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明朝那些事—明朝四大才子

明朝那些事—明朝四大才子

明朝那些事—明朝四大才子

dvdf

門道提醒:農曆三月初一

四大才子又稱"吳門四才子",是指明代時生活在蘇州的四位才華橫溢的文化人。一般認為是指對唐寅(即唐伯虎)、祝枝山、文徵明、徐禎卿四人的合稱。

唐寅

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魯國唐生、逃禪仙吏等,據傳於明憲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時生,故名唐寅。20餘歲時家中連遭不幸,父母、妻子、妹妹相繼去世,家境衰敗,在好友祝允明的規勸下潛心讀書,29歲參加應天府公試,得中第一名"解元",30歲赴京會試,卻受考場舞弊案牽連被斥為吏。

歷史上的唐伯虎儘管才華出眾,有理想抱負,是位天才的畫家,但他那憤世嫉俗的狂傲性格不容於這個社會。他一生坎坷,最後潦倒而死,年僅54歲。他臨終時寫的絕筆詩就表露了他刻骨銘心的留戀人間而又憤恨厭世的複雜心情:"生在陽間有散場,死歸地府又何妨。陽間地府俱相似,只當飄流在異鄉。"

祝枝山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號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號"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祝允明學淵源,能詩文,工書法,特別是其狂草頗受世人讚譽,並與唐寅、文徵明、徐禎卿齊名,明歷稱其為"吳中四才子"之一。由於與唐寅遭際與共,情性相投,民間流傳著兩人的種種趣事。

祝枝山集各書家之長,領一代風騷,是吳門書派中"明中期三大家"之一。其書法吸取唐虞世南、元趙孟頫書法之神,揚晉王羲之、王獻之行書、唐懷素草書之勢,融會貫通,自成一體,發展為自己的獨特狂草,被譽為"明朝第一",祝允明雖無名畫,但也能畫畫,唯很少動筆,傳世之作更少。

文徵明

文徵明(1470~1559年),初名壁,字征明,後更字征仲,文徵明像號停雲,別號衡山居士,人稱文衡山。"吳門畫派"創始人之一。與唐伯虎、祝枝山、徐禎卿並稱"江南四大才子"(也稱吳門四才子)。與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稱"明四家"。

晚年聲譽卓著,號稱"文筆遍天下",購求他的書畫者踏破門坎,說他"海宇欽慕,縑素山積"。 他年近九十歲時,還孜孜不倦,為人書墓志銘,未待寫完,"便置筆端坐而逝"。

徐禎卿

徐禎卿(1479-1511年),字昌谷,又字昌國。常熟梅李鎮人,徐禎卿天性聰穎,少長文理。16歲著《新倩集》,即知名於吳中。徐禎卿在詩壇佔有特殊地位,詩作之多,號稱"文雄"。及第後與明文學家李夢陽、何景明交遊甚密,悔棄少作,齊倡復古。與李夢陽、何景明、邊貢、康海、王九思、王廷相併稱"前七子"。

所作《談藝錄》,只論漢魏,六朝以後不屑一顧,闡述重在復古之論。其詩格調高雅,縱橫馳騁於漢唐之間,雖刻意復古,但仍不失吳中風流之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門道app 的精彩文章:

大唐詩仙的四件事,重識這位詩仙
被魯迅譽為「一塌糊塗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鋒芒」的人

TAG:門道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