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如何讓熊孩子乖乖喝水?看這篇!

如何讓熊孩子乖乖喝水?看這篇!

天一熱娃兒們喝水的事就總被媽媽們惦記著,然而你們懂的,事情沒那麼簡單,喝水這件看起來特別小的事,讓熊孩子們乖乖學會和做到也不容易,要讓媽媽操點心訓練。

寶寶不愛喝水問題大嗎?

水是參與整個生命循環的重要成分,人體中水的重量佔到了70%左右,水喝得少關聯到負面影響可謂方方面面。

1. 影響寶寶的認知及集中力。攝取水分與葡萄糖運送到中樞神經系統相關,攝取足夠水分能為腦部提供能量,有助改善嬰幼兒的認知表現,缺水會影響集中力和短期記憶。

2. 影響體內代謝 。人體內營養物質的運輸和廢物的排泄都是依託於水進行的,充足的水分才能確保新陳代謝的正常運行,缺水會使血液濃度增高,降低活動體能。

3. 容易導致消化不良,發生便秘。與代謝同理,喝水不夠也會影響到胃口食慾,消化功能減弱。

4. 高溫情況下容易中暑。多喝水可維持體溫恆定,當體表溫度高於身體溫度時會出汗,一方面水分通過皮膚蒸發達到散熱,另一方面,體內大量的水分可以吸收代謝產生的能量,控制體溫升高。

如何判斷是否攝入足夠水

2歲前的寶寶不會表達是否口渴,喝多少水由大人決定?

並不完全!大人可以在正常的奶量和飯外提示寶寶喝水,但要避免主觀地決定寶寶要喝多少水。

是否缺水寶寶的身體會給出信號。

1. 尿量。正常情況下寶寶一天尿6-8次以上;

2. 尿的濃度。寶寶的正常尿液呈清澈透明狀,即使4小時更換一次尿不濕也沒有濃厚的尿sao味;

如果尿量不夠、顏色過黃,則需要鼓勵孩子多喝水。

皮膚干、便秘並不代表缺水。雖然缺水會導致便秘,但便秘不一定是缺水,可能是纖維攝入不夠、澱粉類或富含膠質的食物攝入過多,也可能是米糊、奶粉沖得過濃導致鈣、鐵等微量元素攝入過多等。

寶寶每天該喝多少水合適?也不是越多越好!

寶寶六個月以後、或者添加輔食後就可以喝水了。注意,是六個月以後哦!六個月前的媽媽別著急,後面會說說六個月為啥不用喝水。

關於喝多少水,就AAP的建議來看相對隨意:6個月的寶寶可以在他渴的時候給他喝些水,但不要過量,你可以在寶寶玩耍的過程中給他喝些水。直到寶寶一歲以後,當他開始吃固體食物時,可以按他自己的需要喝多一些水。

由於國外寶寶基本一歲前能保證奶為主、輔食為輔的結構,所以保證奶量的情況下基本是不用擔心缺水的。但國內很多老人帶的寶寶,很可能媽媽重返職場後只有早起和睡前兩頓奶甚至更少,在奶量不能保證、輔食水份又不夠的情況下還是需要適當補充水分,可以參考我國的《居民飲水參考攝入量標準》給出的每天喝水量化指標:

半歲-1歲: 0.9升

1-4歲:1.3升

4-7歲: 1.7升

7-11歲:1.8升

註:這裡的水量是指所有飲食的水分。

以OK在9個月時為例,基本每天的奶量在600ML,一頓米糊我大約會用100ML水沖泡,另一頓蔬菜混合肉泥也大約有100ML水,白天還有吃些水果等食物,他一天的喝水量大約50-60ML,這樣算起來總的水分攝入量也差不多在900ML左右。如果你的寶寶一天所有奶量+食物算下來所有總含水量離900ML差距較大,加以增加喝水量,經常提醒並且鼓勵娃喝。

另外,喝水的時機也有講究,餐後一小時、兩餐飯之間,起床後、入睡前、洗澡後都可能是娃相對感到口渴的時候,就些都是鼓勵喝水的好時機。

餐後飲水,好處在於沖淡調味,恢復味覺;

睡前飲水,好處在於漱口的作用,保護牙齒;(當然不能代替刷牙)

餐前,餐中盡量不要飲水。餐前可以適當給水但要控制,喝太多會影響飯量,餐中避免喝水,會導致消化不良。

六個月前的寶寶不用喝水?

不建議!

關於六個月前寶寶能否喝水,美國兒科協會AAP的意見是:六個月以下的孩子,不需要任何除母乳或配方奶以外的液體,包括水、果汁等。

母乳中水分含量達90-95%,而配方奶只要按指導比例沖泡也不需要額外補充水。

六個月前寶寶喝水主要會造成以下問題:

1. 額外攝入過多水分會會造成腎臟壓力。寶寶的腎臟功能隨著年齡慢慢成熟,剛出生寶寶的GFR腎絲球過濾速率僅為成人的1/4,直到一歲之後才會接近成人。

2. 寶寶喝了水也會影響到食量,從而使奶量下降,長期如此會造成營養不良;

3. 攝入過多水分會降低體內鈉的濃度,使得體內電解質失衡,嚴重時會引起不良生理反應。

如果寶寶高熱需要補水,需要請兒科醫生來幫我們決定寶寶應該補充多少水分。如果腹瀉,我們一定要補水,但因為腹瀉不僅僅是帶走了水分,也同時帶走了鈉鉀等,所以要補充的是口服補液鹽。

果汁、蔬菜汁可以替代水喝嗎?

如果娃不愛喝水,是否可以通過喝蔬菜汁、果汁等有味道、有營養的水來替代喝水呢?

不能!

喝果汁不如吃生果,因為果汁缺少纖維,營養也遜於原個生果。此外,多喝果汁可能引致腹瀉和蛀牙。

而蔬菜汁例如番茄汁,雖然沒有含糖量高的問題,但會出現鈉超量的問題。一份菜汁所含的納,可能已超過寶寶每天一半的攝取量。所以如果要喝菜汁,應注意鈉含量。

要知道寶寶習慣了喝有味道的果汁和蔬菜汁,對白開水的接受底會越來越低。

讓寶寶喝水最好的做法就是從一開始就「涇渭分明」,食物就是食物,喝水就是喝水。不愛喝沒關係,一點點來,咱們有的是辦法。

例如選擇能夠讓寶寶產生興趣的可愛杯子;讓寶寶玩兩個杯子互相倒水的小遊戲,在玩的過程中高興起來鼓勵他喝上兩口;又或者現在夏天可以水裡加幾個冰塊,用一根吸管去攪拌冰塊發出鐺鐺的聲音孩子會非常喜歡,這時可以讓他用吸管喝幾口水;等等很多方法都可以自創嘗試。

我經常鼓勵娃喝水的方法是:自己拿過娃的水杯假裝喝一大口,然後從喉嚨發出「啊~」一聲似乎很爽,娃也會學著喝上一大口,吞下後發出「啊~」的聲音,這樣反覆幾個回合下來,一次至少可以「勸」進30ML水。

雖然每天的喝水量要保證,但如果寶寶還不習慣一次喝太多水,可以少量多次地喝,間隔1小時比較合適,可以把杯子遞給寶寶,也可以把水杯放在寶寶容易自己抓到的地方。

什麼水最適合寶寶喝?

根據BabyCenter的一份寶寶最佳飲品排名,白開水是除了母乳之外的最佳飲品。白開水泛指所有無味水,但市售的礦泉水、純凈水並不推薦給寶寶喝。

礦泉水的礦物質含量過高,容易給寶寶腸胃造成負擔,而長期喝純凈水又少了些微量元素,所以最適合寶寶喝的水不是貴的水,反而是最便宜的自來水,當然一定要沸煮過。如果當地的自來水水質不太好,建議買個過濾壺,將自來水過濾過後再沸煮。自來水中含氟化物,有益於牙齒健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