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書香伴我成長

書香伴我成長

書香伴我成長

書香伴我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你們能告訴我「世界讀書日 」是哪一天嗎?對的,是每年的4月23日。 4月23「世界讀書日」距離今天僅一周時間,因此今天我想作一個讀書的演講,題目叫「書香伴我成長」。希望和大家分享我對讀書的心得與看法。

書香伴我成

讀書,本是我們生活中最美好的習慣之一。然而在今天,許多同學在越來越多的遊戲里,在目不接暇的電視節目中丟失了對讀書的興趣。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信手閑翻也好,凝神細讀也罷,只要秉持著一種對書的敬畏,生命就不會貧瘠、孤寂,歲月不言,時光流淌,那些千年不曾凋落的文字里奔涌回蕩的是來自靈魂深處的香氣。

書香伴我成長

人們常用「博古通今」「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來形容一個人知識的廣博。讀書,向歷史的遠方凝望,沿著歷史的河流溯流而上,去看那千年以前的盛況,與古人坐而論道,山海奇怪、秦風漢韻、魏晉風流、盛唐氣象,這些輝煌都可以在書里領略。書是史的承載者,憑弔歷史,唯有讀書。

讀書,也是地理的旅行,在氤氳的文字里游遍三山五嶽、希臘羅馬、英倫風情......《文字雕龍》中說:思接千載,心鶩八極。

書香伴我成

有時候,讀書又是一段難得的靈魂休憩。無茶,亦可清神;無酒,亦可醉夢,彷彿天地間別無他人,捧了書,聽不曾謀面卻已是知己的前人,隔著厚重的歲月低吟昨天的故事,偷得浮生半日閑,豈不快哉!

讀書有如此種種意義,那我們的讀書現狀如何呢?2016年世界各國讀書數量排名,全球人均讀書量最少的是中國,僅4.7本。(韓國是11本,法國是20本,日本是40本,德國是55本)那讀書最多的是誰?——答案是猶太名族,猶太人愛讀書,平均每人一年讀書64本。猶太人是世界上唯一沒有文盲的名族,就連猶太人的乞丐也是離不開書的。當小孩子稍稍懂事時:幾乎每一個母親都會嚴肅地告訴他:書里藏著的是智慧,這要比錢或鑽石貴重得多,而智慧是任何人都搶不走的。讀書,是世界上門檻最低的高貴舉動。

書香伴我成

人生如一場盛大的行走,旅行是身體的閱讀,讀書是精神的旅行,書香理應成為摯友,常伴左右。沒有書的人生即便對每一個行乞者慈悲,也缺乏勇氣去面對自己飢餓的靈魂,赤裸裸,無遮掩,像是失去了生命的一部分。只要讀書,才能讓精神得到真正的解放,不活在幻境里,平和地看周遭的人和事,不絕望,也不懷有過度的期望,不做精神的卑微者。

讀書,是一種智慧,「真名士自風流」這一份不羈與洒脫源於書,又出脫於書。詩句里錯落的雅緻,只有浸潤到讀書人的心底,才能化作舉手投足間的風度翩翩。會讀書,將書內化於心,又將書外化於行。從青絲到白首,自童顏至暮年,書隨左右,夫復何求?

書香伴我

值得欣慰的是,在國家對「全民閱讀」的大力倡導下,在一批優秀的文化類電視節目的引導下(如《中國詩詞大會》《朗讀者》《我的一本課外書》《見字如面》)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讀書的行列。亞馬遜發布的《2017年全民閱讀報告》又有一組數據,在將近2萬名受訪者中,有56%的受訪者年閱讀量超過10本,這與16年的人均4.7本相比,真是一個大大的進步。這其中還有一個有趣的現象是,人們的閱讀計劃性與收入成正比,收入越高的人,對讀書的計劃性就越強,真正體現了什麼叫做「書中自有黃金屋」。耳濡書聲,目染書色,讀書真的是一件福至心靈的事。

很感謝大家聆聽我今天的演講,希望每個同學都能多讀書,讀好書,伴隨書香快樂的成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