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這屆國產動畫電影為什麼都差點意思?

這屆國產動畫電影為什麼都差點意思?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我國的電影市場又多了一個清明檔。

比如這次,在最適合上映的恐怖電影《中邪》臨時退檔後,《心迷宮》導演忻鈺坤新作《暴裂無聲》成為風暴中心。

但大部分影迷不知道的是,清明節當天還有一部本該被大家討論的國產影片上線——

《貓與桃花源》

這部取景于山城重慶的動畫電影,講述的是厭倦了家養的小貓「斗篷」出外探險,而生性慵懶怯懦的貓爸「毯子」為了兒子,也跑出門,父子一路成長的故事……

要說萌寵電影,自然會讓人想起2016年下半年的《愛寵大機密》。

與迪士尼傳統表現的「親情 友情」的路線不同,《愛寵大機密》講述的是主人不在家萌寵自嗨的電影,更多的表現了寵物的「萌賤壞」。

對,就是那個表情包裡面的兔子

這部電影在中國上映首日,就獲得了4000萬元票房,打破《瘋狂動物城》的首日票房紀錄,最終獲得將近4億的票房。但反觀《貓與桃花源》,清明三天,票房加起來僅1708萬。

我們可以說這是中國動畫電影低迷市場的慣性,但當細細研究這部電影時,發現問題並沒有那麼簡單。

在以前,每當有外國動畫電影上映時,我們常常會惋惜中國動畫的技術硬傷。例如《瘋狂動物城》剛上映,全網都在驚嘆畫面中纖毫畢現的動物絨毛,思考中國動畫何時能達到這種高度。

但事實上,隨著這幾年的發展,高端國產動漫製作水平已經不比美國日本差了,《功夫熊貓3》有中國主創的經手,甚至很多日本的動漫公司需要中國的漫畫師來畫。

而毫不誇張的說,《貓與桃花源》的視覺效果,絕不弱於剛才討論過的《愛寵大機密》的,甚至有過之無不及。

在《貓》里,無論是主角爸爸毯子、兒子斗篷,還是酒吧里的流浪貓群,雕塑公司的浣熊保安、修道山羊、甚至戲份只有短短數分鐘的兔子、猞猁等,毛絨質感全都非常逼真,不僅超越了國產水平,即使放眼全球,也毫不遜色。

但為什麼這樣一部製作堪比皮克斯的電影,卻水花不如魚打挺呢?

很簡單一個邏輯,故事不走心。

先不討論那些爛片,就說目前風評最好,也是在國產動畫長時間的低迷期後,第一次被全社會關注的《大聖歸來》(2015年)。

9.57億的票房,讓它一舉成為近年來唯一一部口碑與票房並行高潮的國產動畫電影。這一現象,不僅讓市場看到了此類型片的巨大票房潛力,也讓更多成年人開始觀望國產動畫電影的未來。

但再次回首時,我們不能不承認,這龐大的中國動畫電影票房總冠軍里的紅利里,很大一部分是當時營銷宣發所交的情懷稅,以及上映一個月的密鑰延期。

而具體到影片質量上,角色cos過往形象痕迹明顯,笑料刻意,劇情單薄且閑枝過多。

最讓人形象深刻的兩個畫面,「你可是齊天大聖啊!」和最後解開封印見風化甲,也都只能靠情懷強行解釋。

故事的單薄是國產動畫的最大問題。

而故事為什麼單薄,其一的原因是在此之前的國產動畫電影,像《喜羊羊》《熊出沒》這類,基本都是主打低齡向。

劇情大多都是說教性,簡陋、生硬的連接,無需多麼吸引人,只要畫面花哨,就能讓家長們帶著孩子在節假日度過一段美好時光,而不期望自己能在電影觀感上得到什麼享受。

而這樣的電影,怎麼可能在市場上得到什麼反響呢?

所以,誤打誤撞被成年人撐起票房的《大聖歸來》的炫目,彷彿成為了一條分界線,觀眾和資本家同沐榮光,但又莫名失落。

榮光時看到了中國動畫電影的希望,失落是窺見了中國動畫電影的短板。

而到了2016年,一部直接面向成市場的動畫電影《大魚海棠》上映了。

這條號稱讓觀眾等待了12年的《大魚》,來勢洶洶,備受期待,但上映之後,在網上引起了全體網民的群潮。

一個報恩的故事,被編劇和導演畫成了三角戀情,還是那種最過時的。

但不得不承認,《大魚海棠》的畫面和設定在一眾模仿迪士尼,皮克斯的國產動畫中,極具東方文化魅力,超脫了過往所有國產動畫電影,提高了整個民族的審美高度。

面向小孩子的電影沒人關注,面向大人的電影劇情幼稚,那主打全家歡的電影呢?

這就提起來王微導演的第一部動畫電影《小門神》。

當年平地驚雷,1.3億人民幣,是中國動畫電影有史以來最高投資的動畫電影,但期望越大失望越大,最後僅取得7800萬的票房成績;

失敗的原因,還是劇情。

在《小門神》中,太多段落刻意討好成年人,但是又討好得不痛不癢。

比如說神仙再就業這一場戲:一個形似馬雲的形象走過場,財神戴著大金戒指出場指點股市江山,群仙跳起了新華里業務員舞蹈改編的再就業舞蹈,這段可能成年觀眾來說好像還有點意思,但接下來的情節卻又回到了小孩子風格。

就這樣,成年向和低齡向的情節互相穿插在整個故事中,不是小孩子看不懂,就是大人笑不出來,最後,生硬的雜糅反倒把整部電影情節整得不上不下,極其尷尬。

說到底,還是制約於國產動畫電影的慣性,成人市場沒打開,小孩子市場有投資太大,在當前逼仄的國產市場中找不到電影定位,最終導致劇情的一塌糊塗。

而由於找不到電影定位,如何宣發也是國產動畫電影的另一大問題。

如上面的《大聖歸來》和《大魚海棠》,基本都是以情懷動人,一部是十二年的「等待」,一部甚至橫跨幾百年的「歸來」。

但情懷這東西,玩一次能讓人熱淚盈眶,二炒三作之後就沒人再願意付出時間和金錢了。

可在沒有流量明星,大IP加持下,國產動畫電影除了用情懷來吸引觀眾,實在沒什麼資本可以讓我們原諒他們的質量硬傷,反倒愈加諷刺。

而再看上映的其他國外動畫電影,除了迪士尼等有資本大IP系列,例如新海誠的《你的名字》,能在中國引起關注,也與當時光線傳媒的大力宣發有關。

前期先是宣揚新海誠在日本本土與宮崎駿的千絲萬縷,接著則將營銷重點落在其畫面的唯美畫風上。

先後有火爆朋友圈的新海誠同款濾鏡、與B站的合作等動作,不僅吸引了一大批二次元受眾的擁簇,還讓更多普通觀眾知道並主動去了解這部影片。

而這些廣撒網的手段才是俘獲票房的最高手法。

而如上面所說的《貓與桃花源》,王微的上進心我們明白,像做好國產電影的心我們也明白。

但一部萌寵動畫竟然選在清明小長假期間上映,而且在如今全民吸貓的社會現象紅利里,上映前期竟然沒有任何營銷!哪怕是學學《妖貓傳》也好啊!

最終首日排片率只有4.7%,票房成績只有600餘萬元。要知道,隔壁畫面劇情全撲街的俄羅斯引進動畫電影《冰雪女王3:火與冰》(4.4),都能有首日8.9%的排片率和1700餘萬元的票房成績。

這種在宣發上「放棄治療」的態度,不僅不尊重背後精良的電影製作團隊,更是對影片本身質量的辜負。

我們都能容忍國漫的禹禹前行,到頭來,反倒是主創團隊「哀己不幸,墮落不爭」。

可說到底,國產動畫電影的根本問題還是市場尚未成熟,沒人太多人關注這一類型片,即便是技術達標,在沒有投資方的關注下,宣發,製作都是問題,最後只能靠浮華的情懷續命。

如今,只能寄希望於更多的動畫人鑽之彌堅,能在抓住機會,展現國漫的風采,從而讓這一國產電影類型片在國際上重煥風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Vista看天下 的精彩文章:

Me too之火燒到了時尚圈
這裡無「仙丹」,這裡有「笨蛋」

TAG:Vista看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