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抗戰中一位年過花甲的將軍,54歲喋血疆場,家無餘錢安葬

抗戰中一位年過花甲的將軍,54歲喋血疆場,家無餘錢安葬

原標題:抗戰中一位年過花甲的將軍,54歲喋血疆場,家無餘錢安葬


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盧溝橋事變爆發。在「殺敵報國,正在此時!」的訓言中,曾經討伐過張勳復辟,參加過中原大戰的老將馮安邦領兵北上,支援抗戰。奉命死守北平以南防線,多次挫敗日軍攻勢,戰後升任第42軍軍長,下轄1師又1旅兵力。是年十月,日軍攻勢劍指山西,馮安邦領兵入晉支援晉綏軍抗戰,在娘子關沿線堅守18天,第42軍將士在日軍的飛機、重炮的恐怖火力覆蓋下,死戰不退,首戰告捷,殲滅突入的日軍400餘人。


但是,日軍在優勢火力的支援下,守軍只得且戰且退,儘管馮安邦曾組織多次反攻,但在10餘次的慘烈搏殺後仍未見成效。戰鬥至第10天時,全軍就已僅剩3000餘人,而日軍的攻勢卻更甚。此時的晉南一線防線也被日軍突破,兩個軍的守軍被擊潰,整個正太路沿線防線就僅剩第42軍一支孤軍。為阻擊日軍的瘋狂攻勢,第42軍下轄27師傷亡最嚴重的一個營僅剩6人。



堅守至第18天,馮安邦奉命突圍,遭到日軍伏擊後仍然臨危不亂,經過連日鏖戰後,不僅指揮余部突出日軍包圍,還殲滅日軍1000餘人,但此時第42軍全軍僅剩1700餘將士。


次年三月下旬,台兒庄戰役拉開大幕,尚在休整的第42軍領命馳援前線,步行至台兒庄戰場後駐守運河南岸。馮安邦一番排兵布陣,所部42軍將士左衝右突,進退有據,有效的緩解了台兒庄守城將士的壓力。每次戰況最激烈的時候,已過花甲之年的馮安邦總是親臨第一線督戰,整場台兒庄血戰中,所部拱衛防線,東阻日軍板本支隊、北擊日軍瀨谷支隊,戰勛卓著。



台兒庄大捷後,馮安邦部又作為阻擊部隊掩護主力突圍,因為連續作戰,休整補充後的第42軍仍然減員嚴重。是年十月,馮安邦部轉戰湖北,自己坐鎮襄陽阻擊日軍第13師團,面對數倍於己的日軍,已經54歲的馮安邦,在指揮部被日軍炸成一片瓦礫的情況下,仍從容不迫地指揮將士們構築工事,沉著應戰……自古英雄如美人,不許人間見白頭。不屑於躲避的馮安邦被日軍炮彈擊中,身死疆場。


這位戎馬一生的悍將,花甲之年喋血沙場,家中竟然無餘錢安葬。即使清末就已投身軍旅,其後更是官至中將軍長,馮安邦卻治軍嚴明,賑濟貧苦,甚至帶領將士們為民眾收耕勞作……當斯人已逝,曾經家無餘財的一代驍將,只留下「戰必先驅」的殊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拾文客棧 的精彩文章:

歷史的另類臉譜: 北洋水師三巨頭以死謝罪, 兩人仍然背負言官罵名

TAG:拾文客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