴乎道者三:動容貌,斯遠暴慢矣;正顏色,斯近信矣;出辭氣,斯遠鄙背矣。籩豆之事,則有司存。」

【注釋】曾子生病了,孟敬子去探望他。曾子說道:「鳥兒將要死去的時候,叫聲也會格外的悲哀。人在將要死去的時候,也會把最善的遺言贈給身邊的人。君子所注重的禮儀之道有三點:一是整肅容貌,就會遠離粗暴傲慢無禮,也許別人看到你儀容不整就會覺得不尊重別人了的;二是端正臉色,這樣就讓別人感受到誠信了,如果剛好因為別的事情生氣或者悶悶不樂,見到別人,別人也許會誤解你有什麼想法呢,也就很難建立起信任了;三是講究言辭語氣,別動不動就大聲嚷嚷,陰陽怪調的,這樣就遠離了粗鄙而不背於禮節。這三者我認為是最重要的,至於其他的芝麻綠豆大的事情,就由主管這方面的人員去處理吧。」這裡的註解是意譯,為了方便理解,沒有完全按照字面來進行解釋的。

【原文】曾子曰:「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較。昔者吾友嘗從事於斯矣。」

【注釋】曾子說道:「從前我的學友曾經做到以下這些:有才能的人能夠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博學的人能夠向相對寡聞的人請教。他們有才能和學問就好像沒有一樣,學問殷實就如同沒有肚子虛空沒有半點貨一樣,別人冒犯了也不計較的。」曾子非常懷念自己的師兄弟。三人行,必有我師,曾子教導自己的弟子要虛心不恥下問。

【原文】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君子人與?君子人也。」

【注釋】六尺相當於當今的一米三八,也就是指未成年的人了。曾子說道:「可以把未成年的孤兒託付給他,可以把百里之大地方的政事全權委託給他,面對大是大非的事情不會改變氣節,這樣的人非君子莫能為了。君子也是人的,但是卻能夠做到這些,那是因為君子心中的道義的。」君子不敢忘記古聖先賢的教化,不敢忘記先王之道,不敢忘記先王的禮法,不敢忘記道義。劉備就把自己的兒子託付給諸葛亮,諸葛亮盡心竭力去輔佐他,沒有半點私心。

【原文】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注釋】曾子繼承孔子的學問,有志於道,有志於仁。曾子說道:「士人不可以沒有堅定地意志,因為推行仁義之道的任務重而路途遙遠。作為士人,有志於仁,以仁為自己畢生的任務和信念,這也是分量很重的吧。有志於仁,至死不渝,用畢生的精力去求索,這條路不是又遠又艱難嗎?」不僅僅是用一生哦,你看孔子和曾子所推行的仁,在當今和今後都會有相當重要的意義。如今孔子學院已經開到了全世界去了。如果要修行得仁,只為了自己,也許通過精進修行,就很快能夠獲得。不過修行的路還是很漫長的,如果要到徹底的大徹大悟,還是相當的路途遙遠的。禪宗有說頓悟成佛,也許還真是有這樣的。但如果要發大菩提心去救渡天底下的蒼生,眾生無窮無盡,路途也是非常的遙遠的了。可以說修道為仁,既遠也近,既近也遠。

【原文】子曰:「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

【注釋】這是孔子有關於詩、禮和樂的一些說法。興於詩說的是修身應當先從學詩開始。古人教小孩子有許多啟蒙教育都從朗朗上口的詩詞開始的。我們從小都吟誦床前明月光、鋤禾日當午啦,這樣潛移默化對個人還是有些影響的。詩本來言性情,其中有雅正的也有俗邪的,我們當然要選擇雅正的詩詞了。詩詞言語易知,吟詠抑揚頓挫,感人而入門相對來說容易些。一開始吟詠也不必理會是什麼意思,大了自然就懂了。立於禮說的是要以禮立身,如果沒有禮法,就全亂了。成於樂說的是以樂養成完善的性情,以樂可以修身養性。孔子說道:「學者應當從學詩作為啟蒙,應當以禮來修身立足,應當以樂來養成完善的性情。」

【原文】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注釋】也許有些人的解釋是不可讓百姓知道實際情況,也許說的是愚民政策,這可不是孔子的本意的,是誤解了的。孔子說道:「在上位的人可以率先垂範,這樣就可以感化和引導老百姓向善了。不可以只是給他們說一些空洞無物的道理,而沒有率先垂範,作用不大的。」這和老子所說的行無言之教也是相通的。孔子的許多弟子甚至還會覺得是不是老師還沒有全部把知道的傳授給他們呀,是不是還有所保留和隱瞞呀。此部經典有解釋說,沒有了我已經把我所學全部傾囊相授了。當然弟子的根性不同,有些有本事舉一反三,有些可就忙不過來了的。孔子的諸多高徒尚且不能領悟孔子所有的學問,那普通的百姓如何能夠全部領悟呢?孔子尚且說老子猶如龍,那孔子的弟子看老子會有何感想呢?也許得道的君主在治理百姓的時候,君子在輔佐君主為政的時候,也許不需要完全所有的東西都讓百姓知道,這個知道也是很費勁的。百姓的根器不同,如何能夠一下子領悟治國之道呢?只需要設身處地的為百姓著想,引導百姓就好了。老師對待學生也是如此的,一開始沒有得道沒有關係,只要聽老師的,老老實實去做功夫,老老實實去做學問,機緣到了就明白了。領頭羊只要找好方向,不至於走偏,羊群就跟著走就行了,也不需要具體的線路如何走,也就能夠順利回家了。如果盲人帶著一群盲人走路,可能就會遇到麻煩了。

【原文】子曰:「好勇疾貧,亂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亂也。」

【注釋】這一句孔子講如何為政。孔子說道:「如果百姓好勇武而憎惡貧困,就會亂了。」此部經典其它地方有講到,勇而無禮就不好了。如果剛勇有餘而沒有任何的約束,就會引來禍害了。孔子喜歡的是有勇有謀的,臨大事有幾分恐懼也是正常的,那就更需要慎重的謀劃。特別是打仗的時候,不是光憑血氣之勇的,還要好好的謀劃才行。民風如果比較彪悍勇猛,動不動就喜歡出手,同時又不能很好的教化大家,對自己的生活都不滿足,不能安貧樂道,社會就難以治理了。孔子說道:「如果民風又彪悍勇猛,又不仁愛,對貧困憎惡到了極點,就會亂了。」古代的君主也許會用嚴刑峻法來對待,這也不是好的辦法,正所謂法不擇眾。也許最好的方法是寬猛兼濟,一方面通過仁愛感化世人,另外一方面通過刑罰來威懾少數想作亂的人。水比較柔和,反而有許多人死於水。火比較炎烈,而死的人卻少了許多,這是由於世人一看到火就知道危險,反而不會去觸碰了。刑罰的威懾還是非常必要的。地球圍繞著太陽轉,太陽還是有法在約束著地球的,地球並不是想怎麼轉就怎麼轉的。太陽不僅僅是約束限制地球,它更重要的是通過陽光來恩澤地球,給地球溫暖的,這樣地球就可以孕育生命了。太陽如君主,地球如臣民。

【原文】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驕且吝,其餘不足觀也已。」

【注釋】孔子說道:「即使有周公這樣的才能和美德,假如又驕傲又自私,那其它的再有什麼優點也不值得一提了。」這裡孔子一方面讚揚了周公,另外借著這個來教導自己的弟子,不能太過於傲慢和自私的。孔子希望自己的弟子不管在什麼位置上面,不管是否學富五車,都需要謙遜的對待別人。不僅如此,還要能夠謙虛的向不如自己的人學習的。周公極具美德的,被分封在魯國這個地方。周公求賢若渴的。聽說有賢才過來,他正在吃飯,嘴巴里都有飯菜都直接吐出來親自去接見了,生怕錯過了賢才;正在洗頭,聽說有賢才求見,就趕緊包著個頭,都沒來得及洗好,就出去接見了,絲毫不敢怠慢的。

【原文】子曰:「三年學,不至於谷,不易得也。」

【注釋】孔子說道:「跟著我求學的弟子當中,如果為學三年,並不是為了為官獲得俸祿而來的,這樣的弟子很難得了。」這裡說的三年是說的一個大概的數,也就是說做學問比較久的。就像此部經典說的,三月不知肉味。父母去世之後,三年不改其父母之志,這樣就可以稱之為孝順了。三年、三月都是個大概的數來的。這句話有許多不同的理解,我認為以上的理解還是比較貼切的。孔子勉勵自己的弟子要學的是君子儒,而不是小人儒。君子儒有志於道,而小人儒只是為了自己而已,為了能夠當官的。古代的老師傳道授業解惑,尊師重道,由此可見對於道都是很看重的。可是如今卻只是來我這裡來討個營生,這就對不住我滿腹經綸了。當然孔子也並不是不讓自己的弟子去做官,要做就做個為國為民的好官的。不能跟奸佞小人狼狽為奸的。

【原文】子曰:「篤信好學,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

【注釋】孔子說道:「篤信大道,有志於求道,勤勉好學修行想至於道。」如果不能信大道,如何能夠不辭勞苦的去求索呢?孔子告訴弟子們有這麼回事,你們去刻苦修學吧。孔子曾經拜會過老子,知道此道如何的。也許早期孔子沒有得道,但是後來還是得道了的。孔子說道:「危險的邦國就不用去了,混亂的邦國也不用在那裡居住了。」孔子並不是膽小,害怕危險,而是勸誡自己的弟子不要去攪和進沒必要的麻煩了。在一個邦國中,如果這個君主不賢明,選用的都是奸佞小人,整個國家民怨沸騰。一個人的力量如何能夠改變的了呢?還不如去到自己能夠施展才華,推行德治的地方的。在那樣一個惡劣環境裡面,不用說推行仁義大道,可能連自己的命都保不住。在小人成堆的邦國里,君子就是稀有動物來的,會成為眾矢之的的。假如君主比較賢明,求賢若渴,暫時國家是紛亂的這樣的還是有點盼頭的。我想孔子也許不會阻攔自己的弟子去這樣的邦國的。孔子說道:「天下如果有道就出來,不管是教化還是為官也好,都是比較好的時機的。如果天下無道就隱匿起來了,等待好的時機的。」老子就是看到周朝衰微,氣數已盡,天下將要有一場大亂,才能夠歸於太平了。這是天道使然,不可改變。老子就騎著青牛西出函谷關歸隱去了。功成身退天之道,不僅僅是在天下有道的時候需要隱退,也許還要加一句功成身退的。共患難容易,共富貴難的。范蠡和文種輔佐越王勾踐滅掉吳國後,范蠡知道歸隱,而文種沒有。文種就死於非命了。孔子說道:「如果邦國有道,還那麼貧窮和卑賤,那就是恥辱了呢。如果邦國無道,大富大貴的,這也是恥辱的。」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的。邦國有道,君主賢明,這時候還窩在那裡,不出來為國為民做事,實在是可惜了。這樣自己也遭受窮困,也真是可惜了的。如果邦國無道的話,要大富大貴,必定是同流合污的,有損於百姓的,這樣得來的富貴,孔子也是以之為恥辱的。

【原文】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注釋】孔子說道:「如果不在位置上面,就不要去操心謀劃這個位置上的政事了。」此部經典也說到有個賢才,三次任職丞相的職位,也看不到面有什麼喜色。三次罷免也沒有什麼傷感的。這樣的人真是君子了。任職的時候,也許他想的更多的是責任重大,需要為國為民做事的,沒有半點私心,不想著名不想著利,不想著權力,又有什麼好歡喜過度的呢?不僅僅如此,他還能夠毫無保留的,和顏悅色的把政事交接給自己的下一任。有許多人也許做不到這一點的,雖然從位子上下來了,還是不捨得放手的,也捨不得放棄權力的。孔子這麼說是自我勉勵自己,也是教導自己的弟子的。

【原文】子曰:「師摯之始,《關雎》之亂,洋洋乎,盈耳哉!」

【注釋】這一句孔子講樂。師摯為魯國的樂師。前面的章節也有講到《關雎》。這首詩有配樂的,前面有講這個樂章,充滿歡樂而不會失當,有悲哀而不會過於傷感了。這裡講的是孔子對樂師演奏聽了的感受。孔子說道:「樂師師摯在樂曲剛開始到結尾演奏《關雎》樂章的時候,都是洋洋洒洒而美好盛大的,充滿雙耳讓人心裡都陶醉了。」句中有個亂字,這是指結尾這個樂章,許多種樂器合奏,所以稱之為亂。雖然亂而非亂的,為祥和之樂的。

【原文】子曰:「狂而不直、侗而不願、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

【注釋】孔子說道:「狂躁急進的人按理說比較直來直去,卻不直爽。未成器而幼稚無知的人本來會淳樸一些的,但是卻不淳樸。表面上誠懇的人本來應該很講究誠信的,但是卻沒有能夠講求信義。我真的不知道為什麼會有這樣的人的。」狂躁急進,剛強勇毅,這樣的人如同子路,按理說比較耿直的,可是卻沒有子路這樣耿直,這就麻煩了。未成器如同孩童本來應該淳樸的,沒有經歷世事應該會謹慎從事的,但是卻不淳樸謹慎,這是不是故意裝的呢?在那裡裝嫩賣萌,但是心裡對一切都很清楚的。表面上誠懇,這樣憨厚的外表騙過了許多人的,可是卻不講求信用,這樣的人更加可怕的。如果是那些滿臉橫肉的人,就會有所提防的,這樣的人防不勝防的。知人真是太難了。也許知人還容易一點呢,自知更難的。什麼才算是自知呢?如果不能見性,何談自知之明呢?

【原文】子曰:「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注釋】孔子說道:「修學求道做學問,就恐怕趕不上似地,又好像怕失去自己原先所學的東西。」這一句話如果是理解為所學的知識,那我覺得就低估了孔子的智慧了。這裡我覺得應該這麼理解比較貼切一些的。孔子有志於道的,並不是一般的知識和技能的。孔子所學為道學。他在晚年的時候就感慨說,要是能夠多給我幾年,從五十歲開始研習《易經》那就不會有大過了。孔子是惜時如金的,他是擔心自己開始學的晚,擔心自己修學得不夠久,不能達到自己想達到的水準。學如逆水乘舟不進則退的。孔子擔心如果不繼續精進的修學,就會退轉了。如果不通過求道來修正自己,啟迪自己的智慧,就擔心失去道義了,擔心言行有失於道,有失於禮了。佛家講世人皆在忙不急之務。什麼東西最著急呢?最怕等不及呢?有人講對父母的孝順怕來不及,就要抓緊盡孝的,這個也對。但人來到這個世界上,需要了卻一樁大事來的,要不稀里糊塗就走了多可惜呀。要求道做學問就要趕早,不要晚了。

【原文】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與焉。」

【注釋】這一句孔子讚歎舜帝和大禹。孔子說道:「多麼的偉大呀,舜帝和大禹雖然坐擁天下,但是並沒有私慾,不據為己有的。」堯帝年老時派了長老往四處打探能夠繼承他的帝位的賢能的君子。聽說舜比較孝順和賢德,為了考察他就把自己的兩個女兒下嫁給他了。這樣可以考察他是否慎獨。這兩個妃子就是著名的湘妃。後來舜帝駕崩了之後,她們聽聞消息,就自沉湘江了。堯帝把帝位禪讓給了舜帝,舜帝必定感恩戴德的,自己一介寒門,一無所有而繼承王位,必定殫精竭慮為民謀福祉了。舜帝時的《韶樂》非常的祥和。此章說到大禹的時候也是比較克己奉公的一個帝王,自己穿的很單薄,吃得很簡單,住的也很簡陋,為了給百姓解決洪水和灌溉的問題,三過家門而不入,這樣的帝王是好到了極點了呀。也難怪孔子會讚歎了。

【原文】子曰:「大哉,堯之為君也!巍巍乎!唯天為大,唯堯則之。蕩蕩乎!民無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煥乎!其有文章。」

【注釋】這一句為孔子讚歎堯帝的語句,孔子多麼尊崇先王之道呀。孔子說道:「堯帝作為君主,這樣的君主多麼的偉大呀。」有大心的人才能稱之為大人,並不是官位有多大,年齡有多大的。堯帝為得道的君主,其心很大了。他年老時,找遍天下也要找個得道的人來繼承他的天子之位。他並沒有把自己的帝位傳給自己的兒子,多麼的無私,多麼的偉大呀。孔子反觀當今世上,許多人為了爭奪君主之位,完全不顧禮法,真是可悲呀。孔子說道:「堯帝真是偉大呀,我看這個世界就只有天最廣大了,只有堯效法天道。」天道無私,給予萬物陽光和雨露,並不會居功自傲。堯帝為天子,為真正的上天之子,順承天命恩澤百姓。孔子說道:「堯帝的恩澤廣闊浩蕩呀,百姓無法用語言來進行形容。」也怪不得以前的老百姓會高呼皇恩浩蕩呀。有一次堯帝出外巡遊的時候,聽到有個老頭子在田地裡邊勞作邊唱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帝力於我何加焉?在這個老頭子眼裡,我過的溫飽的好日子並不是什麼堯帝給我的,而是我辛苦的勞作所得的,堯帝鞭長莫及,對我這樣的百姓又有什麼恩德和影響呢?這正如前面所說的引導百姓,不使百姓知之了。他們都過上了美好的生活,還不知道為什麼呢?這個老農民不對比不知道,他不想一想,對於古代的帝王來說,不整天給你加各種各樣的稅,能給你自己種自己的地,能不去徵收你的兒子上戰場或者服勞役,這就已經很好的了。這已經是最好的帝王的了。孔子說道:「好偉大呀,有很大的成績呀。」我們經常說成功這個詞,也許就是從這裡來的吧。孔子說道:「多麼有光彩呀,堯帝所指定的禮樂典章制度呀。」孔子覺得先王的禮法很好,秩序井然。這裡為了方便解釋,就把長的句子分拆來了。

【原文】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治臣十人。」孔子曰:「才難,不其然乎?唐虞之際,於斯為盛。有婦人焉,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謂至德也已矣。」

【注釋】舜帝有賢臣五人,天下大治,其中還包含了大禹。舜也效法了堯帝,把帝位禪讓給了大禹。周武王說道:「我有治世之臣十人。」舜帝才五人,周武王當時有十個賢臣,那也難怪周朝能夠實現天下大治了。當然周武王也並不是吹噓自己比舜帝厲害的,這根本不可比的。孔子說道:「要得到人才是很難得,難道不是這樣的嗎?唐堯虞舜以下,還是以周武王的時候人才最多了。其中還有一位女子呢,這個女子就是周文王的妃子太娰。其它九個都是男的。周文王的時候,雖然三分天下已經得到了三分之二了,可是還是甘心對殷商俯首稱臣。大家看看,周的德行,可以說是至德了。」周武王孟津觀兵的時候,八百諸侯響應了,但是認為時機未到,以下犯上還是不應該的,所以還是退兵了。殷商到了實在不行的時候,周武王和姜子牙才取而代之的,這是天命使然了。

【原文】子曰:「禹,吾無間然矣。菲飲食而致孝乎鬼神,惡衣服而美乎黻冕,卑宮室而儘力乎溝洫。禹,吾無間然矣。」

【注釋】孔子對先王之道非常的尊崇,孔子並不是沒有根據的在那裡盲目的崇拜的。先王堯舜禹的確為難得的聖王來的,你看堯帝能夠把自己的帝位傳給出身貧寒的舜帝,可想而知堯的德行了。舜帝被自己家人那麼對待,他還能夠以德報怨。看孔子怎麼說大禹的。孔子說道:「大禹呀,我對他是心服口服的了,沒有任何可以非議的了。他吃著粗茶淡飯卻用豐盛的祭品給鬼神盡孝心。穿著很單薄卻把祭祀用的禮服搞的很華美。自己住的很簡陋而還那麼盡心竭力的去疏導河流、治理洪水。他自己沒有什麼私慾,很少想到自己,都是想著老百姓,這樣的人我沒有什麼好說的了,太好了的。」


第四章子罕篇

【原文】子罕言:利,與命,與仁。

【注釋】孔子很少直言利、命和仁。直言就稱之為言,而論述難懂的道理就稱之為語。言和語是不同的哦。有問有答這樣才能稱之為語,沒有問而自己直接說出來稱之為言。論語記載孔子所說到的利、命和仁,多數都是問答語。可見孔子輕易不說利命仁,所以此章說罕言。因為曲高和寡,很少有人能夠聽得懂。在談到這些載道的話題的時候,最好是遇見合適的談話對象,才能夠談得來。這些需要弟子很恭敬的請法,才說出來的。弟子真正懂得其中的價值,才會去請法。否則說了還徒增誤解了。古代的師父都只聽說弟子過來求教的,沒有師父主動非得要上去教什麼的。這個是要靠機緣和緣分的。

【原文】達巷黨人曰:「大哉,孔子!博學而無所成名。」子聞之,謂門弟子曰:「吾何執?執御乎?執射乎?吾執御矣。」

【注釋】達巷這個地方的人稱讚孔子,孔子聽到後雖然心裡也許美滋滋的,但是還是對自己弟子說了一些自謙的話。在古代五百家為黨,每個黨各有名,這個黨名字叫達巷。達巷這個地方的人稱讚孔子說道:「孔子的道可真是大呀,其德行也很廣大。他非常的博學而德行深遠,我們甚至都不知道用什麼言語來形容好了。」這裡說的無所成名並不是說出名聞名的意思,這裡要注意了的。稱孔子道大,是由於孔子廣學道藝,不可一一而稱,不知如何描述才好了。就猶如堯帝盛徳浩蕩,百姓都不知道怎麼來名狀了。孔子聽到了,就對自己的門人弟子自謙說道:「大道確實大呀,可是我有什麼好大的呢?他們在讚美我的博學,可是我對道藝有哪方面做的最好的呢?難道是射藝嗎?還是御藝呢?也許只是懂得給別人架駕車罷了。」孔子雖然心裡也許美滋滋的,但是還是很謙虛的哦。一開始說射藝,御藝兩種,還是覺得不夠謙虛,乾脆就選定了最卑微的一種道藝來說事了。只不過懂得架駕車罷了。

【原文】子曰:「麻冕,禮也;今也純,儉,吾從眾。拜下,禮也;今拜乎上,泰也。雖違眾,吾從下。」

【注釋】這裡孔子說的有關禮的看法。孔子說道:「用麻布來做帽子,這是符合周禮的做法。現在大家為了方便和節省起見,都改用細的絲線來做了。我並不是很固執的要非得死死的摳周禮的,我還是順從大家的這種移風易俗的做法的。」孔子對周禮並不是固執不變的,如果改變是好的,當然也是可以改變的。孔子接著說道:「按照周禮臣下去拜見國君的時候,要在堂下就要行禮了。現在則不同,大家都在堂上給國君行禮,這也太嬌縱了的,對國君不尊重的。雖然跟大家現在的做法不同,但是我還是堅持守禮,在堂下行禮的。」大家看看孔子還是比較靈活的,但是對原則性的問題,絲毫不肯怠慢的。

【原文】子絕四:毋臆,毋必,毋固,毋我。」

【注釋】孔子杜絕以下這四種毛病。毋臆為不主觀臆測。做學問求道,如果在沒有得道之前,不可猜測大道如何。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的,需要實際的去修學求證大道才可以的。孔子向老子問禮,如何能夠猜測孔子的境界如何呢?孔子只是在感嘆老子猶龍了。孔子教導自己的弟子說知道就是知道,不知就是不知的,不能勉強的不知說是知了。毋必為不要覺得什麼都是必須的。我們不能說對別人付出了,別人就必須要給我們回報的,不回報我們就會怨恨別人。前面說人不知而不慍,我這麼賢德,並不是別人一定要用自己的,也不是一定要都知道自己的。不要去怨恨別人的。孔子持守仁義之道,在陳蔡之間受盡艱難困苦而不失於道德。這麼艱苦的守道,並不是一定要責求上天給最好的回報的。但求不愧於心罷了。當然因果報應一點都不虛,只是說回報的時間沒有到罷了。不要因為一時沒有馬上兌現,就在那裡抱怨了,不能持之於恆的堅守大道的。孔子教導自己的弟子並不是非得要揚名立萬的。如邦國有道,君主能夠用賢才,就出來做事的;如果邦國無道,就捨棄官位退藏的,並不是非得要怎麼樣的。毋固為不要固執己見的。正如前面說的關於周禮的評論。孔子並不是那麼迂腐的,禮帽換成絲線來做更加方便和節儉,那也是可以贊同大家的意見的。但是對於君主的行禮,不能有驕慢之心,這一點孔子是堅定的堅持原則的。孔子也是懂得變通和權變的,也是比較圓融通達的,無可無不可的。毋我為不我私我慢。你看前面的人讚美孔子,這麼賢德的聖人還是如此的自謙,可見其無我的。孔子有志於道,知道自己心裡所求的是什麼。求道之路還是比較遙遠的,孔子覺得有什麼好驕慢的呢?孔子問禮於老子印象應該很深吧。孔子還曾感嘆說,如果再給他多活幾年,從五十歲開始能夠研讀周易,就不會有大的過錯了。你看聖人非常的重道不重利的。如果孔子只是為了求取功名利祿,有很多的機會可以得到的,但是需要和那些小人同流合污罷了。

【原文】子畏於匡,曰:「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天之將喪斯文也,後死者不得與於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注釋】孔子離開衛國往陳國去的路上,經過衛國境內匡城這個地方的時候,被當地的百姓圍困起來了。由於孔子長相很像魯國的陽虎,陽虎曾經在匡地這個地方掠奪和殘殺無辜,所以當地百姓誤解了他。他遇見危險而發出如此感慨說道:「聖明的文王已經不在這個世上了,先王之道和周禮難道不是在我孔丘身上得到最好的傳承了嗎?如果天意要使得先王之道不能得到傳承,那為什麼要給我這個任務呢?如果我死了,後來的人如何能夠知曉先王之道呢?如果天意不想失去先王之道,那麼匡人也不會拿我怎麼樣的,我的使命在這個世上還沒有完成的。」孔子持守仁義之道不放,絲毫不肯為了利益而放棄心中的道德。孔子深知自己的使命,把推行先王之道,把推行天道作為自己此生重要的任務。天既然降下大任給他,不會就這樣讓他枉死的。

【原文】太宰問於子貢曰:「夫子聖者與?何其多能也?」子貢曰:「固天縱之將聖,又多能也。」子聞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注釋】掌管國君宮廷事務的官員太宰問子貢道:「你的老師孔夫子是聖人嗎?他怎麼有這麼多的才藝呢?」子貢回答道:「也許是上天的安排把,有意要讓他成為聖人,又讓他這麼多才多藝吧。」孔子聽到了就問子貢道:「太宰他能夠知我嗎?我年少的時候,家裡面很窮,地位很卑賤,為了謀生就學了許多卑賤的技藝的。對於君子來說,你覺得君子會有很多的技藝嗎?君子不會花精力去學那麼多小道的技藝的。」這裡孔子也是自謙的說法的。孔子想教子貢要學大道,而不是學小道。對於孔子來說,日常的技藝只是小道來的,不足為奇的。話又說回來,如果得道了,就自然圓融通達了,也就達於小道了。如果在詩詞、繪畫、音樂等小道上要上到一定的層次,需要參禪悟道的。

【原文】牢曰:「子云:『吾不試,故藝。』」

【注釋】牢可能是孔子的弟子琴子開。牢說道:「我曾經聽到老師孔子說:我沒有出去做官,所以就多學了一些謀生的技藝罷了。」這一句和前面還是比較連貫的。孔子並非生而知之的天才來的。他年輕的時候很貧困,三歲的時候就沒有了父親,十七歲母親也離他而去了。對於孔子來說,他也是先學了技藝這些小道,再有志於求取大道的。

【原文】子曰:「吾有知乎哉?無知也。有鄙夫問於我,空空如也,我叩其兩端而竭焉。」

【注釋】這一句話可是比較難理解了,自古以來的解釋五花八門的,也許有許多都誤解了孔子的本意了。孔子說道:「我有知識和知見嗎?我可是無知的哦。」孔子這麼說怎麼那麼像蘇格拉底呢?蘇格拉底說,我自己知道我的無知,許多聰明人不知道自己的無知。東西方的聖人為心心相印的,雖然相隔幾千公里。老子在《道德經》中有幾個章節專門說到這個知的問題。幾千年來,都在探討知難行易,知易行難,知行合一這幾個問題,也涉及知。孔子有的是智慧而不是知識。孔子自稱無知,正所謂把所有的知識、小道技藝都盡捐出去了,盡皆放下了,其心如同游於太虛,空空如也,無有一絲雜念。孔子的心空空如也,如同山谷。如果不叩響,就不會應。孔子雖然好為人師,誨人不倦。但是有人來求教,如同叩門,物來則應,物去不留,依舊空空如也。可是對於做學問的人來說,沒有求得大道,沒有得到歸宿,不能空其所學的知識和知見。做學問的人,知見很多,反而不如沒有文化的人了。大家不要瞧不起不讀書的人。我們讀多了幾本書,反而增加了一層障礙了。這樣一來,往下還不如沒文化的人,往上還不能入於聖賢境界,下又下不去,上又上不來,高不成低不就的,豈不是很辛苦呢?孔子說道:「有個沒文化的人來問我,向我求道。我的心空空如也,似乎也沒有什麼東西好傳授給他的,別人也許不會相信的哦。我竭盡所能而啟發教導他的,沒有什麼隱瞞的。」聖人誨人不倦,孔子把自己的姿態放得很低的,既然別人願意來親近孔子,孔子唯恐世人以為大道高遠不可親近,以為聖人清高不可親近的。聖人之道,必然放到百姓日常生活中,隨順百姓的,這樣百姓就不會覺得沒有實用。可是面對懂的人說道,還是要說其要點,要不弟子們不懂道的尊貴。聖人教導世人,上下不同根器的人都竭盡所能去教的。世人都可以親近大道的,然而要得道修行的路還是比較遙遠的。這就是上面所說的兩端了。聖人教導世人,兩端都竭盡了,沒有什麼好隱瞞的了。這部經典中孔子也跟自己弟子說,我沒有什麼好隱瞞你們的了,都教給你們了。可是沒有得道的弟子也許以為孔子有所隱瞞的,也許只有顏回能夠懂得自己的老師吧。如果聖人說法,有所偏私,那也不能稱之為聖人之言了。

【原文】子曰:「鳳鳥不至,河不出圖,吾已矣夫。」

【注釋】這一句雖然很短小,可是不那麼好解釋的。鳳凰雄的為鳳,雌的凰。鳳凰涅槃並不是斷滅的死去的,而是得到重生。如同凡人修行得道,修到了大徹大悟的境界,而得到重生,也稱之為涅槃的。在古代來講,鳳為靈鳥,在舜帝的時候來儀。文王的時候也在岐山鳴叫。河圖為龍馬從河中出來,身上有印著的圖案,伏羲的時候曾經出現過。這些可都是聖王出來的祥瑞之兆了。孔子感嘆道:「鳳鳥都看不到它來儀了,也聽不見它鳴叫的聲音。河中不會出現身上印有河圖的龍馬,象徵著文明祥瑞的這些徵兆怎麼還不出現呢?難道我此生都見不到了嗎?」孔子看到周朝衰落,禮崩樂壞,戰事連年不斷,百姓生活在貧苦之中。孔子多麼希望能夠出現祥瑞之兆,多麼希望能夠恢復先王之道呀。可是天道如此,不經歷此陣痛,如何能夠歸於大同呢?正所謂亂極必治的。

【原文】子見齊衰者,冕衣裳者,與瞽者,見之,雖少,必作;過之,必趨。

【注釋】孔子對周禮很熟悉,對於尊貴的人、家裡有喪事的人和眼睛瞎的人都要以禮貌對待他們。這是孔子的弟子記錄他的言行的。孔子如果遇見穿著喪服的人,遇見穿著官服的人,或者眼睛瞎的人,雖然是年紀很輕的人,孔子還是會站起來的,以禮對待他們的。要經過他們的時候,也會快步的走過的。這裡所舉的例子,孔子對待這三者還是比較平等對待的。並不會因為對待當官的人又會特別一點。相反的,家裡面有喪事的人,孔子能夠體諒到他的哀痛。對於眼睛瞎的人,孔子會可憐他們的。

【原文】顏淵喟然嘆曰:「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已。」

【注釋】顏淵讚歎自己老師的學問說道:「孔子之道,如同仰望高山一樣,越仰望就越覺得高不可及。越鑽研此道,就覺得越堅不可破,無從入手。此道恍惚之間,似乎在前後,看著似乎離的並不遙遠,可是不可捉摸。老師孔子對自己的學生循循善誘,很善於教導。以文采來使得我博學,以禮儀來約束我。老師太能循循善誘了,我精進修行求學,想停下來都不能停下來了。我用盡了我的所有才能,想去求得大道,可是看似大道就像在眼前,但是卻如同高山仰止一樣,無論如何還是達不到的。雖然很想去達到此道,可是卻找不到去的路。」孔子的高徒在讚歎自己的老師,由此可見孔子的境界還是比較高的了。以前一開始問禮於老子的時候,也許還沒有得道,這時候孔子應該是得道了吧。此道不能用言語來形容,顏淵已經是用最好的語言來形容自己的那種感覺了。此道不離世人,在日常生活之間也能夠隨時體現的。似乎離得比較近,但是要想得道也是很不容易的,不可思議,不可捉摸。佛家在形容禪的時候,用掛角羚羊來形容的。獵人在打獵的時候,拿著獵槍只知道在地上找的。羚羊可聰明了,晚上睡覺的時候用角把自己掛在了樹枝上,獵人在地上找的確是很難找得到的。世人找禪,如同獵人找羚羊,如何能夠找得到呢?可是如果知曉了其中道理,抬頭便是。

【原文】子疾病,子路使門人為臣。病間,曰:「久矣哉,由之行詐也!無臣而為有臣。吾誰欺?欺天乎?且予與其死於臣之手也,無寧死於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縱不得大葬,予死於道路乎?」

【注釋】孔子生了一場大病,子路派弟子充當治喪之臣。在子路眼裡自己的老師本來就是地位尊貴的,按照這樣的禮儀無可厚非。由此可見孔子這次生病還是比較重的,要不子路也不會那麼難過的準備後事的。在弟子們的精心照料和求醫問葯下,孔子幸運的好了,他稍微好轉了就語重心長的跟自己的弟子們交心說道:「子路這個小子一直在騙我的。我都說以我的身份按照周禮不能設置治喪之臣,可是他卻瞞著我偷偷設立了。子路這麼樣做,是讓我欺騙誰呢?這是自欺嗎,還是欺瞞上天呢?況且我持守周禮不忍違背,寧可死在你們這些學生的手裡,也不會死在治喪之臣的手裡的。況且即使我死後得不到隆重的葬禮,難道我至於死在路邊沒人管嗎?」孔子在生死之間,都持守仁義之道不放,持守周禮不放的。此部經典已經看過好些人生病了,這次還是比較幸運了,如果孔子死去了就可惜了。玄學、《周易》和醫術相通,孔子如果也學些方術多好,其弟子裡面也會出些名醫的。伯牛也許就不會那麼孤獨的死去了。

 【原文】 子貢曰:「有美玉於斯,韞櫝而藏諸?求善賈而沽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賈者也。」

【注釋】子貢可真是個聰明人,老喜歡拐彎抹角的套自己老師的話。此部經典其它地方也有過這樣的例子的。子貢沒有直接問,也是這樣拐著彎來問的。子貢看到孔子雖然得道了但是卻不願意出來做官,他就在那裡琢磨老師的心思,是不是老師根本都不想做官呢?還是有什麼別的想法。子貢就設此二端來問老師的,也就是賣掉寶玉還是不賣。在這一篇其它地方也用到二端這個詞的。孔子說的是應當賣掉的,但應當要耐心的等待合適的買家的,不應當削尖腦袋去求的。君子未嘗不想出來做事的,只是需要遇見明主的。君子等待天時明君,如同玉在等待好的買家的。伊尹在山野之間耕作,也是個廚子。太公居于海濱,如果沒有成湯、周文王這樣的賢德君主,也就隱居終老了。寶玉不可能委曲求全的低價賣給不懂玉的人的。人不知而不慍。孔子盼望著能夠推行仁德之道的君主出現的,如果還沒有出現他也不會怨天尤人的。子貢說道:「有塊美玉在這裡,是藏在匣子裡面好呢?還是等待識貨的買主賣掉它呢?」孔子回答道:「還是賣了它吧,賣了吧,我其實也是在等待合適的買家的。」

【原文】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注釋】孔子想到落後的九夷之地去。有人說道:「那些地方的生活條件太艱苦了,居住條件太簡陋了,你這樣的人怎麼受得了呢?」孔子回答道:「有君子居住在那裡,哪裡還會有什麼簡陋的呢?」這讓我們想起了劉禹錫的《陋室銘》,他裡面最後也是引用了孔子的這句話的。在九夷之地那樣的地方,只要有孔子這樣的聖人,就一點都不簡陋了。山不在於多高,只要山裡有神仙別人就會聞名而來了。水業不在於有多深,只要有龍就會靈驗了。

【原文】子曰:「吾自衛返魯,然後樂正,《雅》、《頌》各得其所。」

【注釋】孔子離開魯國以後,魯國的禮樂崩壞了。孔子在魯哀公十一年這一年從衛國返回魯國,這一年孔子已經六十八歲了。回來之後,刪詩書、定禮樂、贊周易和修春秋。正是由於定了《禮》、《樂》,所以樂音才能得正,而不是靡靡之音的。《雅樂》為周天子王城附近的音樂,用的雅音正言來寫的。《頌樂》用在宗廟祭祀的,樂曲緩慢而莊嚴。它們的歌辭收錄在了《詩經》中的。樂音得歸於正,所以《雅》《頌》也就各得其所了。樂為天地之和;禮為天地之序。樂至就少了怨恨了,禮至就少了紛爭了,如果人人都懂得揖讓而天下就會太平了。這也是為什麼聖人那麼重視禮樂的緣故了。

【原文】子曰:「出則事公卿,入則事父兄,喪事不敢不勉,不為酒困,何有於我哉?」

【注釋】孔子所在亂世,禮崩樂壞的。當時有許多人卑賤的不肯侍奉恭敬高貴的,年少的不肯侍奉恭敬年長的,不學無術的不肯恭敬賢德的,而又忽略喪事該有的禮節,比如說該守孝的不守孝,也有許多人沉迷於酒色的。孔子看到這種狀況說道:「我其實也沒有什麼本事的,只不過是我做到了我應該做的。我出去做事,能夠按照禮儀去侍奉公卿,在家裡呢我能夠恭敬父母,我也能夠聽兄長的話。對待喪事不敢違背該有的禮節,我也不會因為任何的事情沉迷於酒色。我只不過做到了這些而已。」這也是孔子自謙的話的,但是這幾個事情要做到也絕非易事的。孔子在十七歲的時候,母親去世,為了讓父母合葬,他歷經千辛萬苦的。因為孔子父親去世的時候,他才三歲,許多親人朋友都不知道他父親安葬在哪裡的。

【原文】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注釋】孔子坐在川流不息的河邊感嘆道:「過去的時光如同這河流一樣,不停地奔流不息,不分晝夜的。」這裡孔子也許思緒萬分的,也許我們可以一窺聖人的心境的。也不知道孔子感嘆的說這句話的時候是多少歲,不知道那時顏回和子路還在不在世上的。如果不在了,孔子在河邊多麼的想念他們的。先王之道逝去的多麼的迅速呀,在這個濁亂的世界上似乎再也找不到一點蹤跡似的。這大道如同河流一樣,越流越下,世道也是如此呀。什麼時候這河水才能倒流呢?才能恢復先王之道呢?古人講天人合一,對於長江和黃河來說,他們對應著人體的經絡,也許就是任督二脈吧。其它的河流對應著十二經的。長江和黃河互為陰陽,似乎有所分別,可是回歸到河流的源頭,也是一個源頭來的。

【原文】子曰:「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

【注釋】這句話要結合具體的語境來進行理解的。孔子在衛國呆了一個多月了,衛靈公和南子夫人一起同車出去,還讓宦官一起坐同一輛車,這都是不符合周禮的。不僅如此,還把孔子拉上,跟在後面的一輛車上面,招搖過市。孔子受不了了,說道:「我從來沒有見過能夠像好色那樣好美德的人。」孔子覺得以之為辱,就離開衛國走了。不管是君子和小人都是好色的,但是君子不同,君子不會好失德之色。孔子持守仁義之道,對南子敬而遠之的。孔子很清楚,如果不走的話,一旦衛靈公受奸佞小人挑撥,就很麻煩了。一邊是南子夫人,一邊是賢德的孔子,衛靈公好色還是好賢德的人才呢?這也許已經顯而易見的了。

【原文】子曰:「譬如為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譬如平地,雖覆一簣,進,吾往也。」

【注釋】有句話說道:為山九仞,功虧一簣。這句話還是比較出名的。意思是說要堆砌九仞這麼高的山,可是最後卻只是差了一筐土沒有堆成,多麼的可惜呀。這一句話是勸人進於道德的,不要停止前進的步伐的。孔子說道:「譬如說堆土成山,只是差了最後一筐土了,這就停止了,這是自己要停止的,別人可攔不住的。這樣我並不會對前面做了那麼多的功夫而讚許他的。又比如說要從平地開始堆土成山,雖然只是放了一筐土下去了,但是看到他還是不停止的,還是在繼續堆土的。我並不會覺得他才做這麼一點點功夫就有什麼不好的,相反我會讚許他的。」古代有個愚公移山的故事,這麼看來孔子並不會笑話愚公的,反而是要笑話那些只會在旁邊看笑話的人,而不是在那裡採取實際行動的人。孔子給弟子們已經講的很清楚,要有志於求道。可是弟子們雖然知道大道好,但是卻不去做,那也是得不到老師的肯定的。

【原文】子曰:「語之而不惰者,其回也與!」

【注釋】孔子這裡又在表揚他的得意弟子顏回了。孔子說道:「我教導弟子,給所有的弟子講道的時候,從來都不會懈怠的,也就只有顏回一個人而已了。」顏回很年輕的時候就能跟孔子論道,孔子也真是比較珍惜這個弟子的。得道的人之間就會有共同語言的,也只有顏回能夠真正的懂得自己的老師的。

【原文】子謂顏淵曰:「惜乎!吾見其進也,未見其止也。」

【注釋】孔子在說到自己的得意門生顏回的時候,感到比較傷感難過的。顏回這麼年輕就去世了。孔子說道:「真是太可惜了,顏回去世的太早了。我能夠見到他不停的精進求取大道的,從來都沒有看到他有停下來的。」

【原文】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實者有矣夫!」

【注釋】這裡孔子勉勵弟子們要不斷地去精進修行的,不能停留在某個階段就滿足了。下面有講到子路只是滿足於不被物慾所害,不貪求物慾這種狀態,還不是修成正果的。孔子還勉勵子路要繼續求道的。弟子們有不同的根器,走的修行道路也有所不同,境遇有所不同。但是不管如何孔子希望自己的弟子都不要忘記做學問的果實,那就是要真正的得道。有的如顏回雖然一開始長的很好,已經得道了,但是卻天妒英才年紀輕輕就走了。子路到了晚年為了保護孔子也死去了。有的弟子也許滿足於某一階段的成果就不繼續精進求學了。有的停留在一定的官位上面忘記了求學的初衷了。佛陀帶領僧團在尼連禪河邊走的時候,看到了順河流而下的木塊和樹枝,就隨機跟弟子說法。佛陀教導說,弟子們呀,你們的修行就如同順著河流漂下的木塊,有些被河中間的小洲給攔住了,有些被人撿起來了,如果不是這種種原因,繼續不斷地漂流,總有一天會到達大海的。修行不應該只是要長大,不僅僅是要開花,還要求果,還要修成正果的。有了前面這些鋪墊我們再來解釋孔子說的這句話,也許就會理解更深了。孔子說道:「禾苗長出來了,有些能夠長大但是不能開花;有些即使能夠開花,但是不能夠結成果實的。」

【原文】子曰:「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注釋】這一句為孔子勉勵弟子們的話語。孔子說道:「大家千萬不要瞧不起年輕人哦,怎麼知道後來的人不如現在的人呢?但弟子們呀,假如你們到了四十、五十歲的時候還沒有什麼建樹,還不能立功立德立言的話,那我看你們也不要怕別人瞧不起了的。」當然孔子是在教自己的弟子的,要抓緊大好的青春年華去求道做學問的,不要等到老了就悔之晚矣。孔子說這個話也不絕對的,他也明明知道姜太公到了很老才遇見周文王的,原來只是隱居江湖的。漢代的朱買臣到了五十才當上會稽太守的,原來只是跟自己的老婆打柴為生的。孔子也許看到顏回會覺得後生可畏了。孔子許多弟子後來都很有成就的,孔子也可以很欣慰了。

【原文】子曰:「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為貴;巽與之,言能無悅乎,繹之為貴。悅而不繹,從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注釋】孔子說道:「如果人有過錯,以正道正言相告,對方有所敬畏和忌憚,能不順從嗎?然而不光是表面說我聽你的,你說的沒錯,關鍵還是要心裡順從,還要實際去改的,以行為貴的。如果有人犯錯了,委婉的告訴他,態度這麼好,這麼委婉,能不覺得愉悅嗎?並沒有尖銳的提出批評的。然而不是聽了高興就好,關鍵是聽的人要去反省分析說者的真正用意的。如果只是聽了高興而不去反省分析,如果只是表面順從而心裡不順從,行為沒有能夠去改正,這樣的人我是沒有辦法教了。」用正言去勸說,比較正式的,不得不去考慮接受的。如孟子跟齊宣王在那裡討論王政的時候,孟子告訴他什麼是王政,列舉了周文王如何為政。齊宣王一聽,這麼厲害的先王都如此,還是很信服的了,可是內心也許在嘀咕了,還是要實際按照先王那樣去行德政才是最好的。齊宣王也不害怕揭自己的短,說我有個毛病哦,又好錢財有好色。孟子就委婉的勸說他了,齊宣王聽了也開心了,關鍵是他要從孟子的話那裡反思自己的。

【原文】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注釋】孔子說道:「我們要講求忠誠和信義。對於不像自己那樣講求忠誠和信義的朋友就不值得去深交了。如果有了過錯就要勇於改正的。」交朋友最重要的就是講求忠誠和信義,不能輕易的背叛朋友,也不能不講求信義,對朋友要一諾千金,答應的事情就要做到,否則就不要輕易承諾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從這個角度來講的話,還是少靠近一些有惡習的朋友的。見賢思齊,多向賢德的人靠近的。

【原文】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注釋】這句話好有名的了。孔子說道:「一國三軍可以失去它的主帥,但是即使是最普通的老百姓也不可以失去志氣。」這裡說的志,上面是士,下面是心。這個志是士的本心,不可以失去的。不管是面臨什麼樣的艱難困苦,都不可失去志氣。不管地位多麼的卑賤,也不可以失去志氣的。後面講孔子雖然在陳蔡之地受盡艱難困苦,還是抱著仁義之道不放的。松柏即使面臨著厚厚的積雪,也不輕易彎腰的。正是有這些志氣,所以不為五斗米折腰。

【原文】子曰:「衣敝縕袍,與衣狐貉者立,而不恥者,其由也與?『不忮不求,何用不臧?』」 子路終身誦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注釋】這一章講的子路,也就是仲由。子路很仗義,可以說是儒家的俠客了。他有好東西都願意拿出來和弟兄們共享,車馬都願意一起乘坐,好的衣物都願意跟朋友分享。這裡孔子也是拿衣物來做比方了。孔子說道:「能夠穿著破舊的衣袍,和穿著狐貉皮袍的有錢人站在一起,一點都不會覺得尷尬,也就只有仲由能夠做得到吧。」孔子還引用了《詩經》中的一句詩句的。如果能夠做到不被物慾所害,也不貪求於物欲,就能夠為善了吧。富有的人跟貧窮的人交往,富有的人往往被物慾所害,貪吝不捨得分給窮人。由於富有也會產生傲慢之心。貧窮的人必有求於富人,希望富人能夠施捨一些給他。子路就是這樣的人,即使富有了,他也能夠把東西分享給朋友,很講義氣。他不會被物慾所累,不會被財富所傷害。子路也不會因為貧窮而覺得有什麼,似乎窮的心安理得,貧窮的時候也不會在富人面前卑微的乞求什麼。子路聽到這一句詩句,就整天都在那裡虔誠的背誦。孔子都看不下去了,按照子路的水平,應該還是要繼續往前求道的,不該止步不前的。孔子就說到:「能夠做到這個,還不能算是做到家了,還不算好。子路呀,你還得繼續精進的求道的。不要就這樣就滿足了的。」

【原文】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注釋】這句話比較短,大家聽的比較多了。也許需要結合孔子當時說這句話的背景才好理解的。孔子在陳、蔡之間遭受許多磨難,七天都不能生火做飯,野菜湯里沒有一粒米屑,可是還在屋裡不停地彈琴唱歌自得其樂。子路和子貢這兩個弟子就在那裡嘀嘀咕咕的了,不理解老師為什麼這麼狼狽而不覺得有什麼恥辱。顏回聽到了又不知道怎麼回答他們才好,就進去跟孔子稟報了此事。孔子就把大家喊進來解釋給自己的弟子聽。孔子說道:「你們不該覺得有什麼可恥的哦,君子只有通於道才能稱之為通,只有窮於道才能稱之為窮的。」如果通於官場,通於財富,這個不算做通的。如果對於道來說是窮,那就是真窮了,即使再有錢也是窮了。如同顏回那樣,雖然窮困,但是為得道高人了,這個不能稱之為窮的。孔子說道:「而今我孔丘抱著仁義之道,雖然遭受亂世的困厄,何至於窮困呢?所以內省而不會有窮於道。如果沒有道,這就是真窮了。面對艱難困苦而絲毫不失於道德。天氣雖然非常寒冷,霜雪降下來了,我才知道只有松柏在這麼冷的寒冬還是這麼茂盛的。在陳蔡之間遭遇這樣的困境,也是上天對我的一種考驗來的,這對孔丘來說反而是萬幸來的了。」單單解釋這句話,孔子說道:「天氣寒冷,霜雪下降,這才發現松柏在這寒冬中還如此茂盛,是所有的植物中最後凋零的。」

【原文】子曰:「智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注釋】孔子說道:「有智慧的人不會迷惑於大道,不會被物慾所迷惑。」道不遠人人自遠,道不迷人人自迷的。打個比方,本來大道為康庄大道的,只是世人被物慾遮蔽了雙眼。這物慾就如繚繞的煙霧一樣,讓世人看不清大道的方向,不知道回家的路怎麼走了,也根本不想著回家了。正如別人問阿斗說,思蜀否,不思蜀了。我們在笑他的同時,我們是不是也迷惑了了,根本不想著自己真正的家園呢?孔子說道:「仁者內心不會煩憂的。」仁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也沒有多少煩憂的事情了,仁者找到了大道的方向,能夠安貧樂道。別人看著顏回干著急,這麼窮,過得這樣的生活。可是顏回不改其樂的。孔子說道:「真正勇敢的人沒有畏懼。」面對敵軍勇敢的進行衝殺,像子路這樣的也算是勇猛了,可這只是匹夫之勇了。真正的勇敢應該無欲則剛的。面對自己的私慾勇敢的精進修行進行破除。能夠戰勝敵人還不算是真的勇敢,要戰勝自己的物慾的人才是真的勇敢。

【原文】子曰:「可與共學,未可與適道;可與適道,未可與立;可與立,未可與權。」

【注釋】這一句的理解也是比較費勁一些的,這裡試著用白話來進行解釋的。孔子說道:「你們都是我的弟子,可以在一起共同學習的。但是每個人的根器都是不同的,特點興趣也不同,未必就都能夠一起同步得道。」當然要想精進修行,得道是遲早的事情了。顏回這樣的弟子,悟性非凡,年紀輕輕就可以跟孔子談論《易經》了,得道就很早了,要子路得道也許就要晚一些了。孔子說道:「即使可以一起求道,一起得道,未必就能夠同時立足於道牢固不退轉的。」悟道的層次有深淺不同的,有一些淺嘗輒止了,不繼續精進的修行,到了大道的門口又退回來了。有些人又禁不住物慾的誘惑,沉迷其中,荒廢道業了,不能立足於道業。孔子說道:「即使能夠立足於道業,信心堅定,精進修行,但是未必就能夠權變,達到圓融通達的程度的。」正如孔子所說的,無可無不可的。這裡的解釋和許多的版本都有所不同的。

【原文】「唐棣之華,偏其反而。豈不爾思?室是遠而。」子曰:「未之思也,夫何遠之有?」

【注釋】這一句話自古以來還是比較令人費解的,五花八門的解釋都有。有些人說是借著這句說花的詩句來說思念,我覺得低估了聖人了。聖人這裡是給我們論道來的。唐棣的花非常的美麗,微風吹拂過來,花朵翩然搖曳而然後就又返回來了。這難道不值得我們去誠心的思考嗎?有些高僧睹桃花而悟道。我們看著這朵搖曳的唐棣之花不該多思嗎?並不是大道離我們有多遠,而是我們不思反,你看看這朵花都思反,我們都還不思反回大道。大道為我們每個人的家室,離我們並不遙遠。孔子說道:「世人只是沒有思返而已,大道哪裡離世人有多遙遠呢?」大道往往都是先偏離而後再返回的。世人追求物慾,離家越走越遠了,經歷了許多的痛苦,就幡然悔悟回家了。正所謂物極必反的,離大道遠到了極點,就又被拉回來了。花朵也是如此,偏離遠到了極點,又返回來了。世道亂到了極點,就又歸於大順了。春秋戰國時候,孔子看到天底下亂成一鍋粥,但是聖人雖然痛心還是懷有天下大同的願望的。看到這個花可以說好多的,限於篇幅就說這麼多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走心書院 的精彩文章:

光的故事:霍金巨星隕落,他的畢生期望
《中庸素解》全文一

TAG:走心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