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你是狍子,還是狒狒

你是狍子,還是狒狒

你讀到這個題目,會啞然失笑,或者怒目相向,我怎麼變成動物了?人本身就是動物,即便人類是地球上最智慧的動物,高居動物門的金字塔尖,其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仍然不能全部排除含有一般動物的性格特徵。

狍子是一種中小型鹿類,食草哺乳動物,外表呆萌,傻乎乎的性格,被現代命名為新一代神獸——「雪泥馬」,曾經被稱為「傻狍子」。傻狍子的傻,是致命的。據說端起獵槍打狍子,就算第一槍沒有打中,也沒有問題,你只管填充彈藥、或者等著。傻狍子驚跑、或者傻呵呵的站在原地,就會重新小心翼翼的回來、或在原地探究聲音的源地,此時再打中亦可——好奇心害死狍子啊!人類也有類似的心理,朋友之間、生意之間,都有這樣的裸亂。第一次借少量的錢,一般較為親密的朋友,還是不會拒絕的。向朋友張開嘴借錢,需要鼓起多麼大的勇氣啊。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接著又來第二次,反正上一次也不多,不還就等和這一次借錢一起還吧。接二連三,說不定自己還自我安慰:可能對方忙得很,給忙忘記了。借給他多了,他還能忘記嗎?結果跳進自己給自己設計的陷阱里,可不就是與「傻狍子」類似的心理。

即便一種動物再厲害、再聰明,也有它的短板。非洲野牛,大者近一噸重,而且脾氣暴躁,攻擊性極強,連獅群也不願意隨便捕獵。人在獵殺野牛時,很難一槍斃命。野牛就像一輛坦克飛奔而來,人是逃不掉的。不需要逃跑,只要躺在地上裝死,就行了。野牛有不踩踏屍體的習慣,只是圍著「屍體」發怒,噴熱氣,打響鼻;或者扭身就走,走不多遠又飛跑而回……所有的手段都用了一遍,「屍體」還是繼續躺屍,野牛就悻悻而去。人爬起來,端起槍再打。打不死,再裝死;再重複,再演戲。野牛再強壯,也是血肉之軀,終於轟然倒下。咱們來吟誦北島著名的詩篇吧: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銘,看吧,在那鍍金的天空中,飄滿了死者彎曲的倒影……當你遭受第一次家暴的時候,腫成豬頭的你,消腫後,還是諒解了那個對你痛哭流涕、扇自己耳光、懺悔的人,你得考慮到他在「裝死」。沒有第二次、第三次,你成不了被獵殺的「野牛」!情況往往不是這樣的,非人道的性格習慣,是長久養成的,估計還會有第二次,第三次。假如你遭受了第二次,還心存僥倖,你是那頭被獵殺的「野牛」,就是咎由自取了。

狒狒,靈長目猿猴亞目狹鼻組猴科動物,在靈長類中僅次於猩猩屬,具有複雜抽象推理的能力。非洲土著,抓住它們貪婪的特徵,仍然玩弄它們與股掌之間。由於狒狒的高智商,即使在沙漠地區,也能找到隱藏於地下的水源。人類很難跟蹤一隻狒狒,而找到地下水源。狒狒就像一個具有反偵察能力的特工,哪能那麼容易就範,自私不是人類才具有的。土著有辦法制服它們。選擇一株夠大的樹木,在稍高的樹根上部,挖出一個洞來。手瓦壟著能伸進去,攥成拳頭就拔不出來了。裡面放進去一把瓜子,然後倒上水。機靈的狒狒待人走後,就去探個究竟。捏出東西,一看是自己喜愛吃的瓜子,頓時得意忘形。伸進樹洞里,結結實實抓了一大把,如何能拔出手臂來。跳躍、吼叫、旋轉,就是不放開手裡胖大的瓜子,當然是做無用功。人從容走過來,把繩索拴在它的脖頸上,把手伸進樹洞里,摳掉它手裡的瓜子,恢復它的自由,拴在樹上。在樹的周圍撒一些鹽塊,就躲在較遠處的地方偷窺。狒狒貪吃鹽塊,很快就口渴難耐,喉嚨里發出怪異的聲音。土著知道時機成熟了,就放開狒狒。狒狒焦渴欲死,反偵察手段都拋在腦後,直奔山石下的水源而去,跟蹤的土著,輕而易舉的就得到了水源的位置秘密。

人性的暗黑,來自於自身的私慾。並不是說,所有的自私,都指向窮途末路,不知所蹤。愛情是自私的,不容他人分享,謳歌的詩文猶如漫天繁星,何其光輝燦爛。而許多私慾卻是致命的,直到東窗事發,鋃鐺入獄,甚至死於非命,是多麼的可悲、可嘆。那麼,此時,你就著那隻可憐的「狒狒」了。

人性中,含有傻狍子、貪狒狒、病野牛等諸多的複雜的秉性,是正常的,人性本身就是複雜多變的,而且高於其他物種,其中的例子不勝枚舉。沒有崇禎的多疑善變,就沒有石景山的以發覆面,自縊而死。讀書學習貴存疑,無疑就沒有興趣和動力。紅塵生活中忌多疑,多疑則思慮過多而神昏,離「傻狍子」的命運也就不遠了。貪婪成性是人生的大敵。貪婪不可怕,這是人類固有的本性,屬於自私自利的範疇。只要有節制,偶爾貪婪一下,說不定是點綴生活的花朵呢。忍字頭上一把刀,忍不住,那就難免全線潰決,一瀉千里。眼裡看得破,肚裡忍不過,誰也沒有辦法。如同和珅一樣的貪官,他們早就清楚貪婪成性的結局,結果還是禁不住「魚餌」的誘惑,咬鉤被捉,有什麼稀奇的呢!智慧、智力的小缺陷,本來無足輕重,栽幾個跟頭,誤入幾回歧途,本是成長過程中的風風雨雨,吃一塹,長一智,多正常啊,連古人也說「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可是人生不能把所有的錯誤都嘗試一遍,誰有這麼多的精力和時間,因此,學習,不斷的學習,就是十分必要了。我們早就有俗語:活到老,學到老,人到八十還學巧。不斷學習的人生,可能不精彩,但至少不會黯淡無光。

每一位孩子,都是眼明心亮的天使。後天的教育和環境,是決定他們命運的土壤。若干年後,誰也不能否認魔鬼的存在——一念成魔!屆時,我們再去口誅筆伐往日的非理性,還有用嗎?

靡不有初,鮮克有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行走鄉下 的精彩文章:

俺家的土狗——丫丫
咽不下這口氣

TAG:行走鄉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