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災難前的預警:一過性腦缺血發作

災難前的預警:一過性腦缺血發作

一、什麼是一過性腦缺血發作(TIA)?

我們的大腦控制著我們身體的各個功能:如何觀察、如何思考、如何運動。左右側大腦交叉控制對側身體的感覺和運動。比如語言中樞位於大腦左側的布洛卡氏區,視覺中樞位於大腦後部的枕葉。

大腦交叉控制身體運動,右側大腦出現病變,左側肢體受到影響。

大腦大部分的血液供應由頸動脈完成,頸動脈分出前循環,是大腦的主要循環。小腦或大腦基底部控制身體平衡和協調能力,其供血循環稱為後循環。

當大腦的一部分失去血液供應,那麼大腦及其支配的身體就會停止工作。這種情況就稱為卒中或腦血管事件。供血中斷後,大腦會嘗試恢復部分血流,此時缺血受損的腦細胞將重新恢復功能。這就是所謂的一過性腦缺血發作(TIA)。

從定義上來講,24小時以內恢復正常功能的腦血管事件都叫TIA;大部分TIA癥狀在幾分鐘內就會消失。需要注意的是TIA常常是卒中的先兆。TIA之後的幾天內卒中的風險驟增。因此TIA能為我們預防卒中提供預警作用。

二、TIA的原因是什麼?

腦細胞需要氧氣和糖分來維持功能。如果血流中斷,那麼腦細胞將停止工作,大腦支配區域。常見的導致血流中斷的原因有以下幾種。

(1)局部小血管血栓形成

血管脂質堆積形成斑塊,逐漸狹窄。當斑塊破裂時,局部形成血栓,導致小動脈完全閉塞。這種情況和我們所熟知的心肌梗塞類似。

(2)血栓型栓子栓塞

血栓可以在心臟形成,隨血液流動至腦部的微小血管中,導致栓塞。比如心房顫動是最常見的導致血栓形成的原因。心房顫動時,血液在心房中停滯,血栓形成。血栓脫落隨血流到達人體的任何器官。而大腦是發生此類栓塞的最主要器官。

(3)組織型栓子栓塞

此類情況最常見於頸動脈局部粥樣硬化斑塊破裂,形成栓子,隨血液流動至腦部小血管,形成栓塞。

(4)血管破裂出血

腦組織的小血管可以出現破損,血液滲出,形成出血性卒中。高血壓是導致顱內血管變薄、變脆,最終破裂出血的最常見原因。

腦血管破裂出血

三、TIA的癥狀及表現有哪些?

TIA的癥狀與卒中相似,取決於所受損傷的部位。兩者的區別在於TIA可以自愈,而卒中是永久性的。這些癥狀包括突然出現的神經癥狀,比如身體一側運動、感覺異常;語言、視力障礙等。

因梗塞部位及面積的不同,可能受到影響的是軀體的大部分,比如偏癱;或者是一側手臂、腿或者面部;也有可能隻影響很小的一部分功能,比如肢體的麻木或灼燒感,走路時略顯笨拙。

如果椎動脈阻塞導致小腦受損,可能出現一些明顯不同的,比如:眩暈、平衡喪失、協調能力喪失或走路障礙等。

四、TIA發生如何就醫?

卒中是醫療急症,當懷疑卒中時應該緊急就醫。由於不能預估病情進展,因此癥狀是否消失並不清楚。如果癥狀持續,應當緊急進行干預。嘗試恢復血流,逆轉神經損傷。受到醫療條件的限制,可能從發病到接受治療有3-5小時的時間。在此期間,病人需要接受血液檢查、CT掃描。如果癥狀發生後又消失了,那麼也應該儘快就醫,以免出現更嚴重的後果。

五、TIA如何診斷?

首先通過病史了解相關危險因素,包括: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吸煙、家族史等。然後進行體格檢查,包括:心電監測、頸動脈聽診、神經系統檢查等。其他檢查包括:心電圖檢查、顱腦CT掃描、頸動脈超聲等。這些檢查一方面能幫助明確病因,另一方面能確診TIA並判斷其嚴重程度。

顱腦CT掃描有助於明確診斷

頸部血管超聲可以發現血管內的血栓及病變

六、TIA該如何治療呢?

有的TIA可以不用處理,因為TIA過後沒有任何異常,它僅僅是未來卒中的一個預警。有10%的TIA患者可能在未來的3個月內出現卒中。我們需要做的是結合患者年齡、血壓、臨床癥狀、癥狀持續時間來綜合評估患者發生卒中的可能性。其次,控制血壓、血脂、血糖水平;口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以防止血栓形成。如果頸動脈超聲顯示頸動脈狹窄,應該採用手術方式解除狹窄。

動脈內放置支架解除狹窄

總體來說,TIA發生後的主要治療策略是查明原因、控制危險因素、防止卒中發生。如果能夠將危險因素控制好,患者的預後一般較為滿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MedPeer健康 的精彩文章:

兒童近視的預防和治療

TAG:MedPeer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