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改革開放40年之稅制變革

改革開放40年之稅制變革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

經濟觀察網 記者  杜濤2018年4月17日,中國稅務學會召開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回顧與展望」專題座談會,回顧改革開放40年來稅收改革發展的偉大成就,展望進一步推進稅收現代化建設的前景。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系主任呂冰洋認為,中國初步建立了適應社會主義經濟體制的稅制。改革開放40年來稅制改革邏輯是什麼?是在滿足財政收入目標下,為建設統一大市場鋪平道路。大國注重市場效率發揮,小國注重稅收窪地。中國總體邏輯建設統一大市場。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陸百甫表示,中國改革的很多步驟都是從稅務開始。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提出,深化稅收體制改革、建立現代稅收制度等。稅制改革一直是我國經濟改革的主體之一,實踐證明,稅制改革對整體改革的推進、經濟發展的促進發揮了作用。

十八大以來,稅收改革不斷深化。以增值稅為例,先後實施了七大步改革措施:第一步,2012年1月1日,在上海市針對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啟動了營改增試點;第二步,將上海改革試點分批擴大至北京等11個省市;第三步,2013年8月1日,將上述試點在全國推開;第四步,2014年1月1日將鐵路運輸和郵政業納入試點;第五步,2014年6月1日將電信業納入試點;第六步,2016年5月1日,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將建築業、房地產業、金融業和生活服務業納入試點;第七步,2017年7月1日,將17%、13%、11%、6%四檔稅率簡併至17%、11%、6%三檔。

中國稅務學會第一副會長丘小雄認為,1979年到1981年,為配合國家的對外開放,頒布實施了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所得稅法等基本適用的涉外稅收制度,並實行了一系列稅收優惠政策。1983年起,從中國國情出發,在全國試行國營企業「利改稅」。1984年10月,全面實施國營企業第二步「利改稅」,從而實現了以稅收為標誌的國家與企業分配關係。這一階段的稅收改革,逐步擴大了稅收在財政收入中的比重,注意發揮了稅收的經濟槓桿作用,促進了對外開放和經濟發展。

1992年鄧小平同志南巡講話發表後,按照黨中央提出的戰略目標和十四屆三中全會通過的《關於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1994年起在全國範圍內實行了稅制改革,確定了以增值稅為主體的貨物和勞務稅制,改革了所得稅制,調整了其他稅收,初步建立起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需要的稅制。同時,還進一步推進了稅收徵收管理改革和稅務機構改革。這些改革對於保證國家財政收入,加強宏觀調控,調動「兩個積極性」,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十九大後,中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作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大部署,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了具體的目標、任務和措施。

呂冰洋表示,在稅收制度建設上,流轉稅改革分為了三步:分別是增值稅改革、增值稅全面轉型、全面營改增到增值稅為主導的商品稅制建立。企業所得稅改革,分為兩步,1994年統一內資企業稅收政策,2008年內外資統一所得稅政策,使得統一要素商品市場建立。稅收管理制度改革方面,調動地方積極性,分為了三步,首先是分稅制改革,分設國地稅,其次是2002年所得稅分享改革,所得稅部分管理權上收最後是2018年國地稅合併,使得地方干預經濟空間將大幅壓縮。

同時,稅收對經濟的促進作用更加明顯,今年5月1日起,中國又將在增值稅稅率17%、11%、6%三檔基礎上,將稅率下調到16%、10%、6%,同時統一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標準,對裝備製造等先進位造業、研發等現代服務業符合條件的企業和電網企業在一定時期內未抵扣完的進項稅額,予以一次性退還。

丘小雄在座談會上指出,增值稅的改革措施,為實體經濟普遍減稅,並向先進位造業、研發服務業傾斜,是黨中央、國務院綜合把握國際國內經濟形勢,著眼於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優化營商環境作出的重要舉措,預計全年減稅將超過4000億元,且不論國有企業還是民營企業,不論內資企業還是外資企業,均一視同仁,公平對待,平等享受改革紅利,進一步創造更加優化、更具吸引力和競爭力的營商環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經濟觀察報 的精彩文章:

布局教育板塊 復星聯手維也納童聲合唱團打造特色幼兒園
「超級醫保局」仍組建中 三醫聯動改革將上路

TAG:經濟觀察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