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的七大古都,你知道嗎?

中國的七大古都,你知道嗎?

北京

北京 為五朝帝都(遼、金、元、明、清):* 春秋 戰國時期 為燕國國都,當時稱為 薊 。* 遼代 為陪都,稱 燕京 。* 金朝 (1115年 - 1234年)自金世宗起至1217年為 中都 。* 元朝 為 大都 。* 明朝 自 永樂帝 起為首都,稱為 京師 。* 清朝 入主中原後亦把北京作國都。* 中華民國 北洋政府 時期,當時稱 北平 。* 現時 中華人民共和國 的首都。

北京故宮

2 南京

南京為東吳、東晉、南朝(宋 、齊、梁、陳四朝)、南唐、明、太平天國、中華民國首都。* 三國時稱為建鄴,是東吳的首都。* 西晉避司馬業諱,改名為建康,是東晉的首都。* 南北朝時期,宋朝、齊朝、梁朝、陳朝皆以此城為都。南朝四朝首都,加之東吳、東晉首都,所以南京亦稱六朝古都。* 六朝以後為南唐國都。* 朱元璋推翻元朝建立明朝後,南京為大明的首都。後明成祖遷都北京,南京亦為南都。* 太平天國時期改為天京,為太平天國都。* 孫中山領導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後建立中華民國,南京被定為中國首都。

南京秦淮河

3.西安

西安是十六朝古都、公認的是十三朝

先後有西周、秦、西漢、新、隋、唐等六個統一王朝,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等五個分裂時期的政權,東漢獻帝與西晉愍帝等二個末代皇帝以及漢更始帝劉玄、赤眉帝劉盆子、大齊皇帝黃巢等三個農民起義政權建都,即合計有十六個王朝與政權在西安建都。因此可稱西安是「十六朝古都」

關於西安建都朝代數,已先後出現十朝說、十一朝說、十二朝說、十三朝說,直至二十一朝說等12種之多。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幾說:

(一)十朝說

西周(前1134一前771 )

秦(前221 前207 )

西漢(前204 —24)

前趙(318 —329 )

前秦(351 —383 )

後秦(384 —417 )

西魏(535 —556 )

北周(557 —581 )

隋(581 —617 )

唐(618 —907 )

前後歷時共1062年。

(二)十四朝說 即在前述十朝外,增加了新、東漢(獻帝)、西晉(愍帝)、周(武周)等4 個朝代。

(三)十三朝說 認為在西安建都的朝代是:西周、秦、西漢、新、東漢獻帝、西晉愍帝、前趙、前秦 、後秦、西魏、北周、隋、唐等十三個王朝。

(四)十七朝說

1. 鎬:西周都,268 年;

2. 咸陽:秦都,145 年;

3. 長安:西漢都,208 年;

4. 長安:新莽都,15年;

5. 長安:漢(劉玄)更始都,3 年;

6. 長安:赤眉都,2 年;

7. 長安:東漢獻帝都,6 年;

8. 長安:晉惠帝愍帝都,7 年;

9. 長安:前趙都,10年;

10. 長安:前秦都,35年;

11. 常安:後秦都,32年;

12. 長安:西魏都,23年;

13. 長安:北周都,25年;

14. 長安:隋都,26年;

15. 長安:唐都,266 年;

16. 長安:齊(黃巢)都,4 年;

17. 長安:大順(李白成)都,2 年。

上列17朝建都歷時為1077年。

(四)十六朝說 西安地區在歷史上曾先後有西周、秦、西漢、新、隋、唐等六個統一王朝,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等五個分裂時期的政權,東漢獻帝與西晉愍帝等二個末代皇帝以及漢更始帝劉玄、赤眉帝劉盆子、大齊皇帝黃巢等三個農民起義政權建都,即合計有十六個王朝與政權在西安建都。因此可稱西安是「十六朝古都」。

西安古城

4 洛陽

東周 洛邑 王城(澗河兩岸) 平王至赧王,共25王 前771年—前256年

東漢 雒陽 漢魏故城 光武帝至獻帝,共12帝 25年—190年

曹魏 洛陽 漢魏故城 文帝至元帝,共5帝 221年—265年

西晉 洛陽 漢魏故城 武帝至愍帝,共4帝 265年—313年

北魏 洛陽 漢魏故城 孝文帝至孝武帝 共七帝 493年—534年

隋 東都、東京 隋唐故城 煬帝、恭帝 606年—618年

武周 洛陽 隋唐故城 武則天

後梁 西都 隋唐故城 太祖、郢帝、末帝 909年—913年

後唐 東都 隋唐故城 庄宗、明宗、閔帝、末帝 923年—936年

洛陽被定為首都的朝代數公認的是九朝

洛陽東漢帝陵

5 開封

開封,簡稱汴,古稱「汴州」、「東京」、「大梁」。是中國多個重要王朝的首都。夏中期為都,稱「老丘」,是夏朝歷時最長的都城,計225年。戰國時期,魏國建都於此,稱「大梁」,冶鐵業發達,十分繁榮。後歷經黃河水患和戰亂,幾乎淪為廢墟,極度衰敗。西漢時,開封一度做為封建的梁國的都城.五代十國時期國家四分五裂,開封地理條件非常適宜農業經濟發展,作為一統天下的基礎,先後成為後梁、後晉、後漢及後周的國都。北周大將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代後周稱帝,建立宋朝(北宋),仍以開封為首都,稱為「東京」,終於完成對中國漢民族本部的統一。北宋時期,開封城市結構突破了唐代長安「坊市」城市格局的束縛,再次走向繁榮,發展成為當時世界上人口最多最繁華的城市之一。詩云:除卻梁圓總是村.意思即除了開封,其它地方都是鄉村.靖康之難後,北宋滅亡,開封先被大齊定為都城,後又被金朝定為都城。元末,小明王龍鳳政權曾以此為都。建都史長達592年。詳細情況如下:

夏:前1847-前1622年 帝杼至帝扃,計225年

戰國魏:前364-前225年 計139年

後梁:907-909年 913-923年 計12年

後晉:937-947年 計10年

後漢:947-951年 計4年

後周:951-960年 計9年

北宋:960-1127年 計167年

大齊:1232-1237年 計5年

金:1161年,1214-1234年 計20年

韓宋:1358-1359年 計1年

開封龍亭

6 安陽

安陽為七朝古都,中國七大古都之一

第一朝,商約公元前1300年,商王盤庚定都安陽,歷八代十二王,共255年。這一時間的商王朝疆域遼闊,國力空前絕盛,安陽小屯出土司母戊鼎就是最好的見證,開創了中國古史的新紀元,也成為公元前十四世紀至今世界青銅器文明的重要代表。

第二朝,魏即曹魏,曹操以鄴為王都,是其在東漢末年統一北方的大本營。曹操死後,曹丕稱帝,代漢建魏洛陽為都,鄴城為陪都(今河南、河北兩省交界處有銅雀三台遺址)(鄴城遺址保護區)是魏國王都之一(公元220--335年)15年。

第三朝,趙即後趙,十六國羯族所建,開始都城在襄國即現在的邢台。石勒死後,其侄石虎稱帝。將後趙的都城從邢台遷到鄴城,石虎是第一個在鄴城稱皇帝坐天下的人,這是鄴城名副其實的作為國都之始(公元335--350年)15年。

第四朝,魏即冉魏,是由冉閔代後趙而建立的魏,都城仍在鄴城,在歷史上僅存約三年,冉閔是漢族人,據記載(河南省內黃縣冉庄人)稱帝(公元350--352年)2年多點,時間最短。

第五朝,燕即前燕,是鮮卑族,慕容氏建立了的政權,慕容俊戰敗冉閔,攻下鄴城後,將前燕的都城從薊(今北京西)遷到鄴城稱帝(公元357--370年)13年。

第六朝,魏即東魏,是鮮卑族元善見在丞相高歡的扶持下,從洛陽遷都鄴城,史稱東魏,是為孝靜帝(公元534--550年)16年。

第七朝,齊即北齊,高歡的次子高洋,在父和兄相繼死後,逼返孝靜帝元善見把皇位禪讓給他,取代東魏,建立北齊王朝,都城仍在鄴城(公元550--577年)27年。

公元580年,北周滅齊後,楊堅篡奪政權,楊堅下令將魏郡和鄴城居民南遷四十里至安陽,而後將鄴城內建築縱火焚燒,鄴城作為魏晉南北朝的六朝名都徹底被毀。

安陽文峰塔

7 杭州

五代十國時期的越國建都錢塘(杭州)、建都時間907年-978年宋朝時期的南宋建都臨安(杭州)、建都時間1127年—1279年南宋時期的臨安並非今日的臨安市、杭州的在南宋時期就叫臨安

杭州西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青雪說 的精彩文章:

TAG:青雪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