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歷史的另類臉譜:一位清朝鄉紳的三次蛻變,仍然難逃宿命

歷史的另類臉譜:一位清朝鄉紳的三次蛻變,仍然難逃宿命

原標題:歷史的另類臉譜:一位清朝鄉紳的三次蛻變,仍然難逃宿命


晚清這張珠簾,叮噹作響,哀鳴不已,掀開之後是若隱若現的廟堂宿命。前文所述兩個珠子的墜落,雖說算是管中窺豹,但不得不說直隸總督李鴻章死於放不下功名的禁錮,更是想甩廟堂之上一個巴掌,解氣解恨解心結,對於年逾古稀的老爺子來說,權柄仍然是最誘人的春藥。而軍機大臣趙舒翹,一輩子如履薄冰也頗具清名,死的卻很窩囊,「希旨承顏」的結果不是願賭服輸,而是成了棄車保帥的馬前卒,到死才明白自己不若是一顆無關大局的棋子。這不僅是兩個人的宿命,更是清朝江湖與廟堂生存最殘酷的宿命,直隸總督作為地方督撫之首,軍機大臣作為廟堂群臣之冠,在清廷做起買賣來同樣一文不值,他們要面對的是一種不知從何而來的傲慢與偏見。


除了在廟堂宦海,處江湖之遠的鄉紳則更是變本加厲。在縣城以下的廣大田園江湖,清廷的令行禁止完全失效,鄉紳成為權柄的代言人。然而壓迫之下自然會出現叛逆者,而且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田園開始暗流涌動,鄉紳之間也開始為利益相爭,「識時務者為俊傑」開始成為鄉紳們安身立命的準則,至於曾經的士子情懷早已一去不返。其中一位清朝鄉紳的三次蛻變最具有代表性,這個人就是江蘇龐氏的龐三傑。咸豐五年,在碭山渡口發跡的龐氏族人接管渡口周邊大片的「湍地」已經持續多年,這些沒有稅負壓力的土地,自然也是附近劉氏族人眼中的香餑餑,在龐三傑接掌之時雙方的爭執已經白熱化。為了對抗劉氏族人的入教,龐三傑委身於自己一直瞧不上眼的大刀會。



但是,龐三傑的角色第一次由鄉紳蛻變成江湖人士,也算不上真正意義上的綠林,畢竟大刀會一開始也不是常人可以玩的遊戲,武器裝束需要自費,每天光燒香都得不少開銷,而且龐三傑更是做到了幫主劉士端的四大弟子之一,不久就自己開壇收徒。不料在與劉氏族人的爭執中仍然處於下風,龐三傑前去求助,師父劉士端自然派人支援,大刀會一千餘人帶著趁火打劫的心態應援龐三傑,果然搶到四十車糧食以及綁了當地最有實力的大戶家的閨女,準備勒索一筆,結果沒想到在當地官府團練的火炮轟擊下,不堪一擊當即作鳥獸散。


最終,在「金剛罩瞎胡鬧,十三人擋不住一門炮」的戲說中,為了解決與劉家的爭執所在,龐三傑不得不另闢蹊徑,搖身一變也選擇入教,與劉家握手言和,這是龐三傑的第二次蛻變,希望自此蟄伏不再折騰。但是安穩的日子在武昌的槍炮聲中破滅,龐三傑選擇了人生中的第三次蛻變,招兵買馬揮師反清,連克蘇魯邊界多處城池,拿下重鎮徐州時意氣風發,然而因戰馬受驚而跌落受傷,隱居恢復了一段時間後再度出山,發現自己的人馬早已被原來的部下王錦韜捲走,再起無望的龐三傑後來在上海被暗殺,一生三次蛻變終歸謝幕,其實是晚清鄉紳都要面對的一個問題,那就是眼巴巴希望可以弄潮時代,不料都逃不脫宿命的安排,那就是這天下永遠都是東家說了算,廟堂重臣可以成為掌柜仍難逃卸磨殺驢,更別說曾經自詡體面的鄉紳,不若只是長工,僅此而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拾文客棧 的精彩文章:

歷史的另類臉譜: 痛下殺手成為事實上的皇后, 咸豐也開始防備慈禧
歷史的另類臉譜: 潰逃五百里, 李鴻章仍然保下葉志超

TAG:拾文客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