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遼瀋戰役前,蔣介石三次命令衛立煌撤到錦州,為什麼都被拒絕了?

遼瀋戰役前,蔣介石三次命令衛立煌撤到錦州,為什麼都被拒絕了?

遼瀋戰役是解放戰爭時期三大戰役之一,遼瀋戰役的經過其實很簡單,主要是圍繞錦州這個問題而展開,最終的結局也是解放軍成功攻克錦州,實現了關門打狗的戰略部署,將國民黨軍隊全殲在了東北這片黑土地上。其實,在遼瀋戰役爆發之前,蔣介石曾經三次命令衛立煌從瀋陽撤到錦州,但三次都被衛立煌拒絕了。這是怎麼回事呢?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

遼瀋戰役爆發前,面對在東北的困境,蔣介石和衛立煌兩人對於如何擺脫困境,應該採取何種戰略方針等問題上產生了嚴重的意見分歧。當時,美國軍事顧問團給蔣介石的建議是,放棄瀋陽,打通北寧線,將東北主力撤到錦州,如果戰局有利就繼續留在東北作戰;如果戰局不利,就把幾十萬兵力撤退進關內。這一建議得到蔣介石的認可,於是派人到瀋陽與衛立煌協商。

可是衛立煌堅決反對把瀋陽的部隊撤退到錦州,他認為如果主力部隊由瀋陽遠出錦州,正好循著解放軍遼北、遼西根據地的邊沿,他深怕解放軍在此有埋伏。而且沿途要經過3條大河——遼河、大凌河和饒陽河,有被節節截斷、分別包圍、各個擊破的危險。衛立煌堅持只有堅守瀋陽才是上策。為了說服蔣介石,衛立煌召集眾將領開會,把他與蔣介石的分歧和兩種方案和盤端出,讓大家討論。與會將領都認為衛立煌的計劃更符合東北戰場的實際,一致主張不執行蔣介石的計劃。蔣介石見東北將領一致反對他的計劃,也顧慮到如不戰而撤出長春、瀋陽,在軍事上、政治上將帶來不可估量的後果和影響,因而猶豫不決,勉強同意衛立煌暫不撤出瀋陽。

可是沒過多久,蔣介石又改變了主意,把衛立煌從瀋陽召到南京,擬親自說服衛立煌將瀋陽的主力部隊撤到錦州。蔣介石的意思是,瀋陽、長春的交通已經斷絕,單憑空運補給無法長期維持,所以還是把部隊撤到錦州為好,在瀋陽、長春只留少數部隊防守就可以了。  而衛立煌則仍持原來的觀點,兩個人互不相讓,各執己見。最後,衛立煌對蔣介石說:「只要不將主力撤出瀋陽,東北部隊的補給由我自己負責。」蔣介石聽衛立煌這麼一說,好像看到了一線希望,急切地說道:「好!好!只要你對部隊的補給有辦法,也可以照你的意見暫時不撤往錦州。」衛立煌見蔣介石同意他的計劃,就趕快拜會了美軍顧問團團長巴大維,請求由美軍來負責解決空中運輸問題。

就這樣過了一個多月,蔣介石第三次改了主意,他再次下令衛立煌把部隊撤到錦州,打通沈錦線。衛立煌對蔣介石的出爾反爾十分氣憤。他擔心再直接與蔣介石面談,不但說服不了他,恐怕還會發生不愉快的爭執。於是,衛立煌派蔣介石的嫡系愛將廖耀湘前去說服蔣介石,蔣介石提出了自己的擔憂,要是錦州一失,則沒有進退之路。而廖耀湘把衛立煌的打算一說,蔣介石又無置可否,就在蔣介石與衛立煌圍繞著「打通沈錦線、將主力撤到錦州」還是「固守瀋陽」爭執不休、舉棋不定之際,人民解放軍發起了聲勢浩大的遼瀋戰役,與東北國民黨軍展開了最後的戰略決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二十史 的精彩文章:

淮海戰役中,一個雜牌軍的什麼問題,最終導致國民黨全軍覆沒?
清朝八大鐵帽子王,他家為什麼佔了三個?原因讓人嘆服

TAG:二十史 |