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小豬佩奇身上紋,掌聲送給社會人,年輕人發起了一場溫柔的抗爭

小豬佩奇身上紋,掌聲送給社會人,年輕人發起了一場溫柔的抗爭

小豬佩奇身上紋,掌聲送給社會人,年輕人發起了一場溫柔的抗爭

《小豬佩奇》是一檔2004年首播於英國的動畫片,單集只有五分鐘,中國2015年才引進它,在網路平台上已播放超過100億次。也就是說,在成為網路熱點之前,《小豬佩奇》在中文世界已經有了龐大的受眾基礎。出品這個動畫片的公司,僅僅在2016年就憑藉該產品獲得了11億美元的銷售額。義大利2006年世界盃的冠軍成員有「鋼鐵猛男」之稱的吉拉迪諾,把小豬佩奇紋在胳膊內側,也讓人拍案稱奇。

小豬佩奇身上紋,掌聲送給社會人,年輕人發起了一場溫柔的抗爭

「小豬佩奇身上紋,掌聲送給社會人」,來自快手某網紅隨口而出的這句話,成為《小豬佩奇》席捲社交平台的導火索,小豬佩奇的粉紅色手錶已經賣斷貨,譚維維、杜海濤被拍到腕帶小豬佩奇手錶的照片……小豬佩奇正在成為一個新的社交密碼,以它為標誌,網路上的群體自我劃分,又有了鮮明的傾向與痕迹,非主流文化高舉小豬佩奇的旗幟,向主流文化發起了一場溫柔的抗爭。

小豬佩奇身上紋,掌聲送給社會人,年輕人發起了一場溫柔的抗爭

吉拉迪諾也好,譚維維、杜海濤也好,以及在朋友圈發小豬佩奇相關圖片的城市白領們也好,他們都是對這股新興非主流文化的好奇者與闖入者,在成年人的世界,或者說在一個主流社會中,「小豬佩奇紋身」、「小豬佩奇手錶」,註定只能是一朵小小的浪花,但這恰恰也是《小豬佩奇》的粉絲們所追求的效果——誰願意和你們這些無趣的人類有共同語言?我們就是這樣甘於幼稚、甘於小眾、甘於非主流,因為這正是不蒼老的表現。

小豬佩奇身上紋,掌聲送給社會人,年輕人發起了一場溫柔的抗爭

所以,分析「小豬佩奇身上紋,掌聲送給社會人」這句話,重點不在小豬佩奇身上,而在於「社會人」這個辭彙那裡。在心理學層面上,「社會人」是指自然人通過學習社會規範、適應社會規則、履行社會責任等取得成員資格後的一種身份,而在獨特的東北文化的熏陶下,「社會人」已經成為那種穿得很魔幻、看起來很兇、貌似黑社會、其實並沒幹違法犯罪的事兒的一個群體。說白了,在人們的普遍認知當中,只有「裝凶鬥狠」,像個社會人那樣,大家在日常工作、生活、出門旅行等社會活動中,才會得到別人的忍讓與尊重,有利於保護自己的利益。

小豬佩奇身上紋,掌聲送給社會人,年輕人發起了一場溫柔的抗爭

小豬佩奇的流行,是年輕人藉此符號,對時代與社會,擺出一副不激烈但卻立場鮮明的拒絕姿態。「拒絕」,才是詮釋這場方興未艾的流行文化現象的關鍵詞。想要進入這場流行文化的核心,就要知道,小豬佩奇只是現象製造者們拋出的一個載體或幻象,他們以小豬佩奇為暗號集結,除了自娛自樂這個自身需求之外,還試圖釋放一個信號,這個信號準確無誤地傳遞了他們對社會氛圍的某種厭倦以及對生活方式的一種渴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韓浩月 的精彩文章:

光靠「打嘴仗」,楊冪走不出「詐捐門」
以「藝術至上」為定位,《聲臨其境》成為綜藝節目的一股清流

TAG:韓浩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